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革命”6种适用技术模式指南

厕所之声 2021-06-29 10:39:59

近日,山西省出台了农村“厕所革命”适用技术模式指南,内容非常详实,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广大农村改厕,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山西省农村“厕所革命”适用技术模式指南一、中央和山西省补助政策(一)中央整村推进奖补政策1.奖补对象:以行政村为单位,侧重补助上一年度完成改厕后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村和户,兼顾补助当年实施的整村推进村和户。2.奖补方式:主要采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3.资金支持内容:主要支持厕所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及后期管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设。各地可根据工作实际确定具体支出内容。(二)山西省农村户厕改造补助政策省级对农村户厕改造按照1000元/座的标准给予补助,主要支持农村厕所前端卫生化改造和后续管护、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县级按照省、县1∶1的比例配套,并按要求加大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力度。市级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农村“厕所革命”。二、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基本概念和相关标准(一)基本概念1.农村户厕:具有完整围护结构、便器和贮粪设施,供家庭成员大小便用的卫生场所。户厕分为附建式与独立式户厕,建在住宅内为附建式户厕,建在住宅等生活用房外为独立式户厕。2.卫生厕所:有墙、有顶、有门,厕屋清洁、无臭,粪池无渗漏、无粪便暴露、无蝇蛆,粪便就地处理或适时清出处理,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或通过下水管道进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排放要求,不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3.粪便无害化:粪便通过直接处理或转运后处理,减少、去除或灭杀粪便中的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能控制蚊蝇孳生,防止恶臭扩散,并使其处理产物达到土地处理和农业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技术。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村改厕基数户数的百分比。5. 农村改厕基数户数:改厕基数户=户籍户数-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数-空挂户数-举家外出(1年以上)且书面征求意见不愿改厕的农户数+长期居住(有固定住宅、非租住)且已纳入改厕计划的非本地农村户籍的户数(“三减一加”)。其中:⑴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数:指三年内列入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涉及村的农户数;5年内拟调整的空心村和撤并衰退村庄、地质条件恶劣村、严重缺水村等涉及的农户数。⑵空挂户数:一是指在农村仅有户籍但无宅无地不居住的农户;二是指多户共用一厕且只改一厕的多余户数应计入空挂户(因煤补政策或子女上学等原因分户造成多户在一个宅院共用一厕的多余农户)。(二)国家标准1.《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2.《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8-20203.《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4.《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GB/T38837-20205.《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三)山西省地方标准《农村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改造技术规范》(正在报批中)(四)参考标准(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3)《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4)《卫生陶瓷》GB 6952-2015(5)《 陶瓷类卫生洁具》JC/T 2116-2012(6)《山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4726-2019(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8(8)《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 4752-2002三、我省户厕改造主要技术模式(一)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1.基本结构:由厕屋、卫生洁具、户用化粪池等部分组成,经排水管将厕所污水排入污水收集管网。

2.设计要求:2.1 厕屋:应有门、照明、通风及防蚊蝇等设施,地面应进行硬化和防滑处理,墙面及地面应平整;净面积不应小于1.2m2;独立式厕屋净高不应小于2m,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100mm以上,寒冷和严寒地区厕屋应采取保温措施;附建式厕屋应具备通向室外的通风设施。2.2 卫生洁具:应选用节水型冲水器具。寒冷和严寒地区的上下水管道和冲水器具应采取防冻措施。2.3 户用化粪池:厕所污水应先排入户用化粪池,再流入排水管,进入污水收集管网;户用化粪池有效容积不应小于0.5 m3,结构示意图如下;有效深度不应小于 1 m,宽度和长度不应小于0.7m。圆筒形直径不应小于0.8m。

3.施工建设要点3.1 厕屋若基于原有房屋改造,应保留房屋主体结构,不应破坏房屋原有基础。厕屋基础埋深不应小于冻土屋厚度。3.2 砖砌化粪池要做好防水防腐处理,池体整体及相邻间隔不渗漏。避免厕坑积水施工,化粪池回填时,应选择素土回填。固化干燥后,应注水进行密封性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启用。3.3 采用预制化粪池产品,施工时认真检查有无破损问题,必要时注水测试。4.适用范围: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居住密度较大的城市近郊区、集镇等地区。已经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优先考虑。5.使用维护管理5.1 厕屋内宜配置纸篓和清洁工具,保持清洁卫生;厕屋地面无积水、无垃圾、无杂物等;便器无粪迹、无尿渍。5.2 贮粪池的粪皮、粪渣应定期清掏并必须进行高温堆肥处理,达到卫生标准要求。(二)三格式户厕1.基本结构:由三格化粪池和独立的厕屋及便器、排气管组成。

