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毛主席已经是暮年。
但即便如此,他仍每天坚持处理国家大事,忧思人民与中国的未来。
只是每当他空闲下来时,也难免思念自己的孩子。
1975年,经过安排,他久违地见到了孩子们。
当时,毛岸青和邵华一家,李敏和孔令华一家,还有小女儿李讷都回来了。
毛主席终于能够暂时放下烦恼,轻松地同子女们讲话,问他们的家庭生活工作情况。
谁料,等一行人离开后,李讷母亲突然向主席提议,让李讷暂时担任北京市委书记。
听到这个请求,毛主席一下收起脸上的笑容。
随后,他陷入了深思。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李讷母亲第一次提出有关李讷工作问题。
但众所周知,毛主席向来将“毛家后人绝不搞特殊化”挂在嘴边。
那么,这一次,毛主席会作何回应呢?
主席的“大娃娃”和开心果其实说起李讷,很多人会觉得她已经算主席众多子女中,最幸运的那一个。
因为她从小在毛主席身边长大,接受了主席最多的教导。
李讷1940年出生在延安。
那时,毛主席已经年近半百。
毛主席和李讷
可父女之间却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大娃娃”和“小爸爸”。
这是因为李讷小时候人小鬼大,聪明可爱,所以被称为“大娃娃”。
而毛主席每次见到她,就会陪她玩,幼稚得不像那个在革命中雷厉风行的主席。
所以,他就成了李讷可爱的“小爸爸”。
那段时间,主席不论在国事上有任何烦恼,只要见到李讷,纷纷烟消云散。
他喜欢抱着小女儿,逗她玩儿,亲亲她。
而每每这时,李讷就被逗得咯咯笑。
场景非常温馨。
(毛主席和李讷)
有时候,毛主席趁着休息时间,还喜欢牵李讷在院子里散步。
不光是散步,它还成了李讷的小课堂。
主席总是会在和女儿对话间,教她一些道理,还会给她讲授很多古典诗词。
不得不说,李讷后来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并且在文学写作上表现优秀,与这个时候毛主席的开蒙脱不了关系。
散步的时候,李讷还喜欢模仿爸爸。
毛主席走在前面,边走边伸伸胳膊、伸伸腿,锻炼身体。
李讷就在后面兴致勃勃地照着做样子。
主席不知道什么时候察觉到了她的小动作。
有时候,他会在专心做动作的时候,突然转身,吓李讷一大跳。
毛主席不仅是李讷的文学启蒙,她的京剧学识也受父亲熏陶。
1947年,因为胡宗南大举进攻,李讷和主席被迫分开。
后来再次见到时,非常思念爸爸的李讷给主席表演了一段京剧《打渔杀家》。
见到女儿的表现,毛主席很感动。
和毛主席在一起,李讷的童年很快乐。
不仅有父女相处的快乐,还有宝贵的教导和难忘的成长。
她虽然是主席的女儿,但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所以她从没有享受过特权。
因为父亲从来都教导她要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三年困难时期,她和主席还有其他的叔叔阿姨一起吃饭。
当时,因为粮食紧张,叔叔阿姨吃了黑豆,嘴都变成黑色的了。
李讷看着觉得好笑,就捂嘴笑了起来。
而后,她还拍了拍爸爸,天真地说:“爸爸,你看他们的嘴是黑色的。”
毛主席听了瞬间放下筷子。
接着,他转头看向李讷,一脸严肃地说:“不许笑,叔叔阿姨就是靠着吃黑豆补充能量打胜仗的,你也该和叔叔阿姨一起吃黑豆。”
李讷很少见爸爸如此严肃,她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瞬间沉默下来。
紧接着,她乖巧地点了点头,答应爸爸以后和叔叔阿姨一起去食堂吃黑豆饭。
说到做到,此后她就真的经常去食堂吃黑豆饭。
能力优异当选代表,被主席划掉李讷童年的环境是战争环境,所以读书的机会非常宝贵,并且不稳定。
她一直到8岁,才正式进入简易小学读书。
8岁之前,李讷都是毛主席教她读书认字。
在主席的熏陶之下,其早早地就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很感兴趣。
上学之后,李讷更是努力读书,学习成绩很不错。
再加上主席对她的教育非常严格,多次让她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有什么优越感。
要像普通群众一样去生活,去读书,去学习。
对此,李讷严格遵循父亲的教导。
她每天都坐公交、或是骑自行车上下学,和大伙儿一起在食堂吃饭,穿着也非常朴素。
不仅如此,其为人也十分低调,不多言不多语,但又不会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
就这样,她上了这么多年的学,几乎所有老师同学都不知道其身份。
不仅如此,伟人有时要求的“不搞特殊化”程度,让身边工作人员都为李讷感到心疼。
因为住校,李讷只能偶尔周末回家。
有一次,她放学时,天色已黑。
主席的贴身卫士李银桥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擅自做主,开车把她接了回来。
谁料,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罕见动怒。
他严肃地批评了李银桥,并告诉他以后都不许接。
刚建国的时候,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物质条件比较匮乏。
