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斩首行动”成名,被李世民雪藏25年,复出后灭3国生擒3王

十六说娱 2020-05-14 14:56:18

大将因“斩首行动”成名,被李世民雪藏25年,复出后灭3国擒3王

说起特种作战中的“斩首行动”,一般人都认为是由英国军事家富勒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以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斩首攻击"。其实,这种作战思想中国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就出现了,如唐代大诗人在《前出塞》诗中就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之句,反映的就是这一战术思想。他虽然写的是天宝末年名将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但是却是受了唐初一个著名战例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半生戎马,平定天下,又历经“玄武门之变”的血雨腥风,好不容易才登上皇帝的宝座。可是内忧刚除,外患又起,在他一心准备振兴大唐的时候,东部突厥的颉利可汗听闻唐朝生变,便想趁火打劫,率领十多万人马一直打到了离长安只有四十里的渭水边。情况紧急,李世民亲自出城,带领房玄龄、高士廉、周范等六人,打马上前到渭水边的便桥,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怒斥颉利背义负约。此时,唐军大队人马赶到列开阵势,颉利可汗先是被李世民的“王霸之气”所震慑,又看唐军军容严整,料到赚不到便宜,于是请求罢兵言和。第二天,双方便在渭水便桥之上宰杀白马盟誓,此后突厥退兵而去。李世民是千古少有的英明天子,岂能忍受的了城下之盟这等耻辱。他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准备向突厥讨回公道。

贞观四年,机会终于来了。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唐朝国力有了大幅提高,而此时突厥发生了内乱,颉利可汗和弟弟突利可汗不和,相互攻杀不断,李世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一举灭掉东部突厥。他命令十万唐军兵分六路,李绩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柴绍出金河道,李道宗出大同道,卫孝节出恒安道,薛万彻出畅武道,由李靖统一指挥,攻伐突厥。经过数次战斗,颉利可汗率数万人退守碛口,李靖决定对其实施夜袭,他将前锋突击的重任交给了部下将军苏定方。

二月初八这天夜里,大雾迷漫,寒气逼人。苏定方挑选200精壮骑兵,腰悬弓弩,手持利刀,在夜色和浓雾的掩护下秘密向颉利可汗大营进发。这一路上,苏定方思绪万千,他自幼习武,骁勇善战,少年开始便随父亲带领乡兵讨伐贼寇,隋末群雄并起,他先后投奔窦建德、刘黑闼,和唐朝争夺天下,是李世民的死敌。刘黑闼兵败死后,苏定方也解甲归田隐居乡里,直到李世民登基后征召起义军旧将,苏定方才被启用。归唐后他尚未建立半寸功勋,因此他暗自决心抓住好这个机会,一定要在新王朝崭露头角,建功立业。

这时部队距离突厥驻地已经不足二里,大雾突然间散去,苏定方望见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于是一声令下,两百精骑纵马扬鞭,挥舞战刀,如200支离弦之箭,直奔颉利大帐而去。苏定方虽然只率领了200人,但打了颉利可汗一个措手不及,顿时便有几百人被斩杀,突厥军队乱作一团。此时李靖带领三千人马随后掩杀而来,突厥人马溃不成军,被斩杀万人,俘获数万,牲畜无数,仅有颉利可汗数十骑脱逃,被唐将张宝相率众俘获,东突厥宣告灭亡。

苏定方在此战中立下首功,被升任为左武侯中郎将,后任左卫中郎将。但奇怪的是,从此之后25年间,唐王朝历次用兵,苏定方再未参加任何战争。贞观八年,将军李靖、侯君集、王道宗征讨吐谷浑;贞观十三年,侯君集、薛万彻征伐高昌国;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贞观二十年,反击西突厥薛延佗部。这历次重要战争中,任何史料都没有提及苏定方的身影,他的官职也一直原地踏步。

他似乎成为李世民的弃子,被李世民雪藏了起来。说起这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有三点:其一苏定方并不是李世民的嫡系旧将,并不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第二,尽管阴山一战他击破颉利有功,但仅展示了冲锋陷阵的骁勇一面,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并未得到发挥;第三,李世民帐下能征善战之将云集,他们的光芒掩盖了苏定方的光环。

这种局面直到唐高宗永徽六年才得到改变。此时,朝鲜半岛再生波澜,新罗受到高句丽和百济合攻,便向宗主国唐王朝求救,唐高宗命令苏定方带军出征,此时苏定方已是63岁的老将,但仍是英雄不减当年,此战大败高句丽军队,杀俘千余人。此后苏定方获得了独当一面,大展才华的机会。显庆二年,苏定方被任命为伊犁道行军大总管,征讨西突厥。此战灭亡西突厥,生擒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显庆四年,葱岭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反叛唐朝,唐高宗诏令苏定方为招抚大使,平定叛乱。苏定方便挑选一万三千名骑兵飞奔突袭,一昼夜强行军三百里,大败都曼。都曼只得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自永徽六年苏定方打败高句丽后,百济又多次勾结高句丽侵扰新罗,为永绝后患,唐高宗再次任命苏定方统兵渡海东征百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倾全国之兵迎战苏定方,被打得落花流水,无奈之下率太子扶余隆、皇子扶余泰投降。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

1 阅读:854

十六说娱

简介:用理性看待娱乐,用感性书写娱乐,大家好我是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