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东捻军终极之战,任柱被叛徒刺死,赖文光被俘惨遭肢解

娇洋看过去 2025-03-22 02:59:46

1867年2月,赖文光、任化帮(任柱)率东捻军在湖北安陆府(今钟祥)尹隆河与前来堵击的淮军刘铭传部展开激战,大破刘铭传军,铭军死伤惨重,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鲍超霆军一万六千之众来援,奋力营救,捻军猝不及防,经不住这意外打击,遂由大胜转为大败,被霆军打得尸横遍野,损失惨重,赖文光等不得不率余众往北突围,经豫南唐河、信阳,复折返湖北东部的麻城、蕲州一带。

因尹隆河之役被提督鲍超的霆军所败,东捻军不仅损失惨重,且未能实现西入川陕同张宗禹的西捻军会师的计划。

当年2月中旬,东捻军余部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六神港与记名道员彭毓橘部湘军遭遇,旋即展开恶战,彭毓橘马陷泥淖,挣扎不出,被捻军生擒,“(彭)不屈,骂贼而死”,其将弁30余人被围杀殆尽,所部大半被歼,战死者多达3000余人。

赖文光等虽然大败彭毓橘军,但见抢渡汉水屡次被湘军水师阻挡,又遭到尹隆河惨败,元气大伤 ,遂放弃西进四川、陕南的意图,于当年5月再次北入河南,趁淮军主力大部分集中湖北、安徽交界地区 ,突然向东疾驰,一举冲破清军精心布设的运河防线,直插山东东部地区。

李鸿章接手剿捻重任后,坚持曾国藩原先拟定的战略战术,除了加强运河防线,又胶莱河和六塘河之间加筑了两道防线,并加强了机动兵力,加紧对东捻军的围追堵截。东捻军虽然利用其速度优势突破淮军重兵扼守的胶莱河防线,却无力再次强突运河防线,在江苏、山东毗邻地区被淮军截杀殆尽,损失3万多人。

赖文光率两千多幸存骑兵冲过六塘河往南狂奔。1868年1月5日,于江苏扬州瓦窑铺遭淮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赖文光受伤被俘,在狱中写下供状,即《赖文光自述 》,他在供状中慷慨陈言:

“惟一死以报国家,以全臣节”。

1月10日,赖文光在扬州被凌迟处死。

任化帮的结局

尹隆河大败后,东捻军余部分合不定,后分为南北两队,南队由赖文光为首,北队以任化帮为首。1867年6月,南北两队捻军再次会合,后辗转进入山东,被李鸿章以长墙工事围困于北有黄河、南有六塘河、西有大运河、东有胶莱河的狭窄地区内,左冲右突 ,始终无法脱困。11月19日东捻军残部分路突围,南队在江苏赣榆与清军大战时,任化帮被叛徒潘贵升开枪打死,余众由其弟任三应继统,任化帮遇刺40多天后在扬州突围渡河时全部覆没。

(插图源自网络)

6 阅读:1346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51

用户11xxx51

11
2025-03-27 10:46

主要是没有根据地,流动作战,只能败

冰河长夜

冰河长夜

9
2025-04-01 18:45

注定要败的。为众抱薪者,注定要冻毙于风雪。朱元璋的策略不是谁都能用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光阴 灬无痕

光阴 灬无痕

7
2025-04-02 14:19

捻军是流寇,所有给养都是抢老百姓的,当时安徽十室九空,就是拜捻子和长毛所赐!

行者如风、斌哥

行者如风、斌哥

4
2025-03-22 18:03

太平天国先天不足,领导太多,如果后面跟着第二梯次,第三梯次北伐军,大清早就亡了

海牛 回复 03-28 19:06
一帮神棍比清妖更可恶!

两杆大枪 回复 海牛 04-01 14:01
捻军不属于神棍

陈能杰

陈能杰

3
2025-03-30 00:30

光运动战,无根据地,最终耗尽而灭亡。

娇洋看过去

娇洋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