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彻底静养,好吗?医生:您可能不是养病,而是在养“病”!

莉莉看健康 2023-07-27 08:05:00

有些骨折,真的不需要彻底静养,否则会大大延长您的恢复时间!甚至有可能养出病来!

大家可以看看下方的两张照片,这是一位足部骨裂患者的x线片子,经过了长时间(五个月)的静养之后,她骨头已经出现了像蜂窝状的改变,而正常的骨骼应该是非常致密的。

骨质疏松

大家看看足部正位的对比片子,两者差别有多大,虽然您不学医,您也能看出区别,在医生的眼里真的觉得是触目惊心,骨量丢失的太多了!真心疼啊!

骨质疏松与正常骨骼对比

您可能以为这是特殊病例,其实不然!这个病例具有普遍性,咱们现在开始跟大家好好唠!

经典病例: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患者年龄不大,50岁,一次意外扭伤导致了足部的骨折,骨折并没有发生移位,大家可以理解为骨裂。

但是这位患者心思特别重,害怕活动会导致骨折移位,以后会有更大的问题,于是就在床上静静的躺了三个月,除了吃饭和上卫生间基本不下地,这还不算完,三个月之后她终于敢适当的走一走了,但只要走一走就会出现足部的疼痛,于是这位大姐,又躺了两个月……

现在这位大姐的症状是不能走路,行走稍微时间长一点,就会出现足部明显的疼痛与肿胀,而且会伴有下肢的青紫。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过长时间的静养,导致了她的足部出现了废用性骨质疏松,并且下肢的血液循环减慢,所以在站立行走的时候会出现疼痛,因为下肢循环的不畅,导致肿胀与青紫。

这不就是认为自己在养病,其实是养出“病”来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我们的骨骼很坚硬,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陈旧骨骼的清理需要清理,有新骨的形成,叫做骨吸收与骨形成,正常情况下,两者是平衡的,但如果我们的骨骼由于静养,长期的得不到重力的刺激,肌肉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少,就会导致骨吸收的增加,骨形成的减少,平衡被打破了,于是骨量开始流失,骨质疏松也就出现了。

骨吸收

要知道我们的骨量丢失10%就会诱发明显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丢失了20%就会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

骨形成

想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应该尽早的进行康复锻炼,我们以这位患者为例,她是第五跖骨基底的骨折,骨折没有移位,不需要手术治疗,那么根据伤情应该这样:

骨折后何时开始锻炼

1.在骨折以后的一周之内,应该佩戴护具,尽量减少负重性的活动,适当的冰敷,控制炎症、肿胀以及疼痛,此时要以休息为主。

2.骨折以后的7~14天,此时肿胀会有明显的消退,疼痛也会有一定的减轻,那么可以在双拐助力下,适当的进行非负重锻炼,比如站在床边适当的下垂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流不畅,此时应该开始进行踝泵训练,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踝泵

3.骨折两周以后,此时骨折部位的血肿已经开始逐渐机化,骨折端的稳定性会变得更强,除非遇到再次暴力,发生再次移位的可能性很低,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在双拐助力下部分负重,也就是简单的踩一踩,如果没有明显的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渐变为负重锻炼,进而可以在双拐助力下开始行走锻炼,这个阶段切勿操之过急,如果锻炼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患处疼痛,要及时停止。

双拐助力行走

之后我们可以变为单拐助力下行走,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的变成自然行走。

单拐行走

整个过程可以在一个月之内缓慢完成,在此期间,有的时候会出现足部的肿胀、青紫,这都属于正常,并没有必要过于惊慌,可以加强踝泵锻炼,也可以口服七叶皂苷促进肿胀的消退。

4.剩下的事儿就可以交给时间了,随着症状的改善就可以逐步的恢复到工作生活当中去了。

当然这是一种粗糙的设计,最好还是要在专业的康复师或者是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康复锻炼方案,这才是能得到最好的疗效,康复的效果会更快,患者遭受的痛苦也会更少。

总结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了,请您不要再有骨折,以后就要彻底静养的这种理念了,随着我们对于骨折这个疾病认识的增加,随着我们对于康复这门科学认识的越来越深,尽早的进行康复锻炼,尽早的进行康复介入,才能帮助我们快速的从骨折以及其他的疾病当中恢复,否则很容易导致废用性的骨质疏松,导致患者遭受更多的痛苦!

如果您也有类似的情况,请在文章的下方留言,咱们大家共同探讨,一起研究适合您的解决方案,谢谢!

0 阅读:0

莉莉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