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汉人”的称谓一开始是他称而不是自称。
既然是他称,那就是只能是影响力的强弱。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华夏西部的第一扛把子,山东六国都称秦国的人为秦人,秦国也以国名称呼山东六国的人。除了山东六国,再往西部的夷狄也称呼秦国人为秦人。
久而久之,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不但称呼别国的人为某国人,也自称某国人。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秦人,每个人都具有秦国赋予身份的权利。
如果秦朝能够延续几百年,那“秦人”的影响力比“汉人”的影响力要大很多。奈何秦朝国祚太短,仅二世而亡。
“秦人”的名号和观念还没种到国人的心里就土崩瓦解。
除了对本国人影响力衰弱外,对外族影响力也不足。秦朝的主要对手是北方的匈奴,北部和西部,秦朝的影响力还没有触及。只有到了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后,“汉人”的影响力才远及西域。
汉朝虽然分为两段,但其帝王一脉仍旧在刘姓子孙中流传,国名也未改变,两汉加起来国祚达到405年。四个世纪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据专家推算,汉朝人均寿命22岁,这意味着是二十代人的历史。虽然这个寿命推算偏低,即使把寿命拉长到50岁,汉朝国祚也是十代人的历史。
如此漫长的历史,让大汉深入人心,甚至深入骨血,这种刻在基因里的记忆很难拔除。
中国之人,都以“汉人”自居,这种行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天经地义。
汉朝与西域一直保持联系,西域之人一直与“汉人”打交道,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东方只有“汉人”这种朴素的观念。
汉朝除了国祚长久外,实力的强盛也让“汉人”的名号得到了加强,强汉的威名和厚德,让当时的国人感到自豪,并不约而同的强化“汉人”的概念。
即使到了汉朝灭亡后,魏晋南北朝几百年大分裂时代,“汉人”的称谓一直存在。到了唐朝,盛唐的威名远及四方,“唐人”的称呼也堪比“汉人”,但流传至今,还是习惯自称“汉人。
汉朝给了一个民族天然的自信,这种自信即使遭遇王朝更替也千古不易。“唐人”、“宋人”虽然能时兴一时,但不能替代“汉人”的叫法。以至于“秦人”、“唐人”都成了“汉人”的别称。
“汉人”这个文化共同体一旦建立,就与文化深度绑定,汉文化延续几千年未曾中断,“汉人”的概念也就随之几千年不曾被遗忘。
国家大一统与民族大一统不是一回事。小编多读点书。
因为汉吹多
古代就没有民族概念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中东的两大帝国可没能融合
原因很简单,是汉朝开启的罢黜百家,始皇对儒家可不咋滴。
汉人→唐人街→中国公民,非秦人→隋人路→民国公民
奏国人几乎彻底灭绝了!
因为汉文化起源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