三格式户厕普通结构示意图

三格式户厕北方寒冷地区结构示意图

2.设计要求

2.1 厕屋:应有门、照明、通风及防蚊蝇等设施,地面应进行硬化和防滑处理,墙面及地面应平整;净面积不应小于1.2m2;独立式厕屋净高不应小于2m,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100mm以上,寒冷和严寒地区厕屋应采取保温措施;附建式厕屋应具备通向室外的通风设施。2.2 卫生洁具:坐便器或蹲便器应合理选用,冲水量和水压应满足冲便要求,宜采用微水冲等节水型便器;便器排便孔或化粪池进粪管末端应采取防臭措施。2.3 三格化粪池:第一、二、三池容积比宜为2:1:3,粪便平均停留时间,第一池应不少于20天,第二池应不少于10天,第三池应不少于30天;过粪管应内壁光滑,内径应不小于100 mm,设置成“I”或倒“L”型;连接第一池至第二池的过粪管入口距池底高度应为有效容积高度的1/3,过粪管上沿距池顶宜大于100 mm,第二池至第三池的过粪管入口距池底高度应为有效容积高度的1/2,过粪管上沿距池顶宜大于100 mm;两个过粪管应交错设置。

三格化粪池结构俯视示意图

2.4 三格化粪池有效容积:应结合使用人数、冲水量、粪污停留时间及清掏周期综合确定,可参考下表。厕所使用人数≤34~67~9有效容积设置(m3)≥1.5≥2.0≥2.52.5 排气管:应在第1池安装排气管,内径不宜小于100mm。靠墙固定安装,高于厕屋屋檐500mm,排气管顶端加防雨(防蝇、防风)帽。3.施工建设要点3.1 厕坑挖土施工规范。砖砌化粪池要做好防水防腐处理,池体整体及相邻间隔不渗漏。避免厕坑积水施工,化粪池回填时,应选择素土回填。固化干燥后,应注水进行密封性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启用。3.2 采用预制三格化粪池厕具产品,施工时认真检查有无破损问题,必要时注水测试。4.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全省大部分地区可以使用,寒冷地区应增加防冻保温措施。我省忻定原盆地、太原盆地、晋南和晋东南平原地区供水保障充分的村庄,优先推荐选择应用。5.使用维护管理5.1 化粪池投入运行前,应向第1池注水至浸没第1池过粪管口。5.2 不应取用1、2池的粪液施肥;不应向2、3池倒入新鲜粪液;避免洗澡水、洗衣水等生活污水流入化粪池。5.3 应防止将便纸、妇女用品等杂物扔入化粪池。5.4 定期查看第三格粪液是否需要清掏,防止粪液超出有效容积上限,甚至出现满池溢出现象。(三)双瓮(双格)式户厕1.基本结构:由厕屋、便器、排气管、瓮形贮粪池等组成。

双瓮式户厕结构示意图

寒冷地区双瓮式户厕结构示意图

2.设计要求2.1 前后瓮:瓮体大小、形状一致,瓮体中部内径不小于900 mm,瓮体上口内径不应小于360 mm,瓮体底部内径不小于450 mm,瓮深不小于1650 mm。有效容积≥1.5 m3。后瓮的上口应高出地坪100 mm以上,并密闭加盖。2.2 进粪管及过粪管:可采用塑料、水泥等管件,要求内壁光滑,管内径为100 mm,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2.3 过粪管的安装:前后瓮间过粪管下端口位于前瓮有效容积高度下1/3处,上端口位于有效容积上限处。粪便在前后瓮停留时间均≥30d。2.4 排气管:可在前瓮上口安装排气管,直径100 mm的硬质塑料管,其长度要高于厕屋屋檐≥500 mm。2.5 采用节水型便器或节水型高压水冲装置。3.施工建设要点3.1 瓮体垫层必须夯实,必要时要做混凝土垫层,防止瓮体相对倾斜或下沉损坏过粪管。3.2 过粪管安装位置要准确,连接处应密封、牢固、不渗漏。3.3 回填时,应选择素土回填。固化干燥后,应注水进行密封性试验,确保无渗漏后方可启用。4. 适用范围: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可以使用,寒冷地区应采取深埋等防冻保温措施。由于施工要求高、容易出现瓮体沉陷等导致过粪管脱落、渗漏等问题。5.使用维护管理5.1 双瓮式户厕建好后,要先进行水密性试验,确定不渗漏后方可投入运行。5.2 双瓮式户厕在启用前,要向前瓮加清水至浸没前瓮过粪管口。5.3 不要向后瓮倒入新鲜粪液及其他杂物,不要取用前瓮的粪液施肥。5.4 定期检查过粪管是否阻塞,阻塞时要进行疏通。(四)粪尿分集式户厕1.基本结构:由厕屋、粪尿分集式便器、贮粪池、储尿池等组成。

