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鲸才是中华民族早期的龙!三星堆及更多强大的证据链

闲云谈历史 2024-03-24 16:45:01

——我们号称是龙的子孙,但究竟龙是什么?为何最初要崇拜龙?十二属相中的动物“龙”不可能来自虚构!

精彩提示:

●为何野生鲸鱼(海豚)在大海能与人非常亲近甚至救人?原来如此!

●远古人类早已经涉足了世界各地,包括美洲大陆。

●发现疑是龙角的化石!

●发现质量为25.6kg的琥珀化石可能进入世界前几名!

●这粒重量为21.5kg的玛瑙难道是远古地球仪?或和氏璧重现?

●周边农民挖水池,挖出一枚有神秘文字的印章!

一、有关龙的几种形象

A.图腾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所以我们多年来也一直号称“龙的传人”。

1903年,严复第一次把“图腾”这个概念介绍到中国。简言之:“一大群人,彼此都认为有亲属的关系,但是这个亲属的关系,不是由血族而生,乃是同认在一个特别的记号范围内,这个记号,便是图腾”。

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探讨了龙的原型,在他的《伏羲考》中关于龙图腾的论述是:“大概图腾未合并之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目前主要流行的龙的形象也是缘于此说。

B.神化、想象、虚拟的物种

能够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虚拟物种。

C.来源于动物

有多种说法,主要来源于:鳄鱼、蛇、蜥蜴、马、猪等。

最早提出龙的原型为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龙是鳄鱼。

D.有说法称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或彩虹演化而来

苏州大学徐山考释了甲骨文“龙”字,认为:龙,其甲骨文字形和“电、雷”两字比较,龙字可视为“电、雷”的变形。认为龙观念的产生是原始先民对产生雷电的原因的一种生物化解释。

E.认为龙的原型是原始历法中的苍龙星象

上古时期,华夏先民曾长期使用龙星纪时制度,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划分四季,指导农时。在这种原始历法中,天上的群星被划为四象二十八宿,其中,角、亢、氐(dī)、房、心、尾、箕七宿就组成了东方苍龙星象。

自春至夏,苍龙七宿依次上升,横亘于东南方的夜空,形成一条巨龙。

F.帝王化身、皇权的象征

大约在唐宋以后,龙被帝王所独占而成为皇帝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二、终于找到,出乎意外!鲸才是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原形!

1.仰韶文化的龙原来是两栖动物时的鲸鱼!

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发现”中华第一龙”,此次出土的用河蚌雕塑的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龙图案,距今约7000多年。见下图:

然而这个龙的形状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并非虚构!

这是曾经的鲸鱼作为两栖动物,从陆地向海洋过渡时的形态。

根据科学研究得出:鲸鱼是自陆地转向海洋,鲸鱼曾经可以陆地行走和水中游泳。

1994年在巴基斯坦约4700万年前的近海沉积层发现步鲸化石,长约3米,体型和大型海狮接近,口鼻和牙齿和原鲸相似,四肢长且强壮,前指与后趾都很长,可能还有蹼,是真正介于鲸和陆栖哺乳动物之间,可以走路也更适合游泳(见下图)。

对比仰韶文化的龙与步鲸化石(见下图):

还有更多证据。

2001年《自然》刊登了一篇关于人们在巴基斯坦地区发现了一种5000万年前的古鲸的报道,一个真正的过渡类型——巴基斯坦鲸(简称巴基鲸)(见下图)。

2021年在埃及西部沙漠的法尤姆凹地(Fayum Depression)发现了一种鲸鱼的部分骨架化石,认为它是新发现的一个鲸鱼品种,将其命名为阿努比斯原鲸(Phiomicetus anubis)。埃及曼苏尔大学(Mansour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分析估计这种鲸鱼体重可达600公斤,身长3米。下颌强大有力,用于捕捉猎物(见下图)。虽然这个地方现在是沙漠,以前则被海水覆盖,现在这里经常会发现各类远古时期动物的化石。

论文2021年8月25日发表于《皇家学会报告B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以下为埃及阿努比斯原鲸还原图。

