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欧洲最伟大的政治冒险家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4-26 03:40:29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德意志帝国长期沉睡着。德意志人现在醒来了,这个国家和这个帝国在今后的一千年将要继续存在下去,这就是我们的愿望和意志。”

————1934年9 月10日,希特勒在纽伦堡的讲话

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纳粹党最应该觉得自豪的,不是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也不是征服了欧洲大陆,而是他们在德国完成了一场真正的革命。这不但是一次对德国彻底的改造,同时也是希特勒扭曲的世界观的一次胜利。

如果非要做个类比,纳粹党在德国的胜利就如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一样,它终结了一个旧时代,并高举着种族概念的大旗把革命强推向外国并想要重新铸造世界,最终彻底破坏了国际秩序。(注1)

国家社会主义是德国的法西斯形式,而且是最恶毒的法西斯主义形式。但是德国既不是法西斯主义的发源,也不是终结;本质上,国家社会主义就是以新的极权主义形式出现的极端民族 主义。

因此,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既不是西方国家以前发生过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同于当时俄国人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

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导者们,是一个在过去的欧洲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实力和声望的阶级——或许他们根本不能被归类成某个特点的阶级。因为这群人的本质,就是一群穷困潦倒,在战争和战后纷乱的岁月中失去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失去了他们的传统,同时也失去了他们的效忠对象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军队,溃散到民间,他们有些人组成了半雇佣兵性质的民间军事集团,继续享受着肆无忌惮的暴力;而更多的人却因为无人雇佣而失意潦倒——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就发源于此——而希特勒,这个一战中的下士,就成为了他们的象征和代表。

但是这一场空前规模的群众运动的主要拥护者,却是那些被1923年的通货膨胀摧毁,后来又被1929-1931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完全根除的中产阶级,这是一支数量可怕的社会力量,不但为德国贡献了超过500万的失业人口,还帮助国家社会党在议会赢得第一次大胜时,就成为了议会中压倒性的多数。

德意志民族,历来就信奉一个观点:“人人享有自由。但是,祖国的权力和利益高于一切”。而这也成为了纳粹党宣传的核心。

作为一个依靠恐怖手段的政府体系,第三帝国却一直深得民心,看似矛盾的背后原因,就是因为希特勒为全体德意志人实现了他们最深切和最迫切的愿望:实现战败后国家的复兴并恢复民族的自信心。

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人恢复了自己的民族骄傲,他们通过镇压少数民族完成德国的真正统一,还打算通过征服斯拉夫人来实现德语民族在“千年帝国”内的统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纳粹和希特勒集合起了德国历史上的所有力量:普鲁士军队的军事狂热,容克贵族的肆无忌惮的固执和他们对波兰人的仇恨;工业家和那些中产阶级的支持者们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帝国;还有从哈布斯堡王朝传承下来的,使命般的对东欧的支配地位。

而这场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缔造者和化身,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在西方的历史上,很少有革命的伟大人物如同希特勒那样,完全地融入了他们所掀起的革命。作为这场革命的喉舌和化身,我们不难发现,希特勒简直就是为了这个角色量身定做的。

他不像拿破仑,即便拿破仑的军事天才没有帮他成为皇帝,他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军事和政治方面的领导人物;他和苏俄革命的领袖列宁也完全不一样,列宁在发动革命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了。

即便是同样从小人物崛起的墨索里尼,至少在早年还当过记者,多少有些社会影响力;只有阿道夫·希特勒,他完全不同于同时代的所有领导人物:一个来自维也纳贫民区的无名之辈,突然就成为了掀起大众革命浪潮的领头羊。

最初的时候,在魏玛政府的领导人眼中,这个冒失地在啤酒馆发动暴动的小个子男人看起来面目可憎,言谈粗俗,缺乏教养,思想低下。许多德国政客认为让纳粹分子组阁也不错,因为“几个月内他们的无能就会暴露出来,然后威信扫地,在哄笑声中下台”。

结果,同时代几乎所有人都低估了他的威力和能力——希特勒的第一本传记的名字就叫做《无名小卒希特勒》——但就是这个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的人,却最终成为了天生的领袖。(注2)

最符合德国民族复兴的政治天才

希特勒非常喜欢自称为一个“德国的无名小卒”,因为这不但是他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也是当时德国民众的自我认同——几乎所有人,都是承受苦难的无名小卒。

“我只是一个无名的德国士兵,只有一个小小的镀锌的身份证明号码在胸前”,但是,这个无名小卒却走遍全国,鼓吹报仇雪恨,并且让所有人相信,任何政党都无法拯救德国,“但是只有一个人——世界大战的无名小卒——能够做到”。

