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069字,阅读时间3分钟
宋朝时期,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到秦汉时期的初步形成,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正式确立和初步发展,最终在宋代形成了系统且准确的规章制度。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在经济、政治和法制等方面取得了高度发展,特别是在政治制度和法制发展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的现代价值。即探究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的制定与管理,为今人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礼仪中,地方政府公务迎送活动早有存在。虽然在先秦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但已处于萌芽状态。
一、地方公务迎送制度的萌芽阶段
早在先秦时期,由于礼仪的要求,已经有了迎来送往的现象,并出现了专门负责迎送任务的人员。这些人员的组成和数量都有所规定,反映了中国古代等级制度的存在。然而,这一时期并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其迎送活动主要局限于天子、诸侯等上层人士和外国使节。并且,没有资料表明候人和讶士来源于地方,而多是由天子直接派遣。因此,此时的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仅处于萌芽状态,以礼仪要求的形式存在。
二、秦汉时期地方公务迎送制度的初步形成
随着官员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地方政府公务迎送也逐渐向制度化方向发展。秦汉时期,诸侯世袭制、世卿世禄制逐渐被察举制所取代。因官员的赴任、离职和替移而产生的迎新送故现象在汉代已屡见不鲜。地方政府的公务迎送活动在保持礼仪性的基础上,开始成为一种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制度。三、宋朝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宋朝承袭了唐代的制度,并在其基础上将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完善化。使迎送人员、迎送资金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的立法更加完善。
1. 北宋初到熙宁变法前
北宋建国初期,主要承袭了隋唐五代的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由于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以及官员人数较少,任期较长,地方政府公务迎送活动并不频繁。在这一时期,宋代以差役为主,同时辅以募役,公吏多从主户中轮差。2. 熙宁变法到北宋末
熙宁变法后,宋朝政府推行募役法,政府出钱招募或民户自愿投充成为公吏的主要入役方式。这一改变使得地方政府公务迎送人员的差派方式发生了变化,公务迎送人员开始主要由国家出钱雇佣。此外,免役钱也成为了迎送资金的来源之一。哲宗元祐时期的改革使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3. 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基本继承了北宋的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经过北宋末年和南宋初期的混乱局面后,宋孝宗的励精图治使地方政府的公务迎送制度更加完善,相关规定更加具体、严格。宁宗朝完成的《庆元条法事类》标志着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法制化的完成。在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迎送对象的范围进行了扩展。除了外国使节和国内官员外,皇室成员、士人、特殊官员家属和军队等人员也在迎送之列。宋代政府根据不同的迎送对象制定了相应的迎送标准,并在不同时期做出调整。
二是迎送人员的选派是整个迎送活动的重要环节。他们的数量和素质决定了迎送活动的等级和效果。三是公务迎送的交通工具主要以车马、舟船和轿子为主,以确保外国使节和国内官员按时到达目的地。
此外,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还体现了区域差异性。在不同地区,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较大的州县或位于道路要冲的地方政府公务迎送较为频繁。这种区域差异性也使得宋代的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更加丰富多样。综上所述,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的革新。这不仅反映了宋代地方行政运行的条理性也体现了宋代的法律和礼仪规定。。
通过对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地方政府公务在宋代,地方政府的公务迎送制度展现出其独特的区域差异性和特点。相较于繁华的大城市所在的州县,那些较为偏远或规模较小的州县则有着相反的制度特点。这恰恰体现了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政府所受到的不同规定与限制。在内容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显得更加具体化和固定化。这种具体化体现在制度规定几乎涵盖了公务迎送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使得执行者能够明确遵循。而固定化则表现在迎送的距离、时限以及经费数额等方面逐渐稳定,形成了固定的制度模式。
在管理举措上,宋朝政府更是展现了法制化和人性化的融合。对于地方政府公务迎送的管理,历朝历代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宋朝在这方面不仅进行了深入的管理,而且更加注重制度的法制化,使得管理行为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注重“轻刑化”的治理理念,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来执行管理,这无疑是前代管理制度的一个巨大飞跃。尽管宋代地方政府公务迎送的情景已经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其制度的影响和启示却一直延续至今。它不仅对元、明、清等后世的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社会地方政府公务迎送制度的完善和运行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即使曾被时人诟病或抨击,但这些违制行为和时人的批判也成为了后人警醒和完善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