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工业曾经无比强盛,到了俄罗斯手中,为何变得如此拉胯?

世界解天下 2024-04-26 22:04:49

苏联是冷战时期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存在。1981年,为了向美国秀肌肉,苏联出动了陆海空三军各兵种战士,参加此次军演的共有五十多万人。

并动用了逾1500辆各式坦克,包括当时苏联最尖端的T-80型号,同时还部署了超过2000辆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参与部队还涵盖了空降兵、战略导弹兵和陆军火箭炮兵,每个兵种均有两个师的规模。

在空中力量方面,当时出动了包括米格-27和苏-24这样的前线轰炸机,此外,还有一支配备先进的航空母舰舰队。苏联各种新式武器也都闪亮登场,红蓝双方实弹演习,共进行了八天之久,出动坦克就高达一万辆以上,飞机大炮也是多多益善。“战斗民族”的T80和T72坦克也在这次演习中现身。

当时苏联让世界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钢铁洪流”,同时也让美国放弃了武力打压苏联的计划。

苏联当年的军工业有多豪横

苏联的前身是沙俄帝国。1917年,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签署协议,正式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其实从1918年开始,苏联就不得不同多国间谍和反对派力量进行战争,直至1921年内战结束,苏联才逐渐稳定下来。苏联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粮食征用和工业国有化,但这些政策也引起了农民和一部分工人的不满。

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逐渐在党内掌握了权力。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的建设”理论,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集体化运动,这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国。然而,斯大林统治时期也是恐怖统治时期,大清洗导致数百万人被处决或送往劳改营。

1941年,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起了闪电战。苏联经过艰苦抵抗,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中赢得了转折点,最终在东欧战场取得胜利,成为二战中的主要胜利国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分化为由美国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对立阵营,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苏联推动了东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支持解放运动和革命运动。

冷战期间,苏联成为太空探索的先驱之一,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开启了人类太空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试图通过“改革”和“开放”来解救经济。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并未能挽救苏联的经济,反而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1991年,苏联内部的民族主义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苏联正式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虽然苏联已然解体,但它的工业和军工却是当时世界顶尖。就比如军工,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的垄断地位,开启了冷战时代的核竞赛。随后,苏联又在1953年成功试爆了氢弹,进一步展示了其在战略武器领域的实力。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尤其是R-7火箭家族,更是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

在常规兵器方面,苏联的军工业成就亦非同凡响。例如,T系列坦克,尤其是T-34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它的设计直接影响了战后坦克的发展方向。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凭借其高可靠性、强大的射击能力和简易的操作性,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轻武器之一。

航空方面,苏联米格和苏霍伊系列战斗机也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舰艇建造方面,苏联海军装备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核潜艇和驱逐舰,这些强大的海上力量有效扩展了苏联的军事触角,增强了其全球战略威慑和作战能力。而且还核潜艇方面,像苏联当时的“北风之神”等舰艇,至今还是俄罗斯的王牌武器。

在工业方面,苏联也是强盛无比。尤其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列宁的领导下,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没收和国有化私人企业,从而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斯大林时期,通过“五年计划”对经济和工业进行了集中式管理和规划,苏联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钢铁、煤炭、机床、电力等重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猛,苏联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由一个农业国变身为一个工业强国。

后来在斯大林的强力推动下,苏联的钢产量和煤炭产量在短短几年间便实现了大跃进,特别是在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重工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加。在这些工业中心,巨大的工厂排列如同森林,夜晚的工炉火光照亮了整片天空。

要知道当初我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但是在苏联的支援下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所以这时候啊,我们就满脑子问号了,到底是谁把苏联的家底儿给造没了呢?

如何到俄罗斯手中没落了?

在苏联时期,其工业布局高度集中且功能分化明确,不同的加盟共和国负责不同的工业领域,如哈萨克主导航空工业,乌克兰负责造船和军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协作和专业化程度极高。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些曾经紧密联系的工业领域被切割成若干部分,独联体国家各自为政,原有的协同效应不复存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剧烈的社会经济变动。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工业资产被低价私有化,导致大量工业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无力进行必要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俄罗斯的部分工业领域长期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科研与生产之间的联系被削弱,这进一步加剧了工业技术的滞后。

苏联时代,各加盟共和国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工业人才,然而,在苏联解体后,许多工业领域受到冲击,失业率上升,导致大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流失到更有利可图的部门或国外寻求机会。这种大规模的人才流失,无疑削弱了俄罗斯在科研和工业制造方面的竞争力。

加上俄罗斯似乎一直在依赖其现有的资源,其一是因为缺乏足够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另一方面,俄罗斯倾向于将其财力集中在先进武器系统,如洲际弹道导弹等方面,似乎是基于一种信念,即优质资源应优先用于关键领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如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制造,已经大幅落后于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基于战略考虑对俄罗斯实施的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使得俄罗斯难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缩小这一差距。此外,经济制裁也限制了俄罗斯工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降低了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明显案例就是黑海造船厂的关闭。在苏联时期,这家造船厂被誉为军工业的重要支柱,其声望在国际上也颇为显赫,我国的首艘航空母舰便出自其手。然而,随着苏联的瓦解,黑海造船厂遭遇了严峻的挑战,订单骤减,经营陷入困境。在苏联时期尚可依赖政府补贴勉强维持运营,但归属于乌克兰之后,其窘境便不难预料。

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在信息战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凸显了其军工以及相关高科技产业领域的落后。芯片技术和无人机等现代战争的关键技术,俄罗斯远不如西方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不足,以及国际孤立导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限制。

0 阅读:0

世界解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