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怎样慢慢消失?老祖宗教你一招,错过真的会拍大腿。 大家好,我是中国中医

吕蒙 2025-11-06 18:51:57

慢阻肺是怎样慢慢消失?老祖宗教你一招,错过真的会拍大腿。 大家好,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呼吸科中医王伟,不少慢阻肺患者都会问我,肺功能都下降了,气道也堵了,是不是这辈子都好不了了?其实我想跟大家说,慢阻肺不是一旦得上就终身依赖药物的病,很多人通过调理,不仅咳嗽、气喘的症状没了,复查时肺功能也稳定提升,甚至能回归正常生活状态。要是你不知道这招真的会拍大腿,后悔都来不及。今天就把这招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起来,避免要用的时候找不到。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慢阻肺消不掉?因为他们陷入了一个误区,只盯着气道的堵塞,觉得只要气道堵着,慢阻肺就好不了。西医治疗时常用吸入剂扩张气道、缓解炎症,这些方法能暂时改善呼吸,却没法从根上化解痰湿淤堵,长期使用还可能产生依赖,没解决为什么会反复痰多、气道不畅。所以很多人吸着药、住过院,还是觉得慢阻肺一直在身上,没真正消失。 但从中医角度看,慢阻肺的根不是单纯的气道堵塞,而是身体整体失衡。比如肺气不足了,没力气推动呼吸、排出痰液,痰湿淤在气道里,导致呼吸不畅;脾胃弱了,运化失常,痰湿内生,源源不断堆积在肺里,加重堵塞;肾气亏虚了,呼吸没了根基,稍微活动就气喘。老祖宗的中医辨证治疗就是针对这些失衡的根源,一人一方调理,让身体自己有能力化解痰湿、补足肺气、疏通气道,久而久之,慢阻肺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肺功能也会越来越好。 老祖宗的核心是辨证施治,不是用一个方子治所有慢阻肺,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分三种常见症型调理,每种症型的方法都不一样,用对了才能看到效果。 第一种是痰湿阻肺型。 这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频繁、咳大量白色黏痰,总觉得胸口发闷、发沉,像压了块石头,稍微活动就气喘,身体沉重不爱动,舌苔白腻。老祖宗常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能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就像给肺部 “清痰疏堵”。基础方子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祛湿,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能降气化痰、疏通气道,从根上减少痰湿生成。我有位 58 岁的患者,慢阻肺 5 年多,常年咳痰、胸闷,用这个方子调理两个月,痰量明显减少,胸闷缓解,半年后复查肺功能,通气功能指标提升了 15%。他说,现在感觉胸口通畅了,再也不用总抱着痰盂了。 第二种是肺气不足型。 这类患者平时总觉得气短乏力,稍微动一动就喘,说话都没力气,咳嗽声低,痰稀白,容易感冒,一感冒就诱发慢阻肺加重,舌苔薄白。老祖宗常用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减,能益气固表、补肺平喘,给肺部 “充能固本”。基础方子是黄芪、白术、防风、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黄芪、人参补气升阳,白术健脾益气,防风固表防感冒,五味子收敛肺气,紫菀、桑白皮止咳平喘。有位 65 岁的患者,慢阻肺合并多次肺部感染,总觉得乏力、怕风,用这个方子调理 3 个月,力气变足了,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气喘也减轻了,现在每天能自己下楼遛弯半小时,不用家人搀扶。 第三种是肺肾阴虚型。 这类患者除了胸闷气喘,还会觉得口干咽燥、喉咙发痒,干咳少痰或痰少黏稠,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不着觉、容易盗汗,舌头红少苔。老祖宗常用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能养阴润肺、滋肾平喘,给肺部 “补水养津”。基础方子是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沙参、麦冬养阴润肺,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玉竹、天花粉生津润燥,从根源上改善肺肾阴虚的状态。有位 70 岁的患者,慢阻肺术后总觉得口干、干咳、气短,用这个方子调理一个月,口干缓解了,咳嗽减少了,睡眠也变好了,现在每天能正常做家务,完全看不出是做过肺部手术的人。 很多人觉得中医调理慢,其实不是慢,而是它在从根上解决问题。西药是应急,快速缓解症状,中医是固本,慢慢调理体质,等身体的失衡纠正了,慢阻肺自然会慢慢好转。就像种地,西药是给庄稼浇水救急,暂时保住生机,中医是改良土壤、施肥养护,让庄稼自己长得壮,从根上抵御干旱虫害。慢阻肺不是好不了,而是你没找对方法。如果你也有慢阻肺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互动。中医

0 阅读:80
吕蒙

吕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