所以在学校报口粮的时候,李讷就主动报很少,基本只是保证一个基本需求。
为此,她只是说自己是共青团员,有义务做好表率。
听闻女儿的话,毛主席很欣慰。
只是,因为在学校里吃得少、吃得差,李讷愈发营养不良,瘦小的个子,苍白的脸色。
自然,等她周末回家,主席身边工作人员都不由得心疼她。
有一次,李讷回家后,卫士尹荆山就专门向主席提议:“主席,李讷都两三个星期没回来了,这次我做些好吃的,您和她一起吃吧。”
主席正在看文件,闻言抬了一下头,回应让尹荆山去做。
那天,李讷很惊喜。
她发现叔叔做了4个菜,还有一个汤,还有几个小碟。
并且这些菜都是她爱吃的。
紧接着,李讷开心地和爸爸说了一声,就赶紧吃了起来。
毛主席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知道背后的原因。
但他也没有办法。
要知道那个时候,主席也在带头节约。
当时,他给自己规定“三不”。
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自然,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搞特殊化。
这一顿,他几乎没有吃,只是静静看着,都让女儿吃了。
眼见李讷快吃完了,主席便用手指轻敲桌面,提醒她不许浪费粮食。
李讷一下子就明白父亲的意思,一边吃一边点头。
最后,她把菜汤菜水都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其还问叔叔要来热水,餐盘都被涮得锃光瓦亮的。
工作人员也是看着李讷从小长大,所以就像心疼自家孩子一样,就想让主席给李娜特殊关照一下。
但这样的“好日子”屈指可数。
有一次,工作人员见李讷实在饿得不行,便悄悄塞给她两块饼干。
谁料,这件事还是被主席发现了。
当时,他大发雷霆,告诉周围工作人员:
“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坚持!她为什么不能坚持!
就因为她是毛泽东的女儿?
既然如此,她就更应该坚持!”
物质是一方面的困难。
另一方面,因为从小生长环境条件有限,李讷身体一直不好。
有一次,她因阑尾炎,住进医院。
谁料就是这次检查中,发现小时候生病输液的针头还藏在其肉里。
这下子,李讷要一起做两个手术,自然风险加大。
可即便如此,毛主席仍然强调让她不得用真名住院。
以防医院领导给予她特殊照顾。
但主席心里,还是牵挂着小女儿。
那段时间,他经常给女儿写信,关心其病情,并引用古诗词鼓励李讷要意志坚强。
试想在物质不充分、身体不好的情况下,李讷学习又该花多少努力?
令人欣慰的是,1959年,李讷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
不仅如此,从上大学到后面的工作,她一直很优秀。
当时,李讷总是穿着一身蓝色制服,头上是齐耳的短发,很干练。
大学毕业后,她靠自己努力,找到了一家报社的工作。
当时,其就隐姓埋名住在单位分配的一个小单间里。
里面虽然只有床和桌子这些简易的家具,但李讷总是收拾得很整洁。
1969年,李讷顺利跳槽去了《解放军报》工作。
她的学识随了毛主席,懂得多。
而且,李讷不只是纸上谈兵,还会实际调查。
自然,她的文章写得很好。
也正因此,后来她得以晋升。
等到同年中共九大召开时,她凭借自己在单位的工作能力选上了代表,还被任命为北京市委副书记。
这一年,李讷年仅29岁。
只是,毛主席看到名单后,沉思了片刻。
他相信李讷,这些年学习优异,有那个能力。
但他深思过后,觉得李讷还是缺乏锻炼。
就这样,主席亲自把李讷的名字从名单上划掉。
不久后,他还鼓励其去“五七干校”(江西)锻炼。
李讷也深知父亲的用心良苦。
于是,她没有丝毫犹豫,便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坚强勇敢,主席欣慰1970年,刚来这里时,李讷还不太适应。
其内心总感觉有些孤独。
渐渐熟悉后,李讷才开始在干校和底层百姓一起劳作、一同吃住。
也正因此,她开始真正体会到爸爸的用意,也让她内心对劳苦大众的真正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这一刻开始,李讷就坚定,以后工作要把为百姓做事放在第一位。
而她能有这种转变,有一个小伙子至关重要。
这个小伙子是北戴河管理处的,名叫小徐。
那段时间,他看李讷经常自己一个人待着,就热情上前和她说话。
不仅如此,小徐还经常给她提供生活上、劳作上的帮助。
这种陌生环境里,别人投射的好感总是会被放大。
李讷也是这样。
一来二去的相处之中,她对这个小伙子有了好感。
就这样,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在一起,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然而,干校的领导们知道之后,非常惊讶。
毕竟从外人的角度看,他们一个大学生,一个小学都没毕业,明显不太合适。
更何况,李讷还有一层“特殊身份”。
无奈,知晓李讷身份的干部只好将这件事情上报给毛主席。
李敏与李讷
闻言,李讷的妈妈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她希望女儿能找一个有知识的文艺界青年。
之前她也帮李讷物色过不少。
与她相反,毛主席胸怀是很开阔的。
他向来没有门第之见,甚至曾经说过,他希望自己的子女都嫁娶工农子弟。
当时,主席只问了李讷一个问题:“你考虑清楚了吗?”
