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银行职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能每天和钱打交道,不仅有着体面的生活,还有比其他工作更高的薪资。
如今银行迎来了一个“新风潮”,内部的工作人员的职业规划出现转变,放弃了职务上的提升。
管理岗位褪去了神圣光环,越来越多的银行工作人员,选择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往更加精深专业方向发展,甚至愿意放弃以往求之不得的升职机会。
为什么银行工作人员会放弃职务的晋升机会,而选择提升职级呢?
一、经济的变化自从经过疫情之后,国内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变化,有相当数量的底层小公司倒闭,许多人陷入到待业状态。
在这场风波之中,银行属于的体量较大的行业,也算得上受到影响最晚的行业之一,现在银行的管理岗位已经“此一时彼一时”。
曾几何时银行管理的岗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许多银行工作人员为了争取这个职位,不惜争的头破血流。
当时整个银行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管理的岗位意味着更好的发展机会,不仅更轻松还待遇优厚,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还不是很卷。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银行行业的竞争变得激烈,再加上晋升空间变小,普通人想要成为管理岗越发困难。
现在国家已经放宽银行准入政策,许多地方性银行崛起,为老牌银行带来更多的市场冲击,各种优惠政策和竞争方式,市场开始内卷。
银行本身盈利主要是通过放款和投资,这些大多作用在实体经济上,但疫情到来之后,银行盈利的主体受到冲击。
首先是银行的贷款业务,不仅现在风险有所上升,就连自己的基本盘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不愿意贷款买房,即便多次下调利率也无济于事。
另外烂账无法回收,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因为楼市崩盘等原因无法支付尾款,导致银行账目受到一定影响。
本就受到网购方式冲击的线下市场,在疫情的影响下更是一片惨淡,许多实体店的倒闭,让银行方面的部分投资出现问题,收入出现减少。
在这样的风潮下,银行方面出现工资下调,有些银行高管的工资更是直接腰斩,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银行职员的工作量增加,薪水不同幅度下降。
现在成为银行高管,不可能像之前一样悠闲,他们需要为银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意味着非同一般的工作压力和强度。
二、理性回归现在银行内部出现这样的情况,更多是一种理性的回归,管理的位置固然诱人,但大家也需要量力而行,才能在行业内走的更远。
行业内部发展有管理路线和专业路线,并不是需要通过职务晋升,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其实通过职级也是可以的。
对于替换性较强的行业来说,很多人是没有办法坐稳管理层的,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无法适应,在降职之后未必还能恢复之前的状态。
相较于职务晋升,职级晋升更加容易一些,只要有足够的工作年限,加上一定的业务能力,在职级的评定上会是一个加分项。
只要长时间从事一个工作,自己积累的人脉和资源,都会成为自己的助力,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吃香。
而现在相对不稳的形势,会让银行职员珍惜现的工作,稳定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的人们开始转变观念,去追求职级的晋升。
这样不仅收入更加稳定,还能成为银行变相裁员中的幸存者,当你是一个团队的重要成员,自己不要担心很多问题。
银行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员工放弃管理岗位,不如说是去追求难度更小的职级晋升,任何行业的专业人士都不可小觑。
当理性回归下,银行业将会进一步发展,这种转变对于员工和银行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双方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管理岗位祛除滤镜曾几何时大家一看到管理两字,就会想要用尽全力去争取,这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管理岗位成为一个香饽饽。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管理岗位失去了原本的神秘性,付出一旦和回报相匹配,人们才发展管理岗位并不是想的这么简单。
这一点在小企业体现的十分明显,管理岗位不仅需要关注项目的方方面面,还需要为了结果负责,算得上公司中较累的岗位。
而且现在的效益不是很好,其工资中有很大一部分与收益挂钩,这导致可能一个月辛苦下来,到手的工资却不理想。
这次银行内部出现的问题,只是受到这个趋势的影响,许多管理能力较差的人,最后选择通过职级晋升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许多行业内人士在受到现实的毒打之后,也不得不选择这条路,因为这才是最切实际的路线。
当管理岗位失去神秘性之后,人们不再拼命追求它,一旦大部分人领略到这个道理之后,自然会出现追求职级而不是职务的情况。
就算有唾手可得的机会放在眼前,也需要斟酌再三再做决定,管理岗位不单单意味着高收入,也意味着更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