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蒋介石心乱如麻。
他人在成都,却耳听八方。
可惜,听的都是坏消息。
11月底,重庆失守,老蒋心情极差,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此乃余廿六年南京撤守时之心绪其悲伤与依依难舍之情景无异也”。
重庆,民国政府的战时陪都,被我解放军拿下,老蒋失望可以理解。
但是,把重庆失守比作南京沦陷,这个比喻,我不敢苟同。
老蒋的格局还是太小了,太纠结于一城一地之得失,比起毛主席的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如燕雀比之鸿鹄。
当初老蒋派胡宗南进攻西北,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延安也“失守”了。
延安之于共产党,一点不亚于重庆之于国民党,甚至更重要。撤离延安时,很多人很伤心。但是,毛主席一点都不伤心,他甚至很“开心”。
毛主席最明白,离开延安不是被敌人打败,而是我们战略放弃,主动撤离,留给敌人的只是一座空城,而且后来我们又打回来,收复了延安。
蒋介石同样明白,失去重庆,是实打实地被打败,再也夺不回来,所以他做不到毛主席的胸有成竹,他方寸已乱。
12月4日,蒋介石又打算“迁都”西昌,这里地处四川西南边陲,易守难攻。
2天后,泸州丢了,老蒋立刻断定西昌也不安全,又考虑定海。
但是很快,这些考虑都破灭了,偌大一个西南,只剩下云南。
思来想去,云南也不可靠。12月7日,老蒋又发表声明将“迁都”台北。
不过,老蒋没有立即走,他还不舍得离开,打算再去昆明,撑上几天。
幸好老蒋没去,因为云南省主席卢汉于12月9日“忽然”宣布“投共”,扣押了刚飞抵昆明的张群,同时发出通缉令要各地“活捉蒋匪”。
与此同时,四川省主席邓锡侯、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也很奇怪,找出各种托辞,双双“避不晤面”,连蒋介石的面都不见。
事后,蒋介石才知道,邓、刘两人也在密谋起义。
偌大一个西南,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12月10日,蒋介石只好乘坐飞机抵达台北。
时间临近12月12日,蒋介石突然想到1936年12月12日,自己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扣留。历史何其相似,这一次,如果不是跑得快,说不定又被扣押了。
从此,终其一生,蒋介石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跑到台湾的蒋介石,不止一次反省:自己为什么打不过毛泽东?
“我们的整个大陆都沦陷了,究竟我们大陆的这种悲剧,这种浩劫,是谁为之?孰令致之?”这是蒋介石的原话,如骨鲠在喉,箭穿于心。
痛定思痛,蒋介石总结出了5点。
第一,责任在于“国人”。
蒋介石声称,自己本来有信心,两年之内打败毛泽东,但是“不幸个人的主张,不能取信于国人……在国内外种种阻力下,剿匪军事受到了挫折。”
第二,责任在于国民党自身腐朽。
过去,蒋介石不承认国民党自身问题,现在也搞起了自我批评:“我们的党精神堕落了,气节丧失了,道德摧毁了”,甚至“毁法乱纪,败德乱行,蒙上欺下……散漫、松懈、迟钝……在社会上的信誉一落千丈……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
第三,责任在于国军作战不力。
这一点自不必多说,瞎子都知道。
但蒋介石还是痛心疾首:“共军的纪律那样严肃,而我们的军纪如此废弛,试问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被敌人所消灭?……军民感情的隔膜,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不仅不能爱民,而且处处扰民害民”。
第四,责任在于知识分子。
蒋介石是流氓出身,对知识分子没啥好感,甩锅给了知识分子并不奇怪。
这一次,他检讨说:“我们在大陆的失败的最大症结,就是在学校教育。当时在校的青年和教授们,几乎大半都作了共党的外围,成为敌人的工具……”
第五,责任在于美国支持不力。
这一回,蒋介石连美国都开喷了,喷史迪威“不自量力”,喷赫尔利为“无知之辈”,喷杜鲁门……哦,他不敢点名道姓骂杜鲁门,只好骂所谓“国际姑息分子”,说的其实就是杜鲁门。都怪你们姑息“共党”,对我支持不力!
当然,蒋介石也并非全部甩锅,自己也偶尔自责一下子。
比如,在纪念国父孙中山诞辰八十六周年的时候,蒋介石反省说:“在我个人来说,至少我对总理、对主义、对国家以至对我们的民族、历史,都是一个最大的罪人。因此我每天无论怎样繁忙,总要抽出一段时间来,作为反省忏悔的工夫。”
只是,相比痛批国人、国民党、国军、知识分子和美国,蒋介石的这点自责,好比挠痒痒,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蒋介石大可不必如此“深刻”反思。其实,早在1947年飞抵延安时,在延安看到的一切,就已经让他有了不好的预感,也让他想过打不过毛泽东的真正原因。
不过,几年后飞到台湾,愤怒冲昏了蒋介石的头脑,他大概忘了在延安看到的那架纺车。
历史的答案,其实就在那架纺车上。
让我们回到1947年初。
彼时,蒋介石在毛泽东面前,已经吃到了两次重大失败。
第一次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蒋介石打了一手好算盘。毛泽东敢来,就让他有来无回;毛泽东不敢来,就可以堂堂正正,发动内战。这算盘,怎么算都不会败。
可他实在想不透,毛泽东不仅敢来,还出尽风头,占尽先机。
反观自己,手握数百万人马,乘着抗战胜利的春风,挂着“党国领袖”的头衔,在重庆谈判中一败涂地,一点便宜都没捞着。
第二次是1946年的重点进攻。
谈判桌上吃了亏,蒋介石决定战场上讨回来,大兵压境,搞起了全面进攻。
可结果还是失败,解放军硬是凭借小米加步枪,在华中、华北、东北战场连战连捷,歼敌70余万,收复大小城市135座,非但未受损失,反而更加壮大。
如果再算上30年代的长征,蒋介石在毛泽东面前,已经吃了3次重大失败,其中又包含着数不清的小失败。
历经三次重大失败,蒋介石还是没学会反思,又搞起了重点进攻,号称“两个拳头打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兵来将挡,但毛主席决定,不跟蒋介石硬拼。
1947年3月,毛主席和周恩来、任弼时一起,率中央机关撤离延安。
有人不理解,也不甘心:为什么要撤?为什么不跟延安共存亡?
