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六十九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6-15 12:59:23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六十九讲

第五章 唐朝中期各家书法思想

第二节唐代中期诗人的书法理想

在唐朝的中期,诗歌艺术达到了鼎盛,特别是盛唐时期。诗人们对当时新兴的草书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他们中的佼佼者如高适、李白、杜甫等,与张旭等大草书家有着深厚的交往。这种交往不仅源于草书家们如张旭、怀素在书写时的艺术风格深深烙印了时代的气息,恰好与诗人们所追求的、代表一个时代精神的核心命题相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诗人中不乏书法造诣颇深者。例如,黄庭坚曾赞誉李白,说他在开元、至德年间虽然并非以书法闻名,但他的行书与草书却丝毫不逊于古人,达到了“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他们对书法家的认知以及所传递的艺术理想,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书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等诗人的书法相关诗作,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探讨:其一是对“入神”境界的追求,其二是草书意象的奇特之美,其三是超越法则、以自然为师的艺术精神。其中,“神”的概念在唐朝的书法理论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李白对王羲之的书法与人品都怀有深深的敬仰。他赞美王羲之的书法“入神”,并以诗的形式描绘出王羲之潇洒的人格魅力和精妙入神的书法技艺,体现出道家自然之美的精神。同样,杜甫也强调书法中的“神”,他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提出了“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强调书法的骨力是达到“通神”境界的关键。

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对草书家及其作品意象的描绘尤为生动。高适曾赞美张旭的草书“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而李白和杜甫也分别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张旭和怀素草书的神奇魅力,将草书的意象之奇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在《草书歌行》中盛赞道:

年少才俊怀素,草书技艺独步天下,无人能敌。他挥毫泼墨,如同北溟之鱼跃出墨池,笔锋犀利,仿佛能斩尽中山之兔。

张渭在《怀素上人草书歌》中则描绘得更为生动:

怀素的草书走势犹如奔蛇入座,其气势之盛,仿佛骤雨旋风,声震满堂。

戴叔伦在《怀素上人草书歌》中亦对怀素的书法大加赞赏:

他的草书时而壮丽磅礴,时而枯涩深沉,如同龙蛇腾跃,兽形屹立。他挥毫泼墨,如骏马奔腾,满座之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自叹不如。

窦冀在《怀素上人草书歌》中则以更加激情澎湃的笔触赞美怀素:

这位狂放的僧人挥毫泼墨,狂放且飘逸,完全打破常规,任凭天机。他的书法如同龙虎般生动,点画之间充满力量,甚至雷霆都要避开他的笔锋。他视那些珍贵的鱼笺绢素为儿童游戏,更喜欢在粉壁长廊上挥洒自如。每当他兴起,便会在壁上纵横驰骋,写下千万字,惊艳四座。

任华在《怀素上人草书歌》中更是将怀素的书法技艺描绘得神乎其技:

他挥毫之间,便能写下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竟长达丈二。他的书法如同长鲸在海岛间游动,又如长蛇在草丛中穿梭。他的字迹回环缭绕,相互拘连,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他写字的速度之快,如同飘风骤雨相互击射,令人瞠目结舌。他甚至可以掷起华山巨石作为点画,掣动衡山的阵云作为画笔,其技艺之高超,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诗歌高度评价怀素草书意象的神奇,也是对草书慑人心魄魅力的认同。 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们给予书家超越矩度、师心独造精神以充分肯定。李白《草 书歌行》说:"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 大娘浑脱舞。"

他提出"古来万事贵天生"的观点,也赞赏怀素有"不师古"的精 神,强调天生的能力与性情展示。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称赞怀素"古法尽 能新有余",又说"神清骨谏意真率……始从破体变风姿",强调怀素的创新、真 率。窦冀《怀素上人草书歌》说:"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许瑶赞 扬怀素的草书"志在新奇无定则。志在新奇、超越陈规确实是唐朝强盛时期书法 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表征。以上这诗歌都反映出唐朝中期书法批评的一个整体观念:强调"风神骨气", 提倡意兴,标举狂逸,张扬天性。理想的书法艺术应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浪漫与 激越的精神。他们的观念中非常重视"天才",这种天才并不是宿命论所说的天才,而是人们身上都具有的才情,需要将它发挥出来。(共计:1655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主编)

2024年5月31日星期五

0 阅读:2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