哪怕没有希特勒,德国的民族主义仍旧会复活并找到自己的领袖,但是希特勒的出现,却让德国革命得到了一个拥有堪称完美无缺的政治才能的天才。

这是《意志的胜利》一片中的截影。

希特勒拥有一种极为可怕的个人能力,这是一种有着决定意义的历史性力量,它帮助希特勒从一介平民飞升为德意志帝国的元首,即便在他的政权分崩离析之际,仍旧能够让部下心甘情愿地被他控制。

戈林在1921年第一次和他见面,仅仅听希特勒说了两句话便为之倾倒,如果用烂大街的网络文学语言描述,就是“希某人虎躯一震,戈林纳头就拜”——这不是开玩笑,二战结束后,接受审判的戈林被问及:“你真的怕他吗?”

而戈林考虑了一下回答:“是的,我想是的……你不了解他!”

如果观看过希特勒的原声演讲纪录片,你就会发现,他的声音条件并不是很好:中音,略显单薄,高声呐喊时偶尔还会破音,但是,其中却饱含着一种莫名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狂热的信徒海洋中时,你的情绪会被迅速同化,成为他心理统治的对象。

雄辩术,这就是希特勒最重要的政治天赋。“说话就是战斗,把话说对了就是打了一次胜仗,把话说错了就是打了一次败仗”,希特勒决定性的天赋,能够让他通过说话来掌握听众,让普通的宣传上升为艺术。

其实,希特勒对德国民众的无数长篇大论的演讲,内容和流程几乎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时间和环境不同才有所改变:

指责对手,为纳粹党和德国辩护,无论他们采取何种手段都会被说成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他会不断地控告他的敌人犯下了罪行——而这些罪行却正是希特勒本人打算施加到他们头上的。

元首为他的听众们描绘出一副充满阴谋、叛乱和战争的黑暗世界的图像,作为对照的,就是他的统治带给德国的和平和光明的未来——从头到尾,都在暗中提示,让听众们在这两者中二选一。

希特勒正是靠着他的口才能在德国上台执政,执政之后,就轮到英法政府和舆论来领教他的诡辩套路了:

从1933年开始,他一直扮演着实现世界和平的呼吁者——为了实现希特勒想要的和平,必须先满足他“最后一个要求”——向欧洲国家提出的,他绝对不会退让的最后一个领土要求。

如果外国谣传过几天德国就会侵略奥地利或捷克斯洛伐克,那么这些谣言肯定不是源自爱好和平的千百万人民,而是来自一小撮国际煽动者——犹太人。

后面的事情众所周知,直到1939年3月15日德国占领布拉格为止,外国的听众们才终于被冷酷的现实从催眠中惊醒了。

希特勒第二个重要的政治天赋就是组织能力,但是他的组织能力技能树并没有点在行政天赋和持续对某个重大项目(战役)的持续细节把控上:

他反复无常而又缺乏训练。他也不喜欢阅读报告和备忘录,了解情况总是靠询问有关人员却又不让他们提出建议——斟酌和核对每一项可能的细节这样的繁重工作不合他的胃口——以天才的笔触来勾画出一幅素描才能让他感到最大的满足。

尽管希特勒在传统政治方面只能算是个咖啡馆政客,但是他的确是名自学成才的、差点火候的军事战略家,也是一名组织方面的天才,他能够坚定地向着一个目标百折不挠地前进,并为之制定广泛的计划,还可以让足够多的人成为他实现目标的工具。

不同于同时代的大多数独裁者和革命冒险家,希特勒发动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是前进和巩固、狂飙突进和慢性渗透双重交替进行的。

1923年的“啤酒馆暴动”,时机显然是很不成熟的,在随后长达10年的“遵纪守法”时期里,即便是最低潮时期,希特勒都一直在坚持着艰巨地从事着“建设性的颠覆工作”。

失败的暴动让希特勒明白,他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推翻魏玛共和国。但是他可以在纳粹党的组织内部,预先造就一个微型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宪法体系,一旦胜利之日来临,他就可以依靠这个成熟的行政体系,全面接管德意志帝国。

在纳粹党内部数年坚持不懈地工作成果,才是希特勒一生中最为卓越的成绩。

而当这个工作终于在1933年开花结果,成功接管政权后,新的“遵纪守法”期又开始了,不过这次需要遵守和颠覆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法则。

和颠覆国内政权一样,在遵守国际法律义务的声明背后,德国一直从两方面着手来进行准备和渗透工作:

