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给杨开慧扫墓,临走时和母亲告别,捡几粒小石头包手帕里

醉卧沙场红尘情 2025-02-10 15:54:52
毛岸英代父省亲

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在长沙的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立即向毛主席写信,告知家中情况,并打听女儿杨展的下落。

毛主席立即用电报形式给杨开智回信:

杨开智先生:

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平。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看外祖母,展儿于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光荣地为国牺牲,她是数百万牺牲者之一,你们不必悲痛。我身体甚好,告老夫人勿念。兄从事农场生产事业甚好,家中衣食能过得去否,有便望告,此复。敬颂大安。

毛泽东

八月十日

毛主席了解了杨家及杨老太太的情况后,那长期以来对杨开慧的怀念之情喷薄而出,他把满腔的情和爱倾注到了杨老太太及杨开智夫妇身上。

虽然国事繁忙,但毛主席始终与杨开智夫妇保持联系,有信必回。

1950年4月13日,毛主席给杨开智夫妇又写一封信:

子珍、崇德同志

来信收到。你们在省府工作,甚好,望积极努力,表现成绩。小儿岸英回湘为老太太上寿,并为他母亲扫墓,同时看望你们,请你们给他以指教为荷。此问近佳!

毛泽东

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接到毛岸英即将回湘给母亲杨开慧扫墓的通知后,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打电话到长沙县委,询问杨开慧烈士坟墓的现状。

杨开慧原墓

杨开慧墓地在长沙县东乡板仓,距长沙市百里之遥。当时交通不便,下车后还要步行30公里才能到达墓地。只有碑石“杨开慧之墓”,但无烈士标志。

县委向省委汇报,并请示是否对其进行适当修整。省委答复,此事需请示中央和毛主席本人。

不久,省委告知长沙县委:对于杨开慧烈士墓地,经毛主席首肯,同意修整,在80万元 (旧币,当时的1万元相当于新币1元) 内开支处理。

经过紧张施工,在毛岸英到达之前,杨开慧墓第一次进行简单修整。

一、修—条便道通向墓地。二、在半月形石墓前面加横匾石,将坟墓圈起来。三、在墓侧用红砖砌一个烈士碑亭。修整后的墓地显得庄严了许多。

毛岸英重回外婆家

杨开慧故居

这里是杨开慧出生长大的地方,是毛岸英兄弟仨人儿时常住的地方,也是杨开慧和毛岸英被捕的地方。

时隔20年,毛岸英第一次回到这个日思夜想的家,一切都变了。

自杨老太太随儿子杨开智搬到长沙后,这房子就由缪正和一家代管。

“缪二叔就住在这里?”岸英十分激动地问。

“缪二叔,缪二叔,我是岸英,爸爸要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缪二叔眼里噙着泪花,嗫嚅地说:“嗯,盼到了,终于盼到了!”

毛岸英跟着缪二叔走向正房,这是他外祖母向振熙曾经住过的房间。

杨老太太80大寿,毛岸英和外婆、舅舅、舅妈合影

他坐在床沿上,看到疼他的外婆身体硬朗,心里很庆幸,并暗下决心:以后要一年回来一次,看望年迈的外婆。

房里房外,他寻觅着幼时玩耍的痕迹,当他看到小弟岸龙的玩具时,心里“咯噔”一下疼了,兄弟仨人流浪上海时,有一天,他突然不见了弟弟。

毛岸英又走进东边的内厢房,心情激动起来,这是他和父母住过的房间。

他记得父亲在这写文章,写累了,就抱他、亲他。夏天,父亲在树下的竹床上给他们讲故事,冬天围坐火炉旁拉家常。

又想起了妈妈杨开慧被捕那天,就是在这个房间,反动派跺开了门,他哭着喊着,“妈妈,不要去啊…”

这时,缪二叔把饭做好了,但毛岸英等不及了,他要去看妈妈。

毛岸英给妈妈扫墓

毛岸英双脚沉重地走在通往墓地的山路上。

他记得,当年他哭喊着要妈妈,不肯让灵柩下葬和亲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安葬她母亲的情景。

当时,他的父亲在苏区惊闻噩耗,悲痛不已,写下八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沉甸甸的八个字,压了父亲一生。

右起: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毛岸英走近坟地,一眼就望见“毛母开慧之墓”“男岸英、岸青、岸龙立”的字样。

他再也控制不住眼泪,他和众人将祭品摆上,点燃了蜡烛,朝母亲深深地三鞠躬。

站在一旁的舅舅轻轻地说:“霞妹,岸英回来看你了,你的梦想实现了…”

毛岸英低头默哀,轻声泣诉道:“妈妈,妈妈,您的儿子岸英回来了,我代表爸爸和弟弟来看您,您安息吧!”

“我会照顾好爸爸和弟弟,我会经常回来看您。”

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只有树叶在微风中“沙沙”响…

临走时,毛岸英去向妈妈告别,捡几粒小石头包在手帕里

毛岸英回到故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朝板仓涌来。

毛岸英这次回湘,还带着父亲交待的一个任务:宣传土改政策,了解民情。

毛岸英此行在板仓3天,和老乡们促膝长谈,把老乡们的想法记在笔记本上,他要带回北京去。

离开板仓前,毛岸英沿着小路再次朝母亲的墓地走去,他要和妈妈告个别。

这一次人们不忍打扰他,只是远远地跟着,好让他与母亲说说悄悄话。

毛岸英抚摸着墓碑,慢慢地将泥土撒在坟堆上,一边和妈妈说着话,一边捡起几颗小石头,小心地包在手帕里……看到这个情景,随行的人们都哭了。

谁能想到,可恨的朝鲜战争爆发了,半年后,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家乡的亲人痛惜万分,这次回湘是第一次,也成了最后一次。

他新婚一年的妻子刘思齐,几十年后,遵照父亲的嘱托,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大渝洞”,悄悄地抓一把土带了回来…

一包血染的土,一包血染的小石头,能解思念之愁,更添思念之痛!

0 阅读:34
醉卧沙场红尘情

醉卧沙场红尘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