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所致。梁秀清老中医在六十余年临证中,创制了独具特色的"秦桂通痹散",现结合典型病例解析其诊疗思路。
【方剂解析】秦桂通痹散:秦艽45克, 桂枝30克, 白僵蚕30克, 金银花30克, 红花30克,丹参15克, 防风15克。
1. 君臣配伍精妙:秦艽为君,用量独重(45克),其苦辛性平,《本草纲目》谓其"主寒热邪气,通经络",既能祛风湿又兼清热之功。配伍桂枝30克,辛温通阳,温经止痛,形成寒热互济之势,尤适寒热错杂之证。
2. 虫药通络特色:白僵蚕30克为臣,此虫类药具祛风化痰、通络止痛之功,《本草求真》载其"治风湿痰饮结滞"。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多种酶类,可改善微循环。与丹参15克相伍,取"久病入络"之意,增强通络效力。
3. 活血解毒并重:红花30克配丹参15克,活血化瘀而不伤正。金银花30克清热解毒,既防温药化燥,又针对局部炎症反应。防风15克祛风胜湿,为风药中之润剂。
4. 引经药运用:桑枝、枣枝、榆树枝各30克煎汤送服,三枝同用取其通达三焦、引药上行之功。桑枝尤善治上肢痹痛,《本草备要》言其"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临证要点】此方特点在于:
①虫类药与植物药协同增效;
②寒温并用,标本兼顾;
③注重引经报使。适用于病程较长、寒热错杂型肩痹。
但需注意:阴虚火旺者当慎用桂枝,可酌加生地;血虚者宜配当归。梁氏此方传承了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活用虫类药开通经隧,配合枝类药物引药达所,体现了中医"以通为用"的治痹思想,为肩周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药物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机制,值得临床推广验证。
天茧土豆
又丹参又红花的,不怕患者心悴吗?感觉无力吗?又是小编自己乱开的害人方
青囊译录 回复 04-22 06:18
不懂经方才会有这样顾虑,仔细辨证才是硬道理,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