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臭名昭著的3个人",如今却被影视剧洗白,成了大好人?

白晴聊历史 2025-02-25 10:42:48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前,谁是英雄,谁是恶人,往往并非一目了然。然而,有些人在史书中“臭名昭著”,却在影视剧里摇身一变,成了大义凛然的正派人物,甚至被塑造成感天动地的英雄!

究竟是历史误判,还是后人刻意“洗白”?

这些人曾经做过什么,让他们在真实历史中背负骂名?

又是谁在后来的故事里,给他们披上了光辉外衣,让世人渐渐遗忘他们的另一面?

乱世芈月:一枝独秀的女丞相

《芈月传》这部 2015 年的热播剧,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秦国丞相——芈月姬。

这可不是一般的宫斗戏。

作为戎马一生的女将军,芈月处处展现着自己的谋略和勇气。

她初入秦宫时,身世可怜,人微言轻。

就连儿子也不能跟随身边。

为了给自己和儿子争一个尊贵的位置,她开始在后宫和朝堂的夹缝里,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作为一介女流,她凭借过人的聪明才智,俘获了君王的欢心,成了名副其实的太后。

之后更是权倾朝野,几乎成了秦国的实际掌权者。

一心要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芈月甚至不惜亲手杀掉自己的至爱——义渠王。

她把儿子扶上皇位,自己垂帘听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女丞相。

而在史书的记载中,芈月的另一面就不那么光鲜了。

她放纵声色,生活淫靡,权力熏心。

连自己的儿子最后也不愿受她操控,将她扫地出宫。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收敛,依然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在权力的顶峰俯瞰凡尘的芈太后,恐怕未曾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她曾经付出了一切,最终却一无所有,孑然一身。

这位在史书留名的传奇人物,结局却如此令人唏嘘。

传奇太平:欲望浮世绘

《大明宫词》的主人公太平公主,则稍显柔弱。

这个出身至高无上的公主,对权势的渴望一点也不比芈月少。

自幼丧母,父亲也不疼爱,大概是从小就觉得孤苦无依吧。

公主即便身在富贵堂皇的大明宫里,内心也充满了不安全感。

所以她无比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登上皇位。

于是小小年纪,她就开始为自己积蓄权力。

先是讨好母亲武则天,让自己平步青云。

母亲当皇帝后,她更是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巧取豪夺。

就连自己的兄弟皇帝李显,她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动辄恐吓兄弟,逼他们俯首听命。

可即便她掌控朝政多年,最终却也只能在皇位面前止步。

落得和芈月一样,被亲儿子囚禁的下场。

人生得意须尽欢,太平公主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她曾经志得意满,却不曾想过,权力之巅,也许只是镜花水月的幻影。

陆贞传奇:谋臣失路

还有一个同样有点名气的宫斗剧,那就是《陆贞传奇》了。

出生寒门的陆令萱,本该安于现状,做个贤惠的妻子。

谁知厄运降临,丈夫策反有罪,她一家都成了阶下囚。

本以为就此沦为奴隶了吧。

没想到她机缘巧合,竟然成为了皇子的乳母!自此飞黄腾达,荣宠无比。

皇子即位后,更是对这个乳母无条件地信任。

于是陆贞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后。

可惜陆贞虽然聪明绝顶,却不懂治国安邦。

一心只想着享乐享福,纵情声色。

而朝政渐渐腐败,民生日渐凋敝。

最后天怒人怨,国家也就走向了灭亡。

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如果陆贞能洁身自好,安分守己,是不是大周就不会灭亡得如此之快?历史无法假设,陆贞这个悲情人物,大概会成为后人心中永远的痛吧。

明代煌煌:锦衣夜行的皇帝

倒是在《女医明妃传》里,英明神武的明英宗朱祁镇倒是被塑造成了一个仁君。

在剧里,朱祁镇勤政爱民,对医女刘诗诗可谓宠爱有加。

可惜现实里,他对这个女医却是爱得并不专一。

朱祁镇年轻时就继位当了皇帝。

初初登基,他还算干练。

但不出几年,就耽于女色,荒废朝政。

还特别宠爱一个叫王振的太监,让他祸国殃民。

这位皇帝醉心声色犬马之余,也没忘记扩张领土。

先后四次发动对北方的战争,结果搞得国库空虚,还把国家的根基都掏空了。

自此大明王朝一蹶不振,最后走向了灭亡。

不得不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明英宗和前面几位妃嫔们,似乎都有一个通病:贪图一时享乐,不顾百姓疾苦。

他们或许只是单纯地享受着人生,却不知不觉地葬送了一个朝代。

圣人纪晓岚: 太学士的声色犬马

《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那个正直不阿,敢于和贪官污吏对抗的纪晓岚,观众大概还记忆犹新。

剧里的他是个耿直的清官,为百姓鼓与呼,敢于直言进谏皇帝。

可这个形象,怕是和历史上的纪晓岚差得十万八千里了。

在史料记载里,纪晓岚可是个纨绔子弟。

他终日纵情酒色,官场上的作为寥寥。

一日三餐,无肉难安。

每天进宫研修,都要带上美女作陪。

一个不修边幅的文人,硬生生被描绘成个两袖清风的铁面御史。

然而,纪晓岚的另一面,观众恐怕很难在影视剧里窥见一二。

他虽然及第出身,却终日沉溺声色犬马之中。

若不是有几分才学傍身,只怕早就庸庸碌碌,黯然退场了。

前朝旧事,才子佳人,本就最容易勾起人的好奇。

可那些披着历史外衣的影视剧,虽说是情节吸引人,人物形象丰满,却往往和事实相去甚远。

而影视剧的创作,本来就没有义务要百分之百还原历史。

作家编剧们,总想着怎么让自己的故事更出彩动人。

于是,一些本来面目可憎的角色,便在他们的笔下变得可亲可敬起来。

只是,观众在追剧之余,还是应该保持一份警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明白影视剧再精彩,终究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正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史书虽不温柔,却还是那面最清晰的镜子。

唯有多方求证,全面了解,才能看清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曾经的点点滴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影视剧,不过是教科书的注脚。

我们固然可以在追剧时,体味前朝风云的跌宕起伏。

但若想真正读懂历史,还需要回到那些古老的史书之中,去聆听先贤的教诲。

0 阅读:0
白晴聊历史

白晴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