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了解德国史上最严重的债务危机始末

财才单挑 2024-07-05 17:56:24

1923年,德国爆发了恶性通货膨胀,有多恶性呢?这一年间,德国国内的物价上涨了38.7亿倍,你没听错,单位是亿!但这场恶性通胀,其实是德国政府有意制造的,目的就是化解内债。不是有句话叫,内债不是债嘛?

那么内债为什么不是债呢?因为有韭菜。

德国如何用通胀化解的这场内债?为什么最终又爆发了更加严重的债务危机呢?

今天,社长讲一下这个历史上最极端的债务危机的真实案例,我们来看一下当一个国家的债务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这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一战前的德国马克

一战前,德国马克被认为是一种稳健、信用很高的货币,但到了1918年,马克的价值瞬间失去了一半。一战期间,德意志帝国政府为了支持战争,发行了大量的战争债券,起初德国的民众认购战争债券的热情很高,但很快,德国政府发现,募集来的这些资金根本就无法弥补战争造成的财政赤字。于是,德国政府决定放弃金本位制度,开始通过印钞来解决财政危机。当时全世界基本普遍采用的都是黄金等贵金属为锚的货币体系,银行发行货币,必须要有对应的黄金储备才可以。马克与黄金脱钩后,德国的货币发行犹如脱缰野马,从1913年到1917年,马克的流通量飞涨了5倍。

沙赫特-纳粹德国时期央行行长

曾经担任纳粹德国时期央行行长的沙赫特后来反思,他说:“一张接一张的战争债券将大部分德国的私人财富变成了国家超发的纸钞。”

《凡尔赛条约》的签署

随着一战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这份条约直接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崩溃。《凡尔赛条约》不仅要求德国承认战争责任,还要求德国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巨额赔款。按照德国当时的金本位制,1金马克=0.358g黄金,那么,这1320亿金马克,就相当于47000吨黄金。当时德国的黄金储备只有大约24亿金马克,德国需要在未来的42年的时间里,偿还完这笔钱。协约国甚至要求德国将它的经济基础,例如煤炭、制造业、关税等都交出来,偿还赔款。

刚刚接班的魏玛共和国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支付这笔巨款呢?按照常理来看,德国面对如此巨额的赔款,一定会大幅提高税收,削减社会公共福利支出,政府勒紧裤腰带,一点点把这笔债还了。但魏玛德国政府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不敢。

魏玛政府是一个刚刚走向共和的民选政府,政权根基非常不稳定。新政权一上台就面对着各种内忧外患,国内到处都是废墟,工业产能大幅下降,失业率飙升,四处暴动等,尤其是战争结束,全国有800万正在服兵役的男性,面临退伍安置的问题,这群待就业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7。同时,德国作为战败国,魏玛政府不得不签署的这笔赔款条约,在德国民众眼中那就是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民众反对意见非常强烈。1921年到1922年,魏玛政府的高级官员就遭遇多次暗杀,当时的财政部长和外交部长先后死于刺客之手。因此,为了赢得民众的支持,魏玛政府不敢用常规的手段还债,而是采取一个非常极端的化债办法,就是故意滥发纸币。

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

从1921年开始,德国的印钞机开始转动,疯狂印钱。于是,一场史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爆发了。从1922年7月到1923年11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德国物价上涨了38.7亿倍,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成本提高了157亿倍。一战前,例如1913年,德国一年发行的全部钞票,拿到1923年,只够买一公斤的黑面包。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拿着一大叠钱去买基本的生活用品,工资得按小时发,因为钱的价值每小时都在变。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极大地削弱了社会的稳定性。绝大多数中产家庭的积蓄在1923年一年间化为乌有,贫困人口数量激增。许多家庭被迫卖掉家产来维持生计。但是德国的几十万超富裕人群,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群富裕阶层在国外有很多账户,早在通胀初见端倪时,他们就将手中的马克兑换成外币,转移到德国境外。这样操作,进一步加速了马克的贬值。

