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陈独秀为什么只是党的创始人,而毛主席能成为党的缔造者

军楼史书 2024-11-03 04:34:38

标题:李大钊、陈独秀为什么只是党的创始人,而毛主席能成为党的缔造者

引言:

世人皆知李大钊、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却鲜有人知道为何历史给予他们的最终评价止步于此。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轰鸣,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回首往事,不禁要问:为何在中共历史上,同样作为开创者的李大钊、陈独秀最终被定性为"创始人",而毛主席却被誉为"缔造者"?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若要追根溯源,还得从1921年说起。那一年,整个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200多个政党,然而最终能够青史留名的,却寥寥无几。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在血雨腥风中存活下来?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风雨诞生:从新文化运动到建党

1915年9月15日,北京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李大钊正在整理着一摞刚刚送达的《青年杂志》,这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型期刊。翻开期刊的扉页,李大钊看到了陈独秀写下的"敬赠大钊同志"的字样,这是两位日后被称为"南陈北李"的革命先驱的首次思想交集。

当时的北大,正值蔡元培担任校长,他大力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1917年,经蔡元培推荐,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就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李大钊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首次系统传播。

1918年,一场意想不到的偶遇改变了革命的进程。陈独秀因躲避北洋军阀的追捕,来到北京。李大钊得知后,立即为陈独秀在北大谋得一个教授职位。自此,"南陈北李"开始了并肩战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成为这场运动的中心。一天,在北大红楼前的空地上,李大钊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句话随即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最富有感召力的革命宣言之一。

同年11月,李大钊在北大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位名叫毛泽东的图书馆助理员,经常参加研究会的活动。谁能想到,这位默默无闻的青年,日后会成为中国革命的舵手。

1920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在上海、北京成立。陈独秀在上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了南方革命者的集聚地;而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研究室,则成为北方革命青年的培养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8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第三院办公室里,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上,他郑重其事地对与会者说:"同志们,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了。"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要准备。

1921年初,陈独秀收到了来自共产国际的一封信,建议在中国成立共产党。3月,他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着手筹备建党事宜。同时,李大钊在北方也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组织工作。

就这样,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共同努力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然而,因为巡捕的突然搜查,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这一幕,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页。

当时,全国仅有50余名党员,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弱小的政党,却在往后的岁月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开端,但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政党未来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之后,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在上海,陈独秀领导的中央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人运动和理论宣传中。《新青年》杂志从1921年9月起正式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每期发行量超过万份。同时,《向导》周报也开始出版,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1922年5月,上海机器工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当时有会员2000余人。随后,上海印刷、纺织等行业的工会相继建立。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时间,"工人先锋队"的口号响彻上海滩。

然而,仅仅依靠"笔杆子"的革命很快就暴露出致命的弱点。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面对军阀吴佩孚的武装镇压,手无寸铁的工人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抗争。这次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近40名工人遇难,工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25年5月30日的五卅惨案,进一步暴露了单纯依靠和平示威的局限性。当天,上海的工人、学生在南京路举行反帝示威,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1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一事件引发全国轰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这次革命行动,发动工人阶级配合北伐军作战。在武汉,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成立,会员人数达280万。表面上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1927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将中国共产党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4月12日凌晨,上海龙华机场附近的枪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蒋介石发动了针对共产党的"清党"行动。没有自己武装力量的共产党组织,在白色恐怖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上海工人纠察队被缴械,总工会被查封。一些革命者试图组织工人进行反抗,但面对军警的机关枪,手持棍棒的工人只能节节败退。当天,近300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随后,反革命浪潮迅速蔓延全国。在武汉,李立三领导的工人武装同样遭到镇压。在广州,叶挺独立团被迫撤离。各地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党员被捕、被杀或被迫转入地下。

到1927年11月,全国党员人数从5月份的57967人骤减至17650人,各级党组织几乎全部瘫痪。一些地方的党组织甚至完全失去了联系。这场灾难性的打击,使得中国共产党陷入了建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单纯依靠理论宣传和和平斗争的革命道路,显然走到了尽头。如何在白色恐怖中保存革命力量?如何开辟新的革命道路?这些紧迫的问题,都需要新的答案。

而此时,在湖南农村,一支由毛泽东领导的武装力量,正在为这些问题探寻新的出路。这支队伍的命运,将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紧密相连。

三、背水一战:命运转折中的抉择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的三湾村,一场改变中国革命进程的会议正在进行。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革命性改革方案。这一决定,使得党对军队的领导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这次会议后,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编为营、连、排,每个连队都建立了党支部。

同年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革命的火种开始扎根。起初,部队仅有不到1000人,武器装备也十分简陋。但很快,井冈山地区的农民纷纷加入革命队伍。到1928年初,革命武装已发展到3000多人。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革命力量的结合,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大大增强。这支队伍被命名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史称"朱毛红军"。