2.红山文化与三星堆的龙是已经进化到海洋生物的鲸鱼

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的龙一海豚比较(见下图),古人没有分得那么细,可能把海豚视作了小鲸鱼。而有的种类的小鲸鱼本来也与海豚外形大体相似。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人们所崇拜的鲸鱼(海豚)——龙,已经进化到了海洋生物。

红山文化、三星堆的龙与鲸鱼、海豚比较(见下图)。

重点从下图中红色圆圈的头部比较,当然艺术与真实并非是完全一致。

其中从图中圈b可以看到三星堆的龙还做出了鲸鱼的前翅,可以看出三星堆工匠的精心细致!因为红山文化所用材料是玉石,所以体现在某些局部细节的地方则难以与青铜材料相比,难度要大或无法做出。

三、让人惊讶的重要证据:成都龙泉的大量化石更能作为证据链

1.一批石头分析后,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在古代,龙泉驿民间传说龙泉山上出产龙,山上有飞龙,山下有水龙,飞龙桥、飞龙湖因此而得名。说明此地肯定与“龙”有关,由于年代太久,也再无人知道究竟是何原因?

笔者在6月4日发布了一篇文章:“猛料!网友送来几百公斤石头,5000年的古蜀国的2件宝贝重现天日”。

笔者经过了二个多月的查证资料以及用了一定手段进行材料分析,加之又根据此线索到附近公路两边或小区绿化带,收集了大量的散落在各处的一些石头进行分析,结果能够与网友提供的信息相印证。

2.发现大量的“龙涎香”才茅塞顿开:为何鲸鱼的吞吐物叫“龙涎香”?从而揭开龙的千古之谜。

笔者上次已经展现的石头(见下图),笔者以前以为是似鸭子的头,经笔者全面分析,古人把此奉为了龙头!

笔者仔细辨认网友送来的石头和查阅了各种资料,除了发现了重要的鲸鱼形石头,居然还发现了多颗“龙涎香”!于是顺着此线索,在当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及周围一些小区的绿化带寻找,也找到了一些(见下图):

在中国古代龙涎香被认为是“龙的唾液”,称为中国四大名香之一,素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也是名贵中药,龙涎香成为道士在宫廷为皇帝修炼金丹的关键原料。堪称奇珍异宝,目前其国际市场价值甚至比黄金还昂贵。

为何能得出这些看似石头却是龙涎香?虽然它们经过的时间太久已经脱水,但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并且取下一些切片,能够燃烧成灰,也有淡淡的香味。综合判断得出应该是:龙涎香!

由于这些龙涎香年代已经非常久远——由脱水情况得出,因为有的已经部分石化或高度石化,其特征、特性与年代比较短的龙涎香已经有一些差别,比如密度肯定已经比水大。但依然保持有天然的极其优雅的香味!

资料:龙涎香(Ambergris),又名龙腹香,是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也称为结石。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其留在体内。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西方称之为“灰琥珀”。

史料笔记《铁围山丛谈》中曾记载:宋朝在一次藩属国上贡时,得到了两枚龙涎香和两大箱子琉璃缶和玻璃母,然而在朝廷上没有人知道龙涎香是干什么用的。被皇帝分赐给了大臣。后来大臣取龙涎香焚烧,异香扑鼻,终日不散。皇帝知道后大为惊奇,火速命人前往大臣家中索回全部剩余的龙涎香,并口谕胆敢隐藏私留者,一律按欺君之罪论处。

明朝时期的龙涎香更是弥足珍贵,千金难求。嘉靖帝一生追求修道成仙,每次布置道场或者举行宗教活动,必须点燃龙涎香。因为消耗巨大,为了满足需要,不得不每年花费重金到处收购龙涎香。

龙涎香也是现代高级香水的定香剂,制造极品香料不可缺少的"辅料",使用其配制的香水,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

当今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2012年,一位英国男孩就意外发现了一块0.58千克的龙涎香,但价值却高达60000美元。

龙涎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在科学界没有定论。《科学美国人》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是英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学家彼得·斯皮尔曼教授和他的助手,从多个方向进行了讨论。

发现不少“龙涎香”,由此证明古代对“鲸鱼—龙—龙涎香—与龙有关的地名”四者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正是依据此线索,笔者才发现了鲸鱼作为两栖动物和仰韶出土的龙的关系,从而揭开龙的千古之谜。

