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拉低了教育的认知和格局

踏浪乘风课程 2024-10-26 02:54:25

当代教育陷入了一种让人担忧的死循环:一方面,面对日益内卷加重,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高层不断出台各种“禁令”。“禁考令”、“禁止低年级布置书面作业”、“禁止用考试成绩对老师、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另一方面,高考人才选拔落后,顽固的停留在用几张考试卷子分数排名的方式进行选拔,同时,教育官僚化丝毫不减的背景,用考试成绩排名来进行考核,在很多人心目里依然是“最公平”的。没有了成绩排名“量化”的考核,任性的官僚风气猖獗,兢兢业业的一线教师辛辛苦苦到头来得不了几个分,相反,掌握考核分数规则的官僚,却可以将考核等次肆意挥霍。有些地方工作量最高的,却不一定得到最高的分数,投机取巧者却付出极少的努力换得最高的考核分数。

所以,各种“禁令”对于遏制应试教育,作用微乎其微。教育功利化与工资分配牵扯太多,有些地方对“禁令”的执行阳奉阴违。下来问卷调查,表面文章几乎做得滴水不漏,然而,骨子里,应试教育风气依旧暗流涌动。

高考不改革的背景下,个人不看好用“禁令”的方式来治理应试教育。如同大禹治水,面对应试教育的洪流,有效的措施不是各方面围追堵截——而在疏导。

当前的教育陷入一个让人极端无语的误区:所谓基础教育,几乎就是把人圈养在教室里背书、做题十几年。然后,找几个考官,出一些答案绝对“标准化”的考试题得出一个分数,最终根据考试的得分来给人才进行排名。

不同的教育风格可以成就不同的人才:假如教育重视的是绘画,孩子们从小都在教室里埋头学习各种中西方的书法、绘画技巧,最后通过绘画作品的质量来选拔人才,那么,必将迎来一个书画鼎盛的时代;假如像唐朝一般,科举重视的是诗词等文学创作,教育大力追求的是大量读书和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必将掀起一股文化创作高度繁荣的文学复兴时代;假如教育重视的是科学文化,孩子们可以从小尽情地陶醉于各种科学书籍的阅读,可以受兴趣指引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和探索,教育最终以孩子们的科学成果作为人才标准,毋庸置疑,各个领域里的科学成果会是层出不穷的;假如教育重视的是声乐艺术,孩子们从小可以学习乐理常识,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等,而高考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演天赋来选拔,这个时代的艺术、演艺成就也是乐观的……

总之,不同的教育风格,必将造就不同的时代!

然而,如今的时代却是更多的倾向于把人圈在教室里背书、做题、考卷子,然后,用统一的几门书面文本的考试分数来进行排名就让人颇为无语了。

最终,孩子们从入学开始,为了讨好考试与统一高考为代表的特殊的人才选拔癖好。入学开始就被蒙上了自由探索的眼睛,既没有时间去大量阅读各个领域里的专业书籍,培养读书兴趣,更不会产生独立兴趣的在实验室里自由探索,甚至音乐、体育等课程也没有清晰的能力要求,流于形式甚至于形同虚设。所有人,几乎从入学就是被关在应试教育小圈子里背书、做题。个人感觉,多数人真正学点实用的本领,是在真正参加工作以后。

时下就业艰难的背景下,有多少高材生找不到工作只能宅家“啃老”?因为,几乎从入学开始,十多年的学习也就是闷在教室里背书、做题了。考试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几乎没有看到。

英国的高材生来参加国内高考全部铩羽而归,国内的文学大师们参加语文考试几乎都不及格。设若把全世界各个领域里最优秀的人才,都放到应试教育的小圈子里,那些引领世界科技潮流的科学家们即使单单考擅长学科能及格吗?各国的文学大师们能读懂国内的语文考试卷子上的题目意图?其实,不用扯太远,各级管理、治理教育的官员们去考考,有多少人不及格呢?

钱学森临终之问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应试教育与真正的教育根本就不是一码子事!应试教育却在拉低教育的认知和格局!

0 阅读:0

踏浪乘风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