粪尿分集式户厕结构示意图

粪尿分集式户厕结构俯视示意图

2.设计要求2.1 便器:首选粪尿分集式便器,便器分别有粪、尿两个收集口。寒冷和严寒地区室外户厕便器排尿口,内径应不小于50 mm,潮湿闷热地区排尿口内径宜为30 mm;排粪口内径宜为160 mm~180 mm;便器长度宜为500 mm。2.2 尿收集管应与排尿口器紧密相接,可选用塑料、陶瓷等管材;寒冷地区的管材直径≥100 mm。2.3 储尿桶:容积约为0.5 m3,应建于阳光非直射面,冰冻线以下。2.4 贮粪池应依据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建于地上、地下或半地上。单贮粪池不小于0.8m3,宜为长1200mm、宽1000mm、高800mm;双贮粪池宜为长1500mm,宽1000mm、高 800mm,每池有效容积应不小于0.5m3。2.5 排气管:直径100 mm的硬质塑料管,其长度应高于厕屋500 mm。2.6 晒板:贮粪池应安装晒板,应使用正反涂黑的金属板制作,斜度45°左右。3.施工建设要点3.1 粪尿分集式户厕需要阳光照射,建造时应选择庭院内阳光充足、不潮湿的地方。吸光板方向应朝南。3.2 贮粪池离地悬空,保证地面雨水、潮气不会侵入。3.3 厕屋基础坚固,具有抗风能力。贮粪池做好防水防雨措施,贮尿桶材质可靠,容量满足需求。3.4 排气管设置高度应超过厕屋顶沿500mm,内径不小于100mm,顶端必须设置防雨帽。4. 适用范围: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寒冷地区也可应用。5.使用维护管理5.1 粪尿分集式户厕的无害化途径是覆盖、脱水,要求粪、尿完全分开,避免用水。厕屋内部设置干灰桶,便后在粪坑内加入干灰(草木灰、炉灰、庭院土等),用量多于粪量直至贮粪池保持干燥。草木灰的覆盖时间应不少于3个月,炉灰、黄土等的覆盖时间应不少于10个月。5.2 新厕应用前应在坑内垫入厚度不少于100 mm的干灰。5.3 单坑在使用过程中,定时将粪坑堆积的粪便向外翻倒,适时将外侧储存的干粪清出。5.4 尿的储存期应不少于10d,疾病流行时按疾病控制部门的要求执行。5.5 便器应加盖,保持厕所清洁卫生。5.6 厕坑潮湿时,应大量的加入干灰予以调整。(五)沼气池式户厕1.基本结构:主要由户用沼气池、厕所组成。

沼气池式厕所示意图

2.设计要求2.1 要与农户原有沼气池相结合进行卫生厕所改造,不建议新建沼气式户厕。2.2 沼气池的进粪口与出粪口应有盖板,粪便不应暴露。2.3 厕屋应有门、照明、通风及防蚊蝇等设施,地面应进行硬化和防滑处理,墙面及地面应平整;净面积不应小于1.2m2;独立式厕屋净高不应小于2m,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100mm以上,寒冷和严寒地区厕屋应采取保温措施;附建式厕屋应具备通向室外的通风设施。3.施工建设要点3.1 厕屋若基于原有房屋改造,应保留房屋主体结构,不应破坏房屋原有基础。厕屋基础埋深不应小于冻土屋厚度。3.2 应根据厕屋与沼气池的布置及使用需求,合理确定便器和冲水器具的布局,便器下口中心距后墙不小于300mm,距边墙不小于400mm。3.3 便器与冲水器具、沼气池进粪口应连接紧密。4.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省运城、临汾、长治、晋城等气候温暖地区。鼓励使用原有户用沼气池进行改造,不建议新建沼气池式户厕。5.维护管理5.1 厕所每天产生的粪尿应自流入沼气池内。5.2 沼气池需要大出料或维修时,应提前20d不投入新鲜原料。5.3 用户在使用沼气时,不应进行快速大出料,以免因出现负压引起回火爆炸。5.4 沼液主要用作农家肥料。5.5 沼渣主要作为农作物底肥或作基料利用,利用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六)双坑交替式户厕1.基本结构:由厕屋、带蹲口或便器的贮粪坑及排气管组成。