一是在德国国内加速完成重整军备。要求在5年内,建立起一支可以在紧要关头用作为政治力量工具的武装部队。

二是组织国外的德意志人(从种族概念,而不是国家概念)。在纳粹德国时期,希特勒政权真正做到了:“不仅对德国公民,而且对所有的德意志人都给予了强有力的保护。”

通过宣传和谍报工作,德国成功地对外国实行了纳粹意识渗透,并在全世界建立了众多的第五纵队和隐藏在德意志人聚集地的根据地网络,在盖世太保的帮助下,纳粹党的国外组织部门(AO)的触角深入到了外国德意志人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当中。

尽管大多数国外德意志人的组织无效且多余,但是在欧洲却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比如:在希特勒夺取政权4个月后但泽就已经纳粹化,奥地利的纳粹化为德奥合并铺平了道路;德国也正是通过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成功地分裂了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的第三个政治艺术才能就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绝对驾驭能力。

他拥有异乎寻常的意志力,也能够在驾驭策略时圆滑灵活地能屈能伸。他可以敏锐地觉察出敌人的弱点,并准确推断出他们很可能作出的反应,也会在实力不济时,耐心等待时机并在实施打击前迷惑对手。

希特勒对权力政治的研究非常有造诣,深知其中的奥秘,对此,他留下了一些极富生命力的名言来阐述其中的原则。比如:

“谎言越大,群众越易受骗。”和“一个精明的征服者将分阶段地进行勒索。”

1939年前,凭借独到的政治眼光,对行动时机的精准把握,希特勒在德国获得了空前的威望。

从1933年开始,德国对外关系连续发生的危机中,他的意见经常是对的,而他的政治和军事顾问们却不断犯错:

1933年,他通知德国外交部,德国正式退出国联,撕毁《凡尔赛和约》,走上重新武装之路,英法两国沉默对待;

1936年,希特勒突然下令,进驻莱因非军事区。许多人预言这将导致法国出兵占领莱因兰地区,结果,希特勒又赌对了。

随着希特勒的冒险范围的扩大,军队的反对情绪变得日益强烈。1938年5月,苏台德危机爆发:“元首的直觉是我们应该今年干,军队的意见是我们还不能干,因为(军队)极其肯定的是,西方大国会进行干涉,而我们的力量还不能同它们匹敌,这两种意见的矛盾又 一次尖锐化。”

1938年9月,德国内部已经暗流涌动,在总参谋长哈尔德的领导下,德国国防军已经做好准备,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挥师柏林,推翻希特勒的政府。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张伯伦先生从天而降,弹指之间就避免了战争的危险。希特勒作为一个胜利者从慕尼黑凯旋而归,德国人民理所当然地欢迎和享受着他带来的胜利。

作为反对者的高级军官团内部,许多人也因此而大受影响。毕竟,不是谁面对这么一个“天命之子”都能够保持初心的。

此后的6年里,德国国内再也没有组织起来过针对希特勒的有组织的反对行动。

天生的政客

在欧洲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政治冒险家中,希特勒无疑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因为不负责任的政 权的腐败,和缺乏“对这样一个任性的天才进行必不可少的”批评的缘故,他的政治和战略都最终失败了。但是希特勒仍旧成功地将现实主义和狂热主义这两者可怕地结合了起来。

希特勒的形象,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猜测不透,并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的,人们总是试图从他早年的生活和抱负、艺术才能、娱乐、战争经历和感情等过往中,总结出他后来的峥嵘之路。

但是所有人都会失望地发现,希特勒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特质,他更像一个遥远的特定年代的典型符号。他的生活全部都集中在权力方面,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解读他毫无意义。

和堪称七情六欲大杂烩的普通人不同,希特勒是个天生的政客,他什么都不要,只要权力; 他活着不为别的,就为了权力。权力就是他的一切,也是他的终身监狱。

他可以将他的一切能力和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这也让他在那些凡夫俗子的眼中不同凡响,并帮他最终成为了领袖。

在经过了12年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后,这个天才一般的人物遭到了最终失败,他的肉体消失在了火焰之中,他的“千年帝国”也随之烟消云散。而他最持久的纪念碑,却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流传开来。

纪念碑的封面上写着:《对谎言、愚蠢和懦弱的四年半的斗争》。

人们将其简称为《我的奋斗》。

宣传希特勒自传作品的一份传单,上面使用的是全称书名。

注1:法国大革命是打着民族的概念向国外推广革命。。。

注2:原文是:“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表面上微不足道的人物却成了天生的领袖。”——《我的奋斗》

读者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文章首发挑战赛##二战##军事##我要上头条##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冷知识##历史##精品长文创作季##战争##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0 阅读:6

近代史知识分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