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往事:明代,驻广宁镇守太监王彦,受命镇守辽东,广建佛寺

雾锁在苍穹 2025-01-24 16:14:48

辽宁北镇,在明代称为广宁,是明太祖,洪武大帝朱元璋经略辽东的重要一环,派其第15子辽王朱植镇守,辽王府就修建在广宁城内,即今日北镇的万紫山上。由此,明代多次扩建广宁城,也因此,在辽代显州城基础之上,再次奠定了北镇地区如今城市的基本规模及格局。

北镇 鼓楼

而广宁之名的由来,则源自境内的医巫闾山,“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巫闾”,作为与五岳齐名的五镇之一的北方镇山,医巫闾山自唐玄宗天宝10年(公元751年),李隆基诏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后,后世被历朝不断尊崇、加封,也因此,医巫闾山所在之地,也就有了广宁之名。

到了明代,广宁更成了朝廷经略辽东的关键一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辽东巡抚、辽东总兵、镇守太监这辽东三大头脑齐聚于此,共同经略辽东。当时,如今的鼓楼西侧建有镇东堂,是当时统辖辽东的最高军政机构,也是三大头脑议事办公之所。

大明创立之初,洪武大帝朱元璋禁止宦官参政,然而,靖难起兵成为皇帝的明成祖朱棣却完全不同,起兵初期,借助的力量不多,故此,身边太监出力不少,如郑和等等。故此,永乐初年,成祖朱棣把太监当成了重要的心腹,并设立了镇守太监之职,并赋予其很大权利,与总兵、巡抚共同参政。

大朝阳 李成梁参观厅

当时,辽东女真人狗儿,朱棣身边的太监,跟随朱棣起兵靖难,从征屡立战功,改名王彦。朱棣便利用王彦女真人的身份,让其衣锦还乡,出镇辽东,镇守太监府设于广宁,同时在辽阳也有行府。让其与辽东总兵共同镇守辽东,一应大小事务,都要与辽东总兵、辽东巡抚商议而定。实际上,镇守太监作为朱棣最信任的人,更像是皇帝派到总兵身边的心腹,与总兵、巡抚互相制约。但作为朝廷的内臣、皇帝的心腹,显然,实际上镇守太监的权力及影响力更大。

镇守太监如果为人正直,当然会起到稳定政局的作用,但一旦作威作福,则影响更坏。好在,最初派驻广宁的镇守太监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的,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尤其狗儿王彦驻守辽东期间,更是凭借皇帝心腹的优势,对广宁城的建设等多有建树。更因其信佛之心很虔诚,也在广宁广建佛寺。

明代编修的《辽东志》中,记录了一篇明成祖给王彦的敕令,对镇守太监的职责,进行了记载,也概略的记载了王彦的履历。

北镇城墙

《辽东志》卷五 镇守内宦

【皇帝敕谕,今特命尔与总兵官一同镇守辽东地方,整理城堡、操练军马、抚恤士卒、防御贼寇,遇有贼情,相机战守。

凡一应大小事务,悉与总兵、巡抚等官计议而行,不许偏执己见、乖方误事。仍命尔兼管神铳,与总兵等官相机使用。

尔为朝廷内臣,受兹委托,尤须持廉秉公、正己率下,务使地方宁靖、边人安业、庶称任使,毋得徇私贪利、扰害下人、致生嗟怨。

如违,取罪非轻,尔其敬之、慎之。故谕】

王彦,建州松花江人。国初,从征靖难。骈承宠锡,镇辽三十余年,累致捷功。然性嗜佛,沿边建寺庙数十,其巨者广宁普慈寺观音阁云。卒年六十九,上遣官谕祭。

北镇庙 碑亭

从这封皇帝敕令来看,镇守太监的权力很大,几乎是囊括了辽东地区的所有经济、政治、军事等等,并且掌管着神铳。并且,作为皇帝的心腹红人,恐怕其真实的权利要凌驾于辽东巡抚、总兵之上。也因此,皇帝也深知此点,特意在敕令中提醒,望他慎之。

而最初的镇守太监王彦,作为靖难功臣,虽行伍出身,却笃信佛教,在辽东期间,广结善缘,建庙数十座。其中规模巨大的广宁城内的普慈寺(原北镇的大佛寺,现已无存)即为王彦驻守辽东期间所建。

医巫闾山

温馨提示:该账号多数文章均涉及家乡名人、名胜古迹的历史渊源,为论证准确,均多番查找史料,汇总查证、码字均不易,请尊重他人劳动,勿搬运洗稿。另,本账号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如有发生抄袭,平台会自动进行维权,特此提醒。

0 阅读:2
雾锁在苍穹

雾锁在苍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