双坑交替式户厕示意图

2.设计要求2.1 厕屋:由于屋内两个蹲位,厕屋面积宜在其他类型基础上增加至2.0 m2。2.2 贮粪坑:建于地平面上,由两个互不相通,但结构完全相同的方形厕坑组成。两坑轮换交替使用,一坑使用时另一坑为粪便封存坑。厕坑高度600 mm~800 mm。每个厕坑后墙各有一个宽300 mm、高300 mm 的方形出粪口,厕坑容积不小于0.6 m3。2.3 便器和厕坑盖板:每个厕坑上部预制板设置一个长方形蹲口,也可以设置为直排便器结构。两个蹲口分别设有盖板,一个是长时间封闭厕坑的固定盖板,一个是方便如厕的活动盖板。活动盖板有手柄,宜为木制或塑料等材质;固定盖板可采用混凝土板、厚木板等制成。2.4 排气管:排气管采用内径不小于100 mm塑料或其他管材,下端安装在厕坑上部盖板处,管体安装在厕屋外墙固定,上端高度不低于厕屋屋檐500 mm,每个厕坑一个。3.施工建设要点3.1 厕屋基础要牢固,厕坑上方的预制板应达到坚固耐用。3.2 砖砌厕坑要做好防水处理,坑体整体及相邻间隔不渗漏。3.3 厕坑回填应用素土,并夯实。4.适用范围:适用于干旱缺水和寒冷地区。5.使用维护管理5.1 贮粪坑先使用其中一个,待粪便贮满后,将坑封闭;同时启用另一个厕坑;该坑粪便贮满后,封闭停用;再将第一坑粪便清空使用,实现双坑交替运行。5.2 厕坑粪便封存半年以后,可直接用做肥料;如果不足半年需清掏,要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的无害化处理。(七)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1.基本结构:对原有户用旱厕的贮粪池进行防渗漏检测或防渗漏改造并封闭,对厕屋进行卫生化改造,增加完善卫生洁具,安装便器及贮粪池通风管,配套建设粪污集中运输、处理设备、设施,达到卫生要求的农村户用厕所。

农村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系统示意图

2.设计要求2.1 户厕:原有户厕主体结构对于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部分,进行门窗、照明、通风、排臭等工程改造及设备配套;新建户厕厕屋结构可采用粉煤灰砖、石材、混凝土或彩钢保温板结构。地面宜使用100mm~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密封,地面的建筑工程做法可选择水泥、防滑地板砖或其它便于清洁的材料;墙面或顶面表面材料应选择宜保持整洁干净卫生的材料。便器排便孔、贮粪池进粪管末端应采取防臭措施。寒冷和严寒地区独立式厕屋的卫生洁具和排水管应采取防冻措施,应选用直排式便器。贮粪池的通风管一般采用φ110的PVC硬塑管,安装时应高出厕屋屋面500mm,并加防雨帽。2.2 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化粪池):应与村内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统一规划设计,不得重复建设;应结合农村户厕使用实际,科学测算粪污量,合理布局建设,防止出现设施建成后闲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得影响其它建筑物安全;均应设通气管,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化粪池必须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或有安全警示语;化粪池最高液面应在冻土层以下。有效容积可参考下表选取。