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犯罪率大幅上升,各种极端思想开始滋生。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和600名纳粹党员冲进了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打断巴伐利亚州政府官员的会议。希特勒想要发动一场革命,试图说服巴伐利亚州政府领导人支持他的政变。第二天,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们在慕尼黑街头进行游行,试图夺取权力。然而,政变遭到警察和军队的镇压,双方发生冲突,导致16名纳粹分子和4名警察死亡。希特勒这次政变失败,并被指控叛国罪,判处了5年监禁。不过,希特勒只服刑了9个月就出狱了。由于这次恶性通胀的影响,德国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开始萌芽,希特勒的政治主张开始有了滋生的土壤。

道威斯计划的推出

当协约国看到德国经济崩溃,马克几乎变成了废纸,也开始着急了。要是真的把德国逼死了,不仅拿不到赔款,搞不好又要面临一场战争。于是,协约国,以英法美为主的几个国家,组成了一个委员会,给德国提出了一个新的债务解决方案,也就是1923年推出的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这个赔款呢,德国还是要继续履行义务的,但德国每年对外支付的总额,要维持在德国经济能够正常运转、不至于崩溃这样一个水平。也就是,德国今年挣的多,就多还点,挣的少呢,就少还点。不用严格按照之前要求的分期额度了。咋一看,道威斯计划对德国来说,还是挺人性化的。但是,德国经济好不好,协约国怎么清楚呢?所以,还有一条附加条件在后面等着呢,那就是,道威斯计划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去监督德国的关税、工业、金融、铁路等各个领域,以此确定德国的支付限额。也就是,德国要出让一部分的经济权利,把自己的经济底裤露出来,给协约国看。

同时,为了让德国的赔款有价值,德国马克必须成为一种稳定的货币,这就意味着要让德国马克的价值再次与黄金挂钩,回归金本位。没有相应数额的黄金储备,政府就不能发行钞票。那么,之前的马克已经是一堆废纸了,只能引入一种新的货币,也就是地租马克。1地租马克可以兑换1万亿旧马克。有了稳定的货币,德国的通货膨胀暂时抑制住了,但这场通胀也抹去了德国的所有内债。地租马克发行的价值基础是以土地和工业资产作为抵押,还不是协约国想要的黄金。

为了让德国实行金本位,就必须让德国拥有足够的黄金,所以这时就需要给已经破产的德国再提供一笔贷款。可是德国已经背负了一千多亿赔款,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再借钱给它呢?

于是,“道威斯计划”设立了一个“转移保护条款”。这个条款的意思是,德国可以推迟战争赔款的还款

时间,所以这笔巨额赔款在一定时间内,相当于先不用还了。同时,德国有几千万受过良好教育、有技术的工人,还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资源。而且,1923年的恶性通胀还把德国的内债基本上都抹掉了。这些有利条件让德国在华尔街投资家眼中反而成了一个超优质的借贷对象。比如,华尔街就为德国发行了一笔“道威斯国际贷款”,结果非常成功,认购额竟然超过了预计的10倍。

有了足够的黄金储备,到了1924年,德国的货币再次被重置,由地租马克,1:1兑换为帝国马克。帝国马克则是协约国想要的,以黄金储备作为支持的,更加稳定的货币。在道威斯计划的利好下,德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大量的向国外借债,开始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更新工厂设备等等,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德国的经济居然绝处逢生,并慢慢地繁荣起来。工业生产恢复到了一战前的水平,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和电子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前800多万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也基本上都解决了。

杨格计划的实施

到了1929年,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开始萎靡不振,美国国内也出现历史上最严重的股灾,引发了此后数年的大萧条。只有德国当时,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但德国的繁荣只不过是站在债务堆上的虚假繁荣,是靠透支未来吹起的经济泡沫。

其他国家的投资人之所以愿意把钱借给德国,除了道威斯计划的利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给出的利息太高了,通常能达到10%。如此高的借贷成本,已经超过德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因此,这场透支未来的借贷游戏,不可能无限期地玩下去。