见女儿坚定地回复,他只认真问了李讷一些基本情况,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只可惜,因为各种原因,1971年李讷结婚的时候毛主席没能到场。
李讷母亲本来就不同意,自然更不会去。
但当时,主席还是托工作人员给李讷送去了新婚礼物。
那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李讷很珍重父亲送给她的礼物。
她知道父亲的意思是要她坚持学习,不能忘记书本知识。
就这样,李讷和小徐开开心心地结婚了。
但结婚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其实,原因外人早就看清楚。
他们学历、三观、性格、志趣都大相径庭,新鲜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新鲜感一过,他们的矛盾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越来越激烈。
很快,两人就濒临离婚的境地。
(李讷和第二任丈夫王景清)
为了挽救两人感情,干校领导还专门把小徐送到河北一个大学去读书,想提升他的学识境界。
但奈何,婚姻本就是两个人的事情。
1972年,他们还是不可挽回地离婚了。
离婚之后,李讷就一个人带着儿子。
当时,她没有工作,身体又不好,可想而知生活多么艰难。
但即便如此,李讷也并不想向毛主席伸手。
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脸面。
于是,其就一个人坚强带着孩子,在外面打零工过活。
同年,毛主席安排和孩子们见面。
当时,毛岸青一家和李敏一家都来了,只有李讷没有回去。
当江青把李讷离婚之后的近况告诉他时,主席突然沉默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嘱托周围工作人员,让他们通知李讷回家。
或是自觉羞愧,李讷不能接受自己这样落魄地回去。
无奈之下,毛主席就让工作人员代替自己去看望女儿。
得知其过得不好后,他还专门从稿费里给李讷送去了8000元钱。
同时,他也给毛岸青和李敏各送了8000元钱。
1973年,毛主席80大寿的时候,一家人热热闹闹的。
但这次,李讷还是没有回来。
直到一年后,李讷听说父亲得了老年性白内障,才再也什么都顾不得。
她带着孩子当即就回到北京看望爸爸。
也正因此,此后江青多次在主席面前提起有关李讷工作的问题。
但事实上,前面提到过,李讷在《解放军报》工作时,因工作能力优异,当选为党的九大代表,并且被提议任职北京市委副书记。
这足以说明她是有这个能力的。
再加上如今的李讷已经有干校劳动的经验。
就这样,经过公正思考,毛主席同意让李讷正常进行组织考察。
只要组织考察通过了,她就可以担任。
最后,李讷通过组织考察,当选为北京市委书记。
1974年至1975年间,其先后担任中共平谷县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书记。
不过,当时她由于身体不好,加上长期劳作,难以承担这个重担。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
父亲的离开对李讷而言,无疑是一拳重击。
就这样,她暂时退出工作,安心养身体。
直到80年代初,其才又开始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在李银桥夫妇的介绍下,45岁的李讷与毛主席前警卫王景清走到一起。
两位老人携手度过一段平淡却美好的晚年生活......
后记毛主席的几个孩子里面,只有李讷和主席共同生活的时间最长。
对于李讷来说,主席带给她的人生观和精神财富无疑是最宝贵的。
如今,李讷同志83岁高龄了,其丈夫也已去世两年。
我们只有在毛主席的纪念活动上才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为人低调谦逊,平易近人。
作为毛主席的女儿,却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正所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她继承了毛主席的红色家风。
我们希望李讷同志能健康长寿,希望毛主席的红色家风永续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