3.发现了可能是“龙角”的化石

下图的物体已经轻微石化,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发现有与此相似的动物角,又因为和大量与龙有关的石头在一起,笔者推测可能是远古鲸鱼作为两栖动物时,头上长有此部分称为“龙角”。

大家仔细看仰韶出土的龙的模型,头部似乎做有短角,如果存在角类,推测应该是此类化石(见下图)。

“与龙有关的地名—鲸鱼—龙—龙的产物(龙涎香)—龙的部(件)”四者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由此可以肯定有相当多龙的要素。具有相同要素的东西能够汇聚在某个区域存在,肯定存在人为选择因素,龙角在古代要么是作为祭祀,要么可能作为中药。

四、从大量珍贵石头的推测:现在成都的龙泉驿区存在一个远古的规模较大的崇拜中心或者国家

从石头石化的效果和玉器加工精密程度初步分析,距今已经比较久远,因为很多实物已经严重石化,并且显然对玉的加工还缺乏精细工具,主要依靠“以玉攻玉”的一些“解玉石头”,所以成品中没有出现雕刻类玉器,只有打磨类成品玉器。

若要知道更准确的年代还需要用碳14测定等技术手段。当然还可能存在另外一种情况:这些石头(材料)经过了若干次收集、转手,最初的收集者采集时,年代已经非常久远,就如当今某人发现并采集到了几十亿年前的化石,虽然化石存在了很久,但却还是当今的采集者。

五、发现了由松脂、柏脂及其他树木的脂形成的珍贵琥珀(或化石)

这些琥珀有的已经石化严重,能够集中到如此多大大小小的琥珀——小的居多,很显然说明这些琥珀过去是经过了专门的收集而成。

正好当地正在新建一段雨水管道,要从地下新挖很多泥土,笔者每天都去工地筛检与泥土一起新挖出的石头,也检到一些样品,从而也证实了此处曾经是一片原始森林,以松、柏树居多,不然,不会捡到这些由此类树木形成的树脂——琥珀。

下面的琥珀化石质量为25.6kg,这个石化已经非常严重,基本成了化石,从同类化石角度不知此质量能在世界排第几位?

笔者也访问了当地很多年龄比较大的农民,他们很多都听说过此地过去曾经是一片松林或柏林,而当地有两处地名也是因为与此有关。

琥珀在当今也是贵重稀缺商品,目前质地良好的价位在3000元每克以上。以下是重达5.5千克的松脂,还没有石化:

以下松脂应该是经过古人精选的上等品,含量纯净,而且透明度、外观、品相非常诱人。

A下面的琥珀表面是痕迹、文字或是其他动植物?

B下面的琥珀里面是一只蚊虫或野草、小树?

C古人对一些琥珀经过了精挑细选,还加工成了某种形状。

下面这组琥珀,上面的看起极像一尊天然的弥勒佛座像,或者后期只稍加雕刻就能得到更形象的弥勒佛。下面的与动物的牙齿高度相似。

D下面的琥珀已经开始玉化或玉化程度已经较深。

E除了松脂,以下应该是柏树脂形成的琥珀。

下图的琥珀古人在鉴别真伪时还采用了焚烧的办法,焦黑部分就是焚烧留下的痕迹。而且古人还在底部不知用何物质做了一个底座,笔者敲打过,粘合得非常牢实。绝非是当今的混泥土技术。

可能在当时此琥珀非常洁白、透亮,被古人置于屋内作为自然照明物之类,相当于夜明珠,但由于埋于泥土太久以及沾满了污渍难以清洗,这个琥珀已经无法在夜间泛出光亮。

六、这批石头中还有大量名贵中药、动物标本,但很多已经石化严重。

A下图应该是沉香,质量达到了11.5千克。

沉香为古代名贵中药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树脂滴到木材上形成,天然沉香形成极其偶然和时间漫长。但现在通常采用人工栽培、干预、收割的方法,短时间内、全年均可采收,割开树皮,让脂渗出到木材上,到一定时候再割取含树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树脂的部分,阴干。

B下图极大可能是牛黄、狗宝、鹿宝等。

这些从古到今都是极其名贵的中药材,今天科学大致解释为是这些动物胃形成的结石,但也未给予准确的阐释。

特别是其中一粒重为0.76千克,细闻有淡淡的香味,也可能是龙涎香或麝香的加工物,但最终还需要用科学分析它们的成份才能得出结论。

C下图难道是太岁的化石?