毛主席告诉大家:撤,是因为敌强我弱,敌人兵力多,有几十万人,都是精锐,武器都是美制;我们的主力都在外线,西北只有几万人,小米加步枪。
凭借这点兵力固守延安,守得住吗?我毛泽东也守不住!
但是,动起来就不一样了。运动战歼敌,是毛主席的拿手好戏。所以,毛主席很自信,离开前他就大胆预言:“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事实证明,毛主席从来不吹牛。吹过的牛都实现了,就不叫吹牛。
毛主席撤走后,胡宗南率部占领延安。其实,延安已是一座空城,但国民党依然很兴奋,大肆鼓吹“取得重大胜利”。
最兴奋的,莫过于蒋介石。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乘“美龄号”专机飞临延安,收获“胜利”果实。
蒋介石心里明白,延安只是一座空城,没有活捉毛泽东,就不算真正彻底的胜利。但不管怎么说,相比以前老是挨打,占了延安,也算是重大胜利了。
翌日,蒋介石在大群侍卫严密保护下,来到位于枣园的毛泽东旧居。
这是一处破旧的窑洞,里面是同样破旧的桌椅、油灯。
蒋介石很不理解:毛泽东就住这里?就凭这些几次打败我?
来到窑洞前,蒋介石又看到一架纺线的纺车,问:这是谁的?
胡宗南答:这是毛泽东的。
“毛泽东要这东西做什么?”蒋介石更为不解。
“大军围困,延安物质匮乏,毛泽东亲自纺纱。”胡宗南肃然回答。
蒋介石愣了,在那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毛泽东为什么能打败自己。
那就是人心,共产党和毛泽东争取了人心。
争取人心,靠的是什么?就是与民同在,同甘共苦。
想到这里,蒋介石又问胡宗南:延安的老百姓怎么评价共产党?
胡宗南欲言又止,蒋介石一挥手,但说无妨。
蒋介石来延安前,为了应付记者采访,胡宗南安排了一场节目,找来一名当地百姓,扮演被俘的共产党旅长,让他说共产党的坏话。
然而,彩排时,这名百姓并不买账,表演很不到位。
胡宗南很不满,亲自出场指导:“要把‘共产党’说成‘刮民党’,搜刮民脂民膏。”
可是对方还是不听话,胡宗南给他打赏钱财:只要按我说的演,就能拿大钱。
令他懊丧的是,对方犯起了犟劲儿:我不能说共产党的坏话。
听了这个故事,蒋介石沉默了。
共产党到底给了老百姓什么好处,让他们这样死心塌地?
答案,看来就在这架纺车上。
蒋介石看到的,是窑洞,是油灯,是纺车,但是他看不到的,还有很多。
至少有三件事,坐在总统府的蒋介石是看不到的。
第一件事是毛泽东和农民亲切交谈。
毛泽东喜欢和农民交朋友,在延安时期尤其如此。有一天,他工作累累,出去散步,偶遇一群干活归来的农民,二话不说,上去就和对方聊了起来。
问粮食收成,问百姓困难……民间疾苦,群众冷暖,他都问。对方知道他是毛泽东,但没人把他当官看。聊到开心处,大家都笑开了怀,留下了一张经典的照片。
第二件事是毛泽东挨延安农民的骂。
有一次,陕甘宁边区政府开会时,突然风雨大作,一个响雷劈中了礼堂的柱子,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触电身亡。干巧的是,一个农民养的一头驴当天也被雷电击死,农民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
有关部门一听,打算追查这个“咒骂毛主席”的农民,被毛主席阻止。毛主席一调查,原来是征公粮太多,农民负担太重才“骂”他。
于是,一系列精兵简政开始实施,人民负担切实减轻,骂声自然消失无踪。
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在杨家岭种菜。
延安困难时,毛主席不仅带头纺线,还带头种菜。他在杨家岭窑洞前开辟了一块菜园,几乎每天都给菜园浇水。
一天早晨,太阳刚升起来。毛主席走出窑洞,亲手给青菜浇水,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金色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
这三件事虽小,却显出毛主席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
这样的镜头,我们在蒋总裁身上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是他像皇帝一样高高在上,保持威严,接见手下的高级将领,而对于人民,他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只有看到毛主席亲自用过的纺车时,蒋介石才领悟到,自己之所以打不过毛泽东,答案就蕴藏在这辆纺车里。这纺车,就是通往民心的桥梁。
可惜,蒋介石的感触也就一时而已,他改变不了一切,甚至改变了不了自己。就如同毛泽东失去延安,仍坚守陕北,与敌周旋,鼓舞士气,最终收复延安;而他蒋介石失去重庆,却仓皇逃往台湾,被留在大陆的人,又有几个真心为他卖命呢?
正因为如此,人民说蒋介石是“独裁者”,而送给毛泽东一个称号:人民救星。
所谓攻占延安,昙花一现而已。等待蒋介石的,是彻底失败的结局。等他到台湾再深刻反省,也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
因为,延安的那架纺车,并没有真正触及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