1875年6月,63岁高龄的左宗棠,率领6万湘军,一路向西进发新疆。千里行军,队伍的前面竟是一口硕大的棺材。此次西征失败,他将直接自裁,其宁死不退的决心为华夏子孙保住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
对于这段历史,史书上说“宗棠舆榇发肃州”。寥寥数字,壮士临行,折射出左公誓要收复新疆的决心和勇气。
30年前,左宗棠与已经致仕的林则徐在湘江秉烛夜谈。两个有情怀的国之柱石相遇,所谈的定然是为国为公的大事。
林则徐在新疆8年,对边疆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说,西北边防不是小事。西北地区的安全,关系国家安危,应图长治久安。末了,他还把有关材料悉数交给左宗棠。自那时起,左宗棠就把林则徐的殷殷嘱托放在心上。
30年后,当新疆危机出现,清廷炒作一团时,左宗棠在朝廷上力排众议,力主西征。为此,他和李鸿章等人吵得面红耳赤。
此时的新疆,一团乱麻,尤其是伊犁和乌鲁木齐的局面非常紧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既要对列强作战,也要应对太平天国、捻军等问题,在新疆的统治出现了裂痕。
由于地方起义,新疆地区出现了几个割据政权,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趁机入侵,沙俄即在新疆边境问题上对清廷施压,英国征服印度后也伺机干涉。
后来,沙俄攻占伊犁,并且扬言要帮助清朝“收复”乌鲁木齐。老毛子是领土狂魔,它的野心昭然若揭。清政府自然也有所警惕,必须以兵力为震慑,收复被占领的地区。
然而,清廷内部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李鸿章等人认为,海防比较重要,且危机已经出现,在大清财力、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暂时放弃塞防。“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李鸿章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1871年,日本随便找了个借口,便发动大举进攻台湾岛的军事行动,随即爆发了“牡丹社事件”。
这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向国外发动的战争。而对于清政府来说,一向不被重视的海疆已经出现危机了,而且危机还不小。
东西两面受敌,清廷出现海防、塞防的争论并不奇怪。不过,后来李鸿章说,“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则就有失偏颇了。
左宗棠满怀忧愤,直接向朝廷陈明利害。“关外一撤,藩篱难保;闭关自守,势不可能。”
新疆虽然边远,但如果放弃,这块地要么被西方的英国势力控制,要么被北方的沙俄鲸吞,而沙俄又是清廷的心腹大患。
新疆若失,清朝随即失去西北边防的关卡要塞和重镇,再也没有边防的屏障。在这种情况下,难保匪乱不会啸聚肆扰近关一带。到时候,朝廷想要闭关自守,投入再多的财力都无济于事了。
他则坚持出兵新疆,“东南则鞭长莫及,至事在西北,臣请力任。”东南的事鞭长莫及,我管不了,但西北之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啊,怎么可以不管呢?
光绪元年,也就是1875年5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老当益壮,抬棺出征,表明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英雄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
左宗棠采取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开启了收复新疆的系列战事,消灭了阿古柏政权,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区。
当然,伊犁也没有搁置太久。在1881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伊犁条约》,伊犁才正式被收复,新疆问题得以全部解决。
毛泽东后来曾有评价:“没有左宗棠,新疆的事难说。”
左宗棠率部西征,是在清朝内外危机交织、财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进行的,他立排投降派的非议,以死赴命,更显难能可贵。而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