然而,此时的形势依然严峻。1928年底,国民党调集重兵,对井冈山发动"会剿"。敌军共计10万余人,而红军主力仅有2000余人。面对悬殊的力量对比,毛泽东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在茶陵、酃县等地,红军连续打退敌人的进攻,并且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1929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否定了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坚持以城市武装暴动为中心。这种观点与井冈山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时,1929年夏,李大钊在北平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到了井冈山。这位党的创始人之一,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他的牺牲,给井冈山的革命者以深刻启示:只有掌握军事力量,才能保卫革命果实。

1929年底,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转战到赣南、闽西地区。在这里,他们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这支队伍虽然暂时离开了井冈山,但井冈山的革命经验却永远留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中。

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党内引起强烈反响。然而,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李立三仍然坚持武装夺取中心城市的策略。

1930年6月,李立三主持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武装起义。这一决定导致了革命力量的严重损失。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党员被捕。

面对革命的挫折,193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一时期,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军指战员,开始在各地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赣南、闽西,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不断发展壮大;在鄂豫皖,红四方面军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在湘鄂西,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也在艰苦奋战。革命星火,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蔓延。

四、血与火的淬炼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县叶坪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这个诞生在战火中的革命政权,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书写新的篇章。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立即颁布了《土地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令,使根据地的革命秩序逐步走向正规化。

然而,革命政权的建立立即招致国民党的疯狂进攻。从1930年底到1934年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第一次"围剿"中,国民党调集10万大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攻。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关键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先后在长冈、广昌等地歼灭敌军主力,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第二次、第三次"围剿"中,敌军的进攻更加猛烈。1931年5月,蒋介石亲自指挥2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发起进攻。红军再次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富田、黄陂等地连续打击敌人,迫使其撤退。这些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军民的斗志。

1933年初,第四次"围剿"开始。这次蒋介石改变了以往的战术,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修筑碉堡,步步为营。在这种情况下,红军仍然采取运动战的战术,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但是,1933年10月开始的第五次"围剿",却给革命根据地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这次蒋介石调集了50万大军,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采取了"坚壁清野""步步蚕食"的新战术。敌军沿着交通要道构筑起绵密的碉堡工事,形成了一道道钢铁封锁线。

面对这种新的作战方式,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博古、李德等人固守教条主义,坚持实行防御战术,将主力红军分散在各个据点,与敌人进行阵地战。这种战术使红军丧失了运动战的优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34年4月,贵州修文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修文惨案"。国民党军队在这里残酷屠杀了3000多名革命群众,其中包括大量妇女儿童。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敌人的残暴本质,也预示着中央苏区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1934年7月,中央红军在永新、莲花等地的反击失利,根据地面积迅速缩小。到10月初,中央苏区仅剩下十几个县。在此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不得不做出战略转移的决定。

1934年10月10日夜,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从于都河畔出发,踏上了著名的长征之路。为了掩护大军转移,留守部队在根据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仅在于都河两岸的战斗中,就有数百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

这次战略转移,标志着中央苏区时期的结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革命者们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付出了巨大牺牲,也积累了宝贵的革命经验。中央苏区虽然暂时失守,但革命的火种并未熄灭,而是在新的征程中继续燃烧。

就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同时,在陕北、川陕、闽浙赣等地的其他根据地,革命斗争仍在继续。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革命火种,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汇聚成燎原之势。

五、浴火重生:胜利的曙光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城内召开。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红军改变了之前单纯被动防御的战术,开始主动出击,灵活机动。

在四川草地上,红军经历了极端严酷的考验。1935年5月,红军部队在翻越夹金山时,遭遇暴风雪的袭击。温度骤降到零下,但战士们仍坚持前进。在这片茫茫草地上,红军战士们用羊皮褥子搭建简易帐篷,靠着捕捉野兔、挖食野菜维持生存。

1935年6月,在懋功会师后,红军主力继续北上。在松潘县城外,红军遭遇了马家军的围追堵截。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红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这次战役的胜利,为红军继续北上开辟了道路。

1935年9月,陕北吴起镇,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这次会师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军民的斗志。随后,红军在陕北地区开始休整,并积极发展地方武装力量。

1936年2月,红军在山西省和顺县城外,与阎锡山部展开激战。这次战斗中,红军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歼灭了敌军一个团,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次胜利,标志着红军在华北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的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完成。在这次会师中,各路红军共计汇集了3万多人,这支队伍成为了革命力量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留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创造了条件。随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1937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个革命根据地成为了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大后方。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建立了完整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

1938年春,在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方针,强调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性。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地区建立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

1939年初,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系统阐述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这篇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2年2月,延安整风运动开始。这次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通过整风运动,党的作风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0 阅读:80

军楼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