下图的形态和颜色看起来十分诡异,笔者高度怀疑是不是人们传说中的太岁形成的化石?

D下图难道是千年灵芝化石?

E下图是二种不同动物的化石?

前面应该是鳖的化石,但后者看似一种蚌,但不像现在的河蚌,或许是一种已经消失的远古生物。

F下图是植物果实的化石

上面似椰子?难道四川盆地远古时期有椰子?或由外带入?下面是二个松子化石。

这批石头中也有部分玉石,但比较少,可能的原因是玉石比较容易辨认也比较珍贵,传承石头的人已经取出了。因为正常情况下,应该会有大量的珍贵的玉传承下来。

七、几个特别奇怪的石头

1.无论材质、颜色、纹路都十分怪异的石头,笔者怀疑是远古地球仪或和氏璧重现?

以下石头笔者清洗后初次看到时,被材质、颜色、纹路所震撼,怔住了几十秒钟,笔者高度怀疑是远古时期的地球仪或者难道是和氏璧重现?此石头重21.5千克,直径分别是:32cm,29cm,厚为13cm。

因为与众多比较特殊的石头在一起,笔者认为此石头肯定非同凡响。

笔者经过了多天的观察和思考,认为是不是古人以此珍奇玛瑙经过特殊处理,然后形成的一个对当时地球所认识的地球仪?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平的球体。

a线环绕了整个石头,似乎是今天的北纬30度?b是不是当时他们居住四川盆地对此地形的认识?c是否标注流径地球的重要河流?d不少细线是否表示一些河流图?

总之此石头有待于更多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后续研究。

2.周边农民挖水池,挖出有文字的重要印章

网友提供的石头来源的相临区域,有农民在挖蓄水池。笔者每天去守候,从挖出的大量石头中寻找认为可能存在价值的石头,由于挖出的石头太多,并且处于土地间交通不方便,只能靠手工搬运,笔者只选出了部分搬走冲洗。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从挖出的石头中居然发现了一枚极具价值的印章(见下图)。还发现了一个长40cm宽19cm厚10cm,重量为11.8千克脚掌印石头(见下图)。

笔者对此批石头分析,认为也相当怪异:

第一,挖池塘的大爷坚定认为这些石头不可能经过了人为埋藏,因为泥土与石子结合得太紧,他认为如果是有人埋藏的,至少应该比较松;

第二,就在与他相距10米远的地方,另一个农民与他同时挖池塘,却没有挖到任何石子;而他新挖的下面却全是石子;

第三,如果没有人为埋藏石头,为何能筛选出:有文字的印章、大脚印石头,还有一包野蜂蜜化石、几十粒透明的小石子。并且由于挖出的石头太多,工作量太大,笔者还只是筛选出了部分石头进行清洗。笔者认为此处是在祭祀这个大脚印石头,再对照印章上的文字似乎也能看到有脚印标示。可能是把要埋藏的石头放入了本来是一堆石子之处,有意进行混淆,以免被人随便盗挖。这样就得到一种结果:农民挖出后就有如此多的石头,并且看起来当然是天然形成而没有经过第一次挖动,所以泥土、石子结合紧密。

第六,最重要的一点!此印章上的文字由点组成。难道在上古时,文字经过了由点写成这种形式?而不是现在的连续的笔画?河图、洛书其实也是这种特征,此印章在此方面是否能够构成一个极其重要的证据?

对此方面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3.难道这是古代皇帝的传令牌?

以下图中不知何材料?实物十分精美,图片不能看出效果。它并不是一个长方体,而是一个平行六面体:尺寸为10Xcmx7.5Xcm2cm,质量为0.59千克。如此稀奇、独特、精致的材料构成的物体,在古代绝非普通用途。笔者仔细思索得出:难道这是古代皇帝的传令牌?

由于此批石头的最初拥有者身份特殊,作为古代帝王级的传令牌完全有可能!

