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3架由苏联生产的苏-27战斗机缓缓降落在中国空军芜湖机场,这标志着这一传奇机型即将在中国空军序列进行服役。虽然后来苏联解体,但俄罗斯当局表示会继续履行与中国的合同,并在未来1年里陆续为中国空军累计投送了24架苏-27。
对于这笔在苏联解体前夕谈成的军贸合作协议,国内外都给出了高度的赞扬。例如美国军事媒体《Military Watch》就表示,中国获得的那3架顶级战机成为了中航工业赶美超俄的重要契机。
引进苏-27之前的中国空军《Military Watch》的这番评论的确并非空言。在引进苏-27之前,中国空军的整体战力正处于与世界主流水平差距拉大的窘境之中。
20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大致为歼-6、歼-7以及歼-8,这些机型均是以苏联50~60年代米格战机为蓝本而研发的产物,相比80年代的世界主流战机,几乎存在20~30年的技术差距。
从战机代差划分来看,中国空军的歼-6/7/8基本处于第二代/三代战斗机的技术水平。如果想要与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对战,几乎不可能赢得制空权。
作为对比,当时世界主流水平的F-16、F-14、幻影-2000基本都达到了四代机的标准,按照美军内部的模拟空战来看,四代机与二/三代机之间的交换比几乎可以达到1:20以上,两者完全不具有平等对战的可能性。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体会当年中国空军面临的国防压力有多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决心采取引进技术、吸收接纳的方式快速弥补中国空军战力不足的问题。在各国机型中,美国的F-16、F-14,法国的幻影-2000都成为了中国空军重点考察的目标,并且也有一定的引进意向。
但这些西方机型的造价都太过昂贵,对于刚刚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中国来说基本无法承受,因此这些引进计划都先后搁浅。
无奈之下,中国只能暂且以5亿美元的价格邀请美国格鲁曼公司为歼-8进行升级改造,研发出具有一定超视距战斗力的歼-8II。但总体来讲,90年代之前的中国空军都处于严重缺乏先进机型的状态。
苏-27落户中国空军进入9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空军的发展迎来了转机。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1990年,苏联国防工业部长别洛乌索夫告知中国空军中将林虎:苏联原则上同意向中国出口此前不愿出口的苏-27战斗机。
这一消息令林虎中将极为欣喜,此前他曾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并考察苏联战斗机的引进条件。当时苏联试图将米格-29推销给中国,但中方对米格-29的性能并不满意,只得作罢。
直到林虎等人看到整机线条流畅优美、空中特技手到拈来的苏-27,这才感到眼前一亮。虽然苏联一度不愿出口这款先进战机,但解体前夕的苏联经济极为困难,因此苏联人最终只能同意了出口项目。
1990年12月,中苏签订引进24架苏-27战斗机的军贸合作协议,总金额高达30亿人民币。在苏联解体前夜,3架苏-27已经组装完成,并飞抵中国芜湖空军机场。
在引进苏-27后,每一个试驾过它的中国飞行员都对其做出了极高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款战机的飞行潜力是自己从军生涯里所见过最优异的机型。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也给中央军委写信,认为24架苏-27不足以解决空军战力全面落后的问题,必须引进苏-27的全套生产技术。
通过研究解放军飞行员与专家的意见,中央军委决心加快引进先进战机的脚步。1993年,经中俄两国协定,由中航工业沈飞集团承接苏-27的相关产线,为此苏霍伊特意派出专家进行评估指导工作。从1996年起,沈飞便开始了将苏-27国产化的尝试。
中航工业赶美超俄经过2年的技术攻关,沈飞成功于1998年组装出了首架国产苏-27,也就是中国空军的歼-11A,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具备了制造第四代超视距战斗机的产业实力。2001年,歼-11A进入中国空军服役。
在制造歼-11A的过程中,中航工业发现苏式战机的航电系统是一个短板,但中国的轻电子工业恰好足以弥补这一短板。于是,航电系统和动力系统均进行了升级的歼-11B顺势推出,成为了21世纪初期中国空军的主力双座战斗机。
得益于在歼-11项目上积累的四代机生产设计经验,中航工业已经具备了对原版苏-27进行大刀阔斧升级的技术实力。
从2008年起,性能更强悍的歼-16项目被中航工业提上日程,并在2011年成功实现首飞。
歼-16最大的升级在于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换装国产涡扇-10B航发,综合战斗力已经超越了使用无源相控阵雷达的俄罗斯苏-35。在歼-16诞生后,已经“弯道超车”的中国不再需要从俄罗斯引进战斗机。
除了沿袭“苏-27技术脉络”发展的沈飞路线外,中航工业也有吸收西方战机思路的成飞路线。2017年前后,成飞最新力作歼-10C与歼-20接连亮相,其中歼-20的性能基本比肩美国的第五代战斗机,这意味着中航工业走出了“两强相争”的技术格局。
至此,中航工业完成了“赶美超俄”的历史性壮举,令中国空军成为了当下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空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