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与反伏击,是抗日游击战争中最为常见的作战样式。在敌后战场上,反复上演的一幕是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军民利用预设阵地,对日伪军发起短促而突然的攻击,积小胜为大胜。
敌人在屡屡挨打后,学会了利用有利地形和装备优势,打抗日武装的埋伏。
抗日战争中,在山西省临汾霍州一个叫葫芦把的地方,就发生过这样一场战斗——八路军误入敌人的埋伏圈。那么,面对拥有优势兵力火力和地利的敌人,八路军该如何冲出葫芦把?
10月20日黄昏前,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第1旅旅长兼第1军分区司令员李聚奎率军分区机关和第1连从霍山深处的乔麦坪出发,经葫芦把向东前进。
开国上将李聚奎将军履历
葫芦把,位于霍山东麓一条东西走向的狭窄山沟里,长约3公里,宽不足100米,最窄处只有2至30米,中间还有一条斜向西北的安泽沟,两旁山高林密,不易攀登。
更为不利的是,当李聚奎他们到达葫芦把时,两侧制高点及前后谷口已被日军所控制,日军在葫芦把不到千米的地段上设了几道伏击圈。
日军指挥官的如意算盘是:“在沟口以1个中队兵力堵击;两旁山上派人防我钻林转移;敌人主力隐蔽在安泽沟,准备待我通过后即窜出来切断退路。”
但是,随即展开的战斗,进程并未按日军指挥官的设想发展。
前方枪声刚一响起,李聚奎马上命令部队原地不动,自己则站在一块斜坡上用望远镜向北山坡观察。
当他透过森林间隙隐约看到山上有敌人运动时,立即意识到部队已进入敌人伏击区,但再回头已然来不及了,敌人肯定早把沟口堵死,只有坚决打出去才是生路。
略作思索后,李聚奎向1连2排代理排长赵瑞来下命令,要他立即带领全排坚决向前突击,为部队杀出一条血路,又令1排3班阻击从后面扑来的敌人,掩护主力突围。
考虑到随行有不少非战斗人员,李聚奎特意嘱咐大家,枪一响谁都不准停,只管往前冲。
战斗率先从后面打响。
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向1排3班阵地发起冲锋。在班长段海堂的指挥下,全班6名战士奋起抵抗,子弹打光了,与敌人拼刺刀,刺刀断了,用枪托砸,枪托断了,用石头……
激烈的战斗中,6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但他们的殊死抵抗,为主力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就在3班战士奋力阻击之时,2排在赵瑞来的指挥下勇猛冲锋。当他们接近沟口时,不仅受到来自两边山上的交叉火力打击,还有100多名日本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迎面冲了上来。
当面这股敌人的冲击势头很猛,以致负责掩护的机枪手陈守元被3个冲在最前面的日本兵同时刺伤。陈守元忍着剧痛扣动扳机,将那3个家伙扫倒在地。
几乎同一时间,赵瑞来指挥全排向敌群投掷手榴弹。在弥漫的硝烟中,冲上来的日本兵被2排压着向后败退。很快,这股敌人在军官的督战下又冲了上来。
关键时刻,李聚奎来到最前沿。据李聚奎回忆,眼见敌人端着刺刀朝自己冲过来,他举起拐杖充当兵器,顺势把刺刀拨到一边……
眼见沟口发生混战,山上的敌人火力受到死角的限制,一时又下不来,急得嗷嗷乱叫。
突围部队不失时机地加快了冲击速度,手持菜刀、擀面杖的炊事班战士,手无寸铁的机关人员都已加入战斗。
激战中,连长曹书寅手臂多处负伤,仍坚守在指挥岗位上。当指导员赵子明的大衣被一名日本兵拽住后,他猛地回头将大衣蒙在日本兵的头上,这家伙重重地摔倒在地,还没等爬起来,就被后面冲过来的八路军战士踩在脚下……
激烈的搏杀过后,日军的战斗队形开始凌乱。日军军官急令集中各种火器攻击八路军,但已无济于事。
最终,八路军以1连13人牺牲、7人负伤,机关人员3人牺牲为代价,在敌人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破围而去。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当敌人仓皇离开后,一些在战斗中未及冲出的八路军零星人员,趁机把烈士遗体隐藏起来,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经战后清点,这场战斗中我方无一个人被俘,更无一个人临阵逃亡。
正如小说《亮剑》里所说:
“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2025可乐
英雄!!!
用户17xxx65
竞然看成八旗军[吐舌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