成都太远的历史不说,信史记载就有蜀国都城,明朝蜀王府级别也高,繁华并不逊于北京,而且经过了张献忠的攻破。那些大臣提前逃出然后隐匿到一些特殊场所完全可能,出逃时自然会携带很多重要物件。

古代能够作为帝王级的传令牌肯定不是一般物体,因为不像当今可以用很多特殊材料及防伪办法进行处理,而古代要做到防伪,最重要的要选择一些非常稀少和独特的材料,这样才能做到不能轻易仿造和冒充。

4.不知为何材料?

以下石头看起像金属,但对比现有的金属都难以对上,并无磁性,坚硬、敲击有清脆感,但感觉不是石头类。是否为远古制造的一种未知金属?

八、此批石头拥有者委托笔者拍售,作为成立世界先秦研究中心的基金

此批石头拥有者委托笔者拍售掉部分,作为成立世界先秦研究中心的基金,希望笔者保持学术进取和学术独立,从而能够解开世界各地遗存的远古遗迹之谜。

九、远古为何要崇拜鲸鱼——龙?为何野生鲸鱼(海豚)在大海与人非常亲近甚至救人?十二属相中的动物“龙”不可能来自虚构!

1.远古的人类驯养能够水陆两用尤其能够在水中水性较好的动物作为交通或战争工具

很显然,按照考古的发现,鲸作为两栖动物时是远古人类驯养最优先选择的动物。尤其作为海洋中的交通工具时,不但要水性好,而且也要没有天敌或天敌极少。

大象因为身躯庞大,远古人类曾经驯养作为陆地交通或耕种工具,而作为两栖动物的鲸显然在水中比大象优势要大得多,所以被当时的人类崇拜也是理所当然。

很多人质疑远古人类交通工具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不可能到达四面皆海的美洲大陆,其实笔者已经通过一些甲骨文及更多远古遗址发现了这一现象:完全可以用某种水中大型动物作为交通工具来实现。

而现在更加证实了先前的一些推测,远古人类早已经涉足了世界各地,包括美洲大陆。并且人类在远古时同样驯养了能够载人在天上飞行的动物,所以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远古流传的,只能通过空中观察才能得到的一些世界地图,认为不可思议,只是当今人类局限在某些固有思维里:总认为远古人类很落后、很愚昧(这些问题将通过严谨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

2.为何野生鲸鱼(海豚)在大海与人非常亲近甚至救人?说龙是鳄鱼占有不少比例!

前面的探讨已经能够回答此问题,因为在相当长时期内,人类与鲸鱼(海豚)是非常紧密的,只是随着后来交通工具比较发达,新的交通工具代替了鲸鱼(海豚),人们才逐渐淡忘和远离了鲸鱼(海豚),但它们的记忆中却还传承和保持着这种记忆。

有人说龙是鳄鱼,而且西方学者也多支持此说,如果龙指的是早期鲸的两栖形态,那么它和鳄鱼无论外形或生活习惯其实有很大相似之处,形成混淆都在情理之中。

3.十二属相中的动物“龙”不可能来自虚构!

1986年4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出土甲、乙两种《日书》竹简,表明先秦时代中国已有十二生肖说,改写了生肖文化始于东汉的历史。

在古代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使用,“天干地支”的方法很方便实用,但为何还要配合十二生肖?推测应该是一种动物崇拜行为,古人非常崇敬动物。但是,十二生肖各种说法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

十二生肖中,认为只有龙没有准确对应的动物,是作为虚构的动物。

前面分析了十二生肖来源的历史非常久远,姑且不探究其真正用途,世界上存在那么多动物,从情理上讲,不可能其中只有一个是来自虚构!再结合众多事实分析得出:其中的龙也应该是鲸鱼(处于两栖动物或海洋生物时期)。相应,从十二生肖也佐证了华夏民族的龙的真正本质和来源。

由此也反映出在远古时期,生存条件恶劣,华夏祖先依靠的是与大自然顽强拼搏的强大实力,然后不断总结经验,百折不挠、踏踏实实前行的脚步!后人在此方面的理解可能出现了一些偏差!偏向了虚无!

作者简介:吴粲(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世界范围策划学(策划经济学)奠基人,主要代表作《策划学(第七版)》。世界范围从自然科学角度对时间理论的深入研究者,代表作《时间的终极问题》。某大学(文章仅代表自己观点与学校无关,故隐去)策划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广安满屋飘香酒业的法人。

0 阅读:5

闲云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