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并非难,关键是用对引经药,五脏之湿任你祛

点点健见 2024-11-20 20:56:33

有不少朋友,都说自己湿气重,总感觉浑身乏力,不想动,用了不少祛湿药总是没收效,问我到底是什么原因,该怎样办?我看到他们的用药基本都是健脾祛湿的药,然而湿困并非只发生于脾,其它五脏皆可困湿,所以要彻底去祛就要先知道湿气困在哪?然后再使用一些引经药,把药力引到病位,做到有的放矢,才可以真正把湿祛除。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下合理使用引经药,应对湿困在五脏的祛湿药物地正常使用方法:

一、湿困在脾——用白术

*临床表现:身体困倦,疲乏无力,脘腹痞闷,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口渴不欲饮,大便稀溏,肢体困重。舌苔厚腻。

*白术功效:入脾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理中丸、苓桂术甘汤。

二、湿困在胃——用厚朴

*临床表现: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舌苔发黄等情况,还可能伴有口干口苦、口臭,身体发热等症状。

*厚朴功效:厚朴具有行气、燥湿、消积的功能,特别适用于湿阻在胃导致的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

*代表方剂:胃苓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三、湿困在心——用茯苓

*临床表现:嗜睡乏力、心慌心悸、健忘失眠、焦虑烦躁、头重脚轻,严重时出现肢体浮肿、心阳不振。

*茯苓功效:健脾利湿、宁心安神。

*代表方剂:四神汤(茯苓、怀山、党参(莲子)、芡实)。四神汤不仅对心,对脾、肺、肝都有作用。

四、湿困在肺——用陈皮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胸闷、气短、少气懒言、自感乏力等。

*陈皮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增强肺宣发肃降功能。

*代表方剂:二陈汤、止嗽散、杏苏散。

五、湿困在肾——用泽泻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频数、阳痿早泄、带下量多、舌淡胖嫩、苔白腻等。

*泽泻功效:利水渗湿,化浊降脂,泄下焦湿热

*代表方剂:五苓散、六味地黄丸(湿热)。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中药方剂的使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 阅读:213

评论列表

依然像昨天

依然像昨天

4
2025-01-17 19:15

没有哪种医学是完美的!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脾胃疾病,慢性疾病,非器官性疾病,西医药治疗方式大多以抑制缓解症状,让人长期服药为主,各种副作用及并发症,套娃式坑钱!看众得分清治疗症状和治病根本,拖到最后严重了,不是割一刀的事儿,人财两空啊!各位,身体才是最根本的,身体好,百病消……小病别拖到后期,用中医的理论“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如果已经得了大病重症请去正规医院,中医也不是全能的,科技医疗对于症状缓解,急症,生物病毒类,重症吊命等还是不错的……祝各位用好各种优势的医疗技术,长命一百二十岁[哈哈笑]!

点点健见

点点健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