化粪池有效容积选用参考表

3.施工建设要点3.1 户厕改造施工要求3.1.1老旧厕所改造前,应先采用生石灰等消毒材料覆盖方式对农户原有清粪后的贮粪池及周围环境实施消毒处理。3.1.2厕屋施工应按照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标准要求执行。3.1.3基于原有房屋开展农村户厕改造应保留房屋主体结构,不应破坏房屋原有基础。3.1.4厕屋基础埋深不应小于冻土层厚度。3.1.5装配式厕屋预制件的连接应牢固可行,接缝严密。3.1.6厕屋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给排水设施孔洞,并与卫生洁具安装相协调。3.1.7应根据厕屋与贮粪池的布置及使用需求,合理确定便器与冲水器具的布置,便器下口中心距后墙不小于300mm,距边墙不小于400mm。3.1.8便器安装时,应将卫生洁具及管道内的杂物及时清除;便器与冲水器具、进粪管应连接紧密,便器装稳后应加以保护。3.2化粪池施工要求3.2.1玻璃钢化粪池应平稳安装在基坑内的垫层上,其位置应便于进粪管安装。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抗浮措施。3.2.2砖砌三格化粪池池壁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U10级的标准砖或等强度的代用砖,应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砌筑,池壁内外表面应抹防水砂浆,厚度不应小于20mm。3.2.3钢筋混凝土三格化粪池池壁应整体浇筑,振捣密实,并进行必要的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钢筋应采用HPB300、HPB400。3.3防水做法应分别不同材质、不同建筑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水做法。具体防水做法见下表。

4.适用范围:适用于忻定原盆地、太原盆地、晋南和晋东南平原地区供水保障有困难村庄和太行山、吕梁山丘陵山区干旱缺水的村庄。5.使用维护管理5.1 厕屋内外宜每日清扫,适时消毒。5.2 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化粪池,出现盖板破损、地基沉降、化粪池上浮、进粪管脱落、排气管断裂等现象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5.3 每年应至少检测一次粪污无害化处理效果,确保处理后的粪污达到无害化要求。5.4 对质保期和质保范围内的问题,应由户厕设备供应厂商或设施施工单位及时免费维修;对质保期和质保范围外的问题,宜委托专业管护队伍及时维修。5.5 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管护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粪污清理处理专业化和装备机械化。四、验收要求(一)主要方式户厕建成后,施工单位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户厕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农户使用。(二)主要内容1.户厕建设资料验收1.1 说明施工建设程序规范的资料,包括验收签字手续、户厕工程完工名册、验收报告等资料。1.2 查验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1.3 预制产品质量说明书、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完整。2.户厕工程验收2.1 按照设计图纸确定的结构参数及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地下构筑物和地面建筑物可分两次验收,不合格工程及时返工整改。2.2 厕屋:位置选择正确,地面硬化,墙体稳固,施工符合设计要求。便器及冲水设施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2.3 化粪池:整体及间隔不渗漏,过粪管、排气管安装正确;化粪池埋深符合规定,清粪口应略高出地面,防止雨水倒灌。2.4 预制结构的厕所地下部分按照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五、建档立卡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基础档案管理,切实做好农村户厕改造“一户一档”“一村一档”工作,建立完善农村改厕建档立卡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户厕档案信息,包括农户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改厕模式、厕所编号以及改厕前、中、后相关图片等,实行台账化、信息化管理。六、农村“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常见问题(一)目标任务方面。按照户籍人口等数据对户厕改造任务进行简单分配;确定的改厕目标任务不符合当地实际,盲目赶进度、下指标、压任务;未明确改厕优先序、改厕分类简单化等。(二)推进方式方面。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强行拆除旱厕、简单把“发厕具”“发补贴”当作“改户厕”;农民群众发动不充分、对农村改厕相关政策不了解、被动改厕;地方政府大包大揽、群众参与不够、“政府干、群众看”等。(三)技术模式方面。新技术新产品未试验示范就在面上盲目推开;选择改厕模式未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不顾客观条件照抄照搬城市或其他地方做法、一个模式套到底,如在干旱寒冷地区推广水冲式厕所导致不能使用等;改厕成本太高、使用不方便、群众难接受等。(四)改厕质量方面。对改厕设施设备供货企业把关不严导致的产品质量低劣;改厕项目层层转包;施工过程中缺乏专家技术指导或施工人员未经专门培训、不按标准规范施工导致施工质量不高;改厕完成后未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验收;农民群众反映不好用或使用不久就出现故障等。(五)管护机制方面。只重视前端改厕、未考虑粪污收集处理,造成二次污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农村厕所粪污治理未统筹衔接、协调推进;农村改厕后缺乏后续管护服务,设备坏了无人修、管道堵了无人通、粪污满了无人抽或抽出之后随意排放;改厕后粪污清理频繁、费用高、群众不愿意用;不切实际建设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设施(村外大三格等)造成闲置;改厕后卫生厕所使用方法宣传不到位,造成群众不会正确使用等。

来源:山西农业农村、给水排水

0 阅读:1

厕所之声

简介:聚焦厕所行业,传播厕所健康、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