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如果你平时头胀痛、眩晕,咳嗽痰多,嗓子有痰咳不出,去医院检查没有问题,那就要注意了多是因为“痰邪”在作怪;还有的会出现四肢关节麻木,屈伸不利,也容易酸沉胀痛等,也有可能是痰邪。那祛痰的药物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二陈丸,它是集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于一体的,所以化痰效果非常强大!
中医认为痰和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如何将二陈丸应用出1+1>2的效果,让药性向上走化肺痰、下走化肾痰,在中间化脾痰,这样就能断痰源、碎痰器、挖痰根碎痰“器”——化肺痰
我们的肺是水上之源,肺能够通过宣发肃降让津液输布到全身,当肺失去肃降的功能,就会治节无权从而使得津液积聚在一起成痰,这种肺痰的朋友往往会出现咳嗽痰多,吐的痰多为白色,稀痰,甚至有的胸闷,胸痛,食欲不好等问题
这个时候二陈丸配橘红痰咳颗粒,它就像引路人一样,将二陈丸的药性引入肺,进行理气祛痰,润肺止咳,从而化解肺中痰湿,以有效的缓解咳嗽,咳痰。
化痰源——化脾痰
脾在中医看来是生痰之源,同时脾气散精主运化,是水液代谢的枢纽,肺的能力失常,水湿就会聚而成它痰,痰停在中焦,使得气血津液停留,就会引起便溏、腹泻、总是拉肚子、肚子赘肉多、一吃饭就肚子胀等
这个时候二陈丸在配平胃丸,一个健脾燥湿化痰,一个宽胸消胀,这样脾好了,自然而然痰就消失了。
挖痰根——化肾痰
肾是生痰之根,肾同时也藏元阳,主水,能够调节水液的代谢,水想要蒸发就需要需要火的加持,若是肾阳不足,就会开合失度,那自然水液代谢也就会失常,水液堆积在肾里,肾又排不出去,就会成痰。
除了痰多,还会引起晚上睡觉起夜频繁,次数多,总是想上厕所,腿肿脚也肿,比较怕冷,手脚冰凉等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二陈丸配桂附地黄丸,这样就能温阳从而增强化气行水作用。
注意: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