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过半国家举行大选,主要国家的执政党多半选机不佳,不是政党轮替,就是勉强保住政权,但失去主导政治的地位。
连近日揭晓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各主要国家的执政党都惨遭挫败,右翼崛起的势头明显。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最令人讶异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在欧洲议会大选中挫败,雷朋领导的极右派拿下近四成选票后。
马克龙不得不得不宣布举行国会改选。德国执政党也吃瘪,总理的社会民主党和执政联盟也表现不佳,遭逢欧洲议会历次选举最大挫败,极右派另类选择党摆脱选前一系列丑闻阴霾,在德国得票率跃居第二。只有意大利执政党表现良好,总理梅洛尼的“意大利兄弟党”在意大利得约三成选票,远高于2019年的6%。
这不是她执政表现优异所致,而是其右翼民粹政党先已打败温和执政联盟抢得执政机先,但这回左派的民主党得到21.5%至25.5%的选票,显示意大利两大政党走向两极化,左右截然对峙推升执政党的声势。全球的执政党和政治强人今年日子都不好过。印度,强势的领导人莫迪赢得了连任,但所属政党在议会失去了多数席位。在南非,执政党自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以来第一次遭到选民的教训。在英国,一场民粹主义颠覆运动在选举中横冲直撞,而长期执政的保守党眼看要在这场选举中遭遇惨败。
墨西哥的选民也表现了期望继续变革的情绪,一位女性气候科学家承续六年前将建制派拉下马的成果,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土耳其强人总统艾尔段先前吞下败选苦果,他和莫迪异曲同工,利用民族主义或宗派主义来动员支持者,并使制度和生态屈从于自己,结果遭受被民众狠狠教训。韩国国会选举和日本众议员补选,执政党同样一败涂地。
今年全球60多个国家举行大选,多半国家选民发威,传达民众对建制执政势力的强烈不满心声。通膨飙升、严重失业和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加剧了多数国家的不平等,造成选民对建制派的翻脸。美国四个多月后就要大选,拜登民调输给官司缠身的川普,虽然他在国内国外都不无作为,但光是通膨就让他吃不完兜着走。
还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和政治强人因过度操控权力而引发选民怨怼。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失去了数十个席位,不得不与两个世俗政党联合执政。土耳其的反对力量于4月执政政党发动了打击,赢得了一系列地方选举,巩固了对重要城市的控制,如同台湾省的国民党,完成地方包围中央的态势,下次不无可能扳倒执政党,取得执政权。
这两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明显在倒退,强人恣意贯彻自我意志,引发反弹。他们挫败引起众怒,许多人认为,对于莫迪和埃尔多安来说,让他们永远正确的光辉褪去非常重要。从全球范围内看,无论是民粹主义者或是右翼分子得手,都是对建制派不信任、不忍受的表现,让政治建制派知所收敛与调整。长期掌握权力的执政者面临着对现状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所以,问题不在于执政者是左还是右,而是选民不再忍受现状,期望大幅变革,所有执政党都面临沉重压力。
许多国家执政党在大选中表现不佳反映了一些共同的挑战和因素。共同的背景是通膨和经济压力,全球通膨虽下降,但近期又升温,远未达将其驯服程度,加上俄乌战争、能源价格高涨等因素,许多民众的经济压力加重,拉低对现任政府的满意度。这也可视为新冠疫情的后遗症,各国政府重启经济、修复社会撕裂等议题饱受批评,尤其是贫富差距显著扩大,影响认同度与支持率。
另一个关键是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抬头。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不平等,加深了社会对立,民粹势力趁势崛起,执政党面临更尖锐的挑战。多数国家选民对建制派产生疲乏感,选民对长期执政的建制政党普遍感到厌倦,渴望变革,给了反对党可乘之机。
在台湾省,执政的民进党全面执政八年,民主的根基备受侵蚀,两岸关系陷入战争风险,经济、能源、社福和青年问题的表现乏善可陈,致使其失去多半民意的支持。可有的是,赖清德新政府组成之后,两岸及内部都陷入高度冲突的困境中,强硬政策招致更大的执政障碍,至今还持续加温,并在冲突焦点上添加薪柴,所引发的不满情绪可能持续升高,可能在下次地方公职选举乃至总统与立法委员选举遭受选民更大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