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国难并非只有太后西狩、天价赔款,还有发生在东北的两次大屠杀

东坡先生pro 2022-05-25 11:27:27

1900年7月17日,黑龙江边天空一片赤红,江中浊浪滔天,俄兵挥动着战刀,将我们的同胞往水里赶。

乌压压的人群像雪崩一样滚进了浊流,江水很快变成了血红色。

妇女的惨叫声,小孩的啼哭声,士兵们的怒骂声,还有让人胆寒的枪声,混成一团,这简直就是人间末日。

当妇女们把她们的孩子抛往岸上,而且乞求至少能搭救她们的孩子时,哥萨克却逮住这些婴儿,挑在他们的刺刀上,并将婴儿们割成碎片。

这是海兰泡惨案的一幕。在海兰泡惨案中大约有5000多名同胞葬身滚滚江流。

海兰泡惨案只是庚子俄难中的一个重要片段。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除了有庚子国变,还有庚子俄难,约有7000多人被屠杀。

庚子俄难发生在黑龙江左岸地区,其中就包括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这件事说来话长,但并不复杂。

195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强行霸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但是在这片区域中,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地区比较特殊。

海兰泡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面积约353平方千米。因为靠江,这里河运事业发达,商业繁荣。

《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强占海兰泡,并将其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在俄语的意思就是“报喜之城”。

对于沙俄来说,海兰泡的确是让他们欣喜的所在。在此后的40多年里,海兰泡不仅成为阿穆尔州首府,还发展成为远东的一个大城市。

到了1900年,海兰泡大约有4万人,其中从事商业、手工业,甚至农业的中国侨民就有近1.5万人。侨民与俄罗斯族相处不说全无障碍,至少在大的方面没有冲突。

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位于黑龙江左岸的一片土地,因为有六十四个屯子,生活着大量的中国百姓,六十四屯由此得名。

《瑷珲条约》签订那会,考虑到江东六十四屯居住大量中国居民,因此在划界时特意将此地归属于清朝管理,并且保留了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这似乎是大清被扒掉底裤后的最后一丝尊严。

有人说,这是清廷据理力争的结果,其实这何尝不是沙俄为了减少管理成本的一种现实考量。

在清朝漫天的屈辱里,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就那么屈辱着存在着,应该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到了1900年,情况有了变化。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拳民杀洋人、灭洋教、焚烧外国领事馆,一度让洋人胆寒,甚至慈禧都想借义和团之手对抗抗洋人。

义和团运动也影响到了东北,俄国人一看机会来了,便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

除了随联军进攻北京外,沙俄从南北两路派二十余万人进占中国东北,一度引发了大清与沙俄相互对轰的“黑龙江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阿穆尔州总督戈罗戴科夫“密切监视”边境地区,并被授权一切可以采取的非常手段。

形势危急时,阿穆尔当局下令逮捕海兰泡城内所有的中国公民,全副武装的哥萨克骑兵和当地沙俄匪徒强行将中国侨民羁押江边,文章开头极为悲惨的一幕便上演了。

几乎就在同时,俄国又派兵扑向了距离阿穆尔州不远的江东六十四屯。江东六十四屯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沙俄在远东地区不断扩张,耕地需求也逐渐增大,一直想把六十四屯纳入囊中。

俄兵对江东六十四屯不断进行扫荡,对当地原住民进行大肆烧杀,常常将居民赶到一个大屋里,然后举火焚烧。没过多久,这个拥有五六千人口的城镇化作一片焦土。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两次大屠杀,共残害了7000余名无辜的中国百姓。对于沙俄的行为,历史早已定性,就如列宁所说:

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

尽管这两次屠杀性质恶劣,但在清政府看来,这不过是边境的一次战乱,事中并未全力对抗,事后也未强烈要求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过,国际舆论压力还是有的。沙俄象征性地建立军事法庭,对指挥大屠杀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无关痛痒的惩罚,至于对清政府的赔偿,那更是近乎奢望的事情了。

国难当前,慈禧西逃,上层尚且自顾不暇,更何况边境地区的几千人呢?这是历史的悲哀,也是清朝的悲哀。

关注“史趣”,我们一起畅聊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

0 阅读:94

东坡先生pro

简介:文史江湖,快意恩仇,共饮一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