看到德国不断恢复的实力,协约国,尤其是英法两国,开始有点慌了。于是,协约国针对德国,推出了一个新的还款计划。德国借新还旧的好日子到头了。道威斯计划本就是缓解德国债务压力的一个临时计划,德国的战争赔款总不能无限期地展期吧。于是,在1930年协约国又给德国制定了一个永久性的还款计划,叫做杨格计划。

杨格计划恢复了德国经济的自主权,也削减了一部分德国的战争赔款额度。但是有个要求,你德国一战欠的债,现在必须要给我还了。计划要求德国每年要固定偿还一笔“绝对年金”,就跟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一样,不论你德国经济是好是坏,还是崩溃,每年都要还。如果还不上,就直接下调德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后面再想贷款,就会别想了。但这个计划一落地,德国的债务负担一下子就加重了。每年要新增6亿马克的债务。最终,还是导致了国家信用下调。德国前几年,借新还旧的经济模式,彻底玩不转了。

布吕宁的财政紧缩政策

面对新一轮的债务危机,1930年时任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了一位精通财政的人当总理,这个人叫布吕宁。布吕宁上台做了三件事:

布吕宁

1. 大幅削减社会福利和政府开支,包括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等,能减就减,公务员的工资也大幅削减。

2. 提高各种税收,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 为了稳定住马克的价值,布吕宁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总之,布吕宁把之前政府不敢砍的福利都砍了,之前不敢加的税都加了。他在面临这场债务危机的执政理念就是,先保住政府,让德国的老百姓过一段时间的苦日子,等危机过去了,经济复苏了,老百姓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同时,布吕宁也想拿德国百姓的凄惨生活,去博得协约国的同情,这样就有希望进一步削减德国的债务压力。

但是当布吕宁将这三条方案提交国会时,却遭到国会的否决。你猜作为总理的布吕宁干了件什么事?他说服总统兴登堡,直接解散了国会,强行通过了这三条提案。

其实,1930年后的德国国会,已经是形同虚设。国会各党派之间的分歧加剧,难以形成有效的多数政府,导致政府决策效率低下。同时,魏玛宪法赋予了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绕过国会颁布法令的权力。因此,1930年后,绝大部分的法案都是由总统直接签发。

但兴登堡是军界出身,靠着他的军事背景得到了民众支持上台。但他的政治能力却过于保守和短视。他多次使用宪法紧急权力绕过国会,这种做法严重削弱了魏玛德国的民主制度,造成了社会割裂。

布吕宁的紧缩政策的强行落地,也没能挽救德国的危机,反而让德国的经济不断探底。德国民众在遭受了1923年恶性通胀磨难后,1930年后又经受了第二遍折磨。1931年7月,德国宣布国内银行全部停业,停业提款,并且再次取消金本位制,并开始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德国信用彻底崩溃,引发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危机。

希特勒的崛起

1932年,整个德国社会的容忍度到达了极限。德国失业人数达到了600万,约占劳动力总数的30%。大量工厂关闭,企业倒闭,经济活动极度萎缩。德国的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剩下的就只能反抗。德国的政治暴力和极端主义事件层出不穷。希特勒的极端民族主义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他主张推翻《凡尔赛条约》中的所有赔款,认为这是一种削弱德国的力量。同时在国内大肆宣扬种族主义,大力推行反犹、反共、反民族的纳粹主义。

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得了230个席位,成为了最大的单一政党。在这一年的总统选举中,希特勒作为纳粹党的候选人参选,但仍然不及兴登堡的支持率而落选。不过,这一年兴登堡已经85岁了,已经无力应对德国如此复杂的局势。从这一年,他4次更换总理,就可以看出他的执政乏力和德国的混乱。

终于,1933年1月,手足无措的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获得权力的希特勒将整个德国民众绑上了征服世界的战车。债务废墟中生出的恶魔,将整个人类文明拉入了至暗时刻。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德国债务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国家经济崩溃的严重后果,也提醒我们保持经济稳定和理性的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文中配图由Ai生成

0 阅读:124
财才单挑

财才单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