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探析

爱农者看闻 2024-11-20 17:51:19
作者:赵芳鋆 摘要: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 促进二者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 如家庭农场旅游市场服务对象、旅游吸引物的设计、家庭农场旅游的交通和家庭农场旅游的餐饮供应等问题。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健康性、科学性、心理性等特点, 中国应充分借鉴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的经营模式, 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家庭农场”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 类似于中国传统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通常是指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收入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集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008年,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把家庭农场确定为农业规模经营的主体之一。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又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 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壮大。同时, 一种基于家庭农场、集农业生态观光和采摘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也获得了城乡居民的广泛认可, 这种农业旅游主要是依托现有的农业资源, 利用农村景观来吸引城市游客进行参观、休闲和度假, 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农村特有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专项旅游, 又称观光农业。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健康性、科学性、心理性等特点, 中国应充分借鉴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的经营模式, 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1 家庭农场模式下发展农业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的农业旅游是指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感受农村、体验农活与回归自然”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拉近旅游者与农民的距离, 将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 集农业生态观光和采摘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休闲旅游模式。家庭农场旅游是中国农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 中国发展家庭农场旅游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农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模式, 更加体现了生态资源保护和农业综合利用的需要。同时, 它遵循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依托互联网和高科技手段, 把农业生产、民俗文化和生活体验融为一体, 突出了农耕体验和休闲旅游的特征。作为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农场旅游更多的是面向对农村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感兴趣的组织群体。 目前, 中国家庭农场在注重增强农业生产的同时, 开始向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方面转型升级。家庭农场模式下发展农业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一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市场服务对象的问题。发展家庭农场旅游, 其主要目标人群是参加农业旅游体验的学生, 还是注重养生保健, 追求生态环境的中老年人群, 这个问题要首先明确。二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吸引物的设计问题。不同的家庭农场有着不同的特色, 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不同, 一年四季的农村自然环境, 有着各自不同的氛围, 在发展家庭农场旅游时要提前确定下来。三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交通问题。无论是城乡结合部, 还是远郊、农村, 交通问题一直是农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 发展家庭农场旅游, 必须解决好从市区到农场的交通运输问题。四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餐饮供应问题。游客到农村, 多是希望享用到特色农家饭菜, 像土鸡、鲜鱼等, 即要保障餐饮供应的洁净, 又要保持农村的特色。五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住宿问题。这方面, 世界上许多家庭农场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都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像法国既具有当地的民俗风情, 又能够保证卫生条件和相对的私密性。六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娱乐活动安排。既要满足游客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期待, 又要适当地考虑其农业生产经验和体能问题, 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要有系统介绍、操作展示, 又要合理安排体验活动。七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购物问题。要积极开发具有纪念意义或特色的农产品, 提供游客更多的选择权, 又要加强商品质量监管, 保障游客的权益。八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定价问题。家庭农场旅游多是依靠现有的农村资源, 进行必要的改造, 面对的也多是临近的城市居民, 在旅游定价上要确保有一定的吸引力, 让游客在享受旅行的同时, 能够感到物有所值。九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宣传推广。当地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都要主动参与到家庭农场旅游的推广中来, 同时也要发挥游客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用品质和服务赢得市场。十是解决好家庭农场旅游的季节性波动。农业旅游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要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 提供不同的特色, 并且有针对性地向目标群体提供服务, 如春季的踏青游、夏季的休闲避暑游、秋季的采摘游、冬季的火坑保健游, 在设计和推广上都有不同的侧重。 2 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特点法国是最早在“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下发展农业旅游的, 其发展模式具有“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与农业旅游的共同特点, 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也体现了健康性、心理性、科学性、体验性和特色性。 (1) 农业旅游的健康性是指在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的农业旅游要满足现代人追求的健康, 这种健康指的是综合性的健康, 不仅包括人的心理与生理健康, 还包括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健康, 这种健康指人文活动健康、自然生态健康与饮食习俗健康。法国在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满足消费者综合性健康的需求。法国很多的原始村落或者远离城市的郊区都有保留完好的生态资源, 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清澈的小溪与原始森林, 自然生长的有机蔬果等, 法国恰恰是利用这种天然的资源来填补城市的不足, 在农业旅游的项目中开发“野外探险”“溪水漂流”“蔬果采摘”“野外攀岩”等项目, 不断满足消费者健康性的需求动机。 (2) 在家庭农场的经营视角下, 法国农业旅游的发展更侧重其心理性, 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目的, 保证旅行者接受的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都必须能够满足其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法国家庭农场的旅游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农业旅游模式的单一格局, 重视消费者的心理, 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与服务, 如法国戛纳小镇开发的“养生会所”“棋牌摄影”“森林氧吧”和“房车营地”等项目具有针对性和人性化的特点, 旨在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为消费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 法国在“家庭农场”模式下经营的农业旅游项目都能够做到原生态。 (3) 法国家庭农场的农业旅游模式突出了其科学性的特点, 其目的是不断满足旅行者对农业科学研究的需要。一些旅行者对农业科学很感兴趣, 试图通过家庭农场的农业旅游模式来学习一些栽培技术、抗旱栽培技术、田地管理技术、有机生产技术等, 因此法国的很多小镇和城市的郊区都建设了果树幼苗栽培区、水产养殖区、蔬果生态园区等科技园区,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农民对游客进行解说和讲解, 开发集科学考察、研修与农产品交易、休闲等为一体的园区, 充分突出了其科技性的特点。 (4) 法国家庭农场模式下农业旅游要突出其体验性, 法国在进行农业旅游体验项目的设计过程中, 充分利用了花园、农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 不断挖掘农村自然风景与民俗风情, 促进游客主动参与到开发的项目中, 让游客能够参与到多元化的项目中来, 也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法国当地小镇的民俗风情。例如法国科尔马小镇在游客的旅行过程中设置民歌对唱环节, 垂钓和采摘等活动, 同时结合当地特色开展节庆活动, 开展篝火晚会、饮食节等节庆活动, 这不仅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还能够让游客深入体验农事节庆与地方特色等文化活动中来。实际上, 家庭农场模式下的农业旅游不仅能够使游客在旅行中放松心情和缓解压力, 同时游客也能够感受到一种跟自己平时生活完全不同的感知体验。 (5) 法国家庭农场模式下的农业旅游更加突出了其特色性。实际上, 在农业旅游中体现地方特色, 其提供的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才能有市场。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格拉斯结合其自身的地方特色, 在旅游线路中建立国际香水博物馆、弗拉戈纳尔美术馆、弗拉戈纳尔香水工厂、普罗旺斯艺术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旅行产品的特色就是其核心竞争力, 不断挖掘地方特色,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只有树立地方特色品牌, 打破同质化与固定化的旅游模式, 突出自身优势, 坚持因地制宜, 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3 中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发展农业旅游, 一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尝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不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 都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 家庭农场旅游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应当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发展家庭农场这一有利契机, 积极推动家庭农场旅游向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发展, 融合时代潮流, 实现家庭农场旅游业的创新突破发展。家庭农场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给农业旅游提供了平台, 农业旅游和家庭农场的融合发展也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家庭农场旅游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促进广大农民对青山绿水和民俗文化的重视, 增加农民收入, 又能够进一步丰富城镇居民的生活, 可谓一举两得。同时, 也有利于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保持好山水田园的独特风光,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加速现代化同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让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既时尚、舒适、便利和健康, 又保留优秀传统文化,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承;注重保护农村原始风貌, 在保留村庄原生态的基础上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避免出现以牺牲农业、粮食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发展, 着眼于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生活改善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当前, 中国家庭农场的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给农业旅游提供了平台, 农业旅游和家庭农场的融合发展也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中国家庭农场旅游要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当地农村的旅游资源优势, 加强对家庭农场旅游的指导和扶持, 要有中长期发展规划, 帮助家庭农场经营者尽快融入地方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的整体中来。 (1) 结合地方特色开展节庆活动与开发旅游产品。中国少数民族众多, 民俗风情多样化, 可以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展各种节庆活动, 如农产品美食节、手工活动比赛、茶艺文化交流等活动, 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 为游客与农户创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中国可以发展基于家庭农场的、集农业生态观光和采摘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休闲旅游模式, 依托现有的农业资源, 利用农村景观来吸引城市游客进行参观、休闲和度假, 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农村特有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专项旅游。同时, 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加强农产品的创意策划, 不断提高旅游农产品的附加值。中国很多旅游农产品缺乏自身特点, 同质化明显, 要鼓励农户在农产品加工制作过程采取多元化的生产与包装, 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也可以让游客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与制作中来, 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农产品结合在一起, 增加旅游农产品的文化内涵。 (2) 加强农事生产与旅游经营的培训与技术指导。中国很多农村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当地农户缺乏相关职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当地旅游业并没有蓬勃发展。中国要不断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旅游专业型人才深入到农村,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 帮助当地农民提高自身旅游管理意识、增强农民农事生产的技术;组建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技术与旅游经营管理的培训, 让农民意识到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增强农民的旅游产品营销意识与旅游管理水平。 (3) 加强家庭农场旅游的信息化服务建设。中国应该从农产品的生产技术与营销手段着手, 不断完善农业旅游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家庭农场旅游信息化建设很不完善, 很多农村地区的旅游项目并不被人熟知, 消费者很难通过网络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 农业旅游很难与市场形成对接。中国可以在农村旅游地区成立旅游协会、农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团体, 设立专门的农事生产、农业技术的传授与咨询部门, 通过这些社会团体与部门来推广市场信息共享服务,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推广旅游农产品, 如指导农民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推广旅游产品与服务, 展示当地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在网络平台开办农事报道与家庭农场旅游栏目, 构建完善的家庭农场旅游信息化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赵芳鋆 (1981—) , 女, 河南漯河人, 硕士,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历史文化等。 来源:《世界农业》期刊
0 阅读:0

爱农者看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