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群体在中国古代非常特殊,因为这些太监都没有生育能力,但却可以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甚至一些权倾朝野的太监,还能够影响到一个帝国的命运。
但实际上,太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与宦官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果分不清,很容易贻笑大方。
一、太监只是普通的宫廷工作者在中国古代的时候,那些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们往往享有极高的权利和社会地位,手中所掌握的资源也非常巨大。
而这些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和威势,就创造出了太监这个群体。
太监群体实际上就是是把成年健康的男性阉割以后,送到宫里面为皇族或者是王族工作。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太监都只不过是普通的宫廷工作者。
平时负责的就是一些端茶倒水、侍奉贵人,以及保持宫廷洁净这样的工作,他们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几乎只有一些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才会选择入宫当太监。
但是太监群体和其他的群体又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太监毕竟是给皇家工作的,他们平时接触到的都是那些达官贵人和皇族成员。
所以太监自身虽然没有权利,但是如果他们侍奉的这些贵人身份不一般,而且这些贵人又对这些太监产生了特殊感情的话,他们的地位就能够得到提升。
再加上只要人多了,一般都会分出阶级,分出一个三六九等,就算是太监群体中,也同样如此。
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太监的制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完善,甚至有一些干的比较好的太监,反而可以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而这些地位相对比较高的太监,就需要一个新的名字来和普通的太监进行区分,这些地位更高的太监也就被叫做是宦官。
二、宦官和太监是完全两个群体虽然宦官本质上来看脱胎于太监,但是他们严格上来讲,和太监已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群体了。
普通的太监仍然只能是在宫廷里面从事那些低等的工作,每个月拿着只能勉强温饱的工资勉强度日。
但是如果达到了宦官的级别,他们手中就掌握了权力,就算是最低等的宦官,也能够管理大量的太监。
就比如说在宋朝以后的宫廷中,就会有不同的职司太监就负责管理这些部门,就比如说明代的司礼监。
甚至于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那些真正有手腕的宦官,还可以做到权倾朝野。
就比如说在唐代中后期,因为宦官得到了唐朝皇帝的重用,他们掌握了唐朝中后期的中央禁军,也就是神策军,就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权去废立皇帝。
到了宋代的时候,皇帝吸收了唐朝时候的经验教训,严格管理宦官,但如果只是严格管控宦官的话,又很难保证这些宦官对皇家的忠诚。
所以宋代的宦官是可以领兵打仗的,可以自己去讨得一份功勋。
而且宋代宦官的工资高,平时也不一定住在宫廷里,可以在开封城里买房子生活。
到了明代的时候,因为封建皇权的进一步加强,宦官已经没有办法像唐朝一样为非作歹了。
当然宦官在皇权的加持之下,仍然可以干预政治,比如说魏忠贤,在明朝末期还被叫做是九千岁。
所以说宦官和太监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太监只是一些可怜人罢了,他们手中没有权利,也没有身份地位,一辈子都只能孤苦伶仃的生活。
但是到了宦官这个级别,他们就能够管理其他的太监,甚至在皇帝的重视之下去参与政治,最顶层的太监还能够左右皇帝的继承,权力极大。
大家不要再把宦官和太监放在一起来讲了,宦官和太监早就已经不是同一个群体了。
三、真正能够闯出头的是少数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封建王朝和地方割据王国出现。
而这些王朝或者是王国为了展现出自己的权威,都会延续太监制度,直到清朝灭亡以后,太监才逐渐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群体。
但是在历史上,太监群体的规模其实一直很庞大,比如说在明清时期的皇宫中,就需要成百上千的太监来维持皇宫的正常运转。
而在这非常庞大的太监群体中,真正能够混出头的,每一代也就只有那一两个。
并且太监这个群体的内部斗争也是非常严重的,为了能够获得一个出头的机会,太监相互之间也会不断的争斗,上级太监压迫下级太监,宦官不把底层的太监当人看,都是常有的事。
比如说在明清时期,上级的太监和高等级的宦官要求下级的太监,定时定点的给他们送礼,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对太监这个群体很少有什么正面描写,但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宦官和太监外,绝大多数的太监都是苦命人。
这些太监有的是在宫外实在是吃不起饭,还要交钱入宫才能当上太监,有的则是在王朝的统治者或者王朝发兵征讨周围的国家时,被俘虏的年轻人。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总是对太监这个群体戴有色眼镜,他们本质上来讲也都是劳苦大众。
结语:在一些影视作品里总是把太监和宦官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太监和宦官早就不是一个群体了。
太监只是最底层的宫廷工作者,而宦官则是太监的管理者,他们有权利、有影响力,甚至可以左右帝国的政局以及皇位的继承。
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太监都只是苦命人,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能够被记录的太监数量太少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