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这些困扰,肠鸣放屁多,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响,有时候公共场合根本控制不住很是尴尬,平时一吃凉的还会明显加重,甚至是腹泻,这可能是你的脾阳太虚了(经医师辨证,排除肝郁气滞、湿热蕴结、食积等)导致脾太凉了。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呢?今天就来告诉你。

我们身体里的脾是主受纳,主运化的。若是把胃比喻成一口大锅,脾阳就相当锅下面的火,当火力小了,食物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被腐熟,转化成身体里的精微物质,身体吸收也会变差,还会伴随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肠鸣、腹泻、腹胀、以及腹痛等,还有些会出现大便夹杂未消化完的食物。

那问题就很好缓解了,对于脾胃虚寒,要做的就是温中散寒,健运脾胃。常用的就是理中汤了,主要有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等组成。其中的干姜温里的能力是很强的,能够大补脾胃阳气;白术健运脾胃;人参大补元气,补中益气,帮助我们脾胃消化食物;炙甘草调和诸药。

若脾阳虚较重,伴有呕吐、持续泄泻、四肢不温,且经中医师诊断为脾肾阳虚(常见舌象淡胖、脉沉细),可在理中汤基础上加炮附子*,形成附子理中汤。需注意附子有毒,必须由医师把控剂量与煎煮方法,避免自行用药风险。”
(*注:炮附子为减毒炮制品,需先煎40-60分钟)

还有一些朋友是还伴有肠鸣音频繁,脘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这时候就需要附子理中丸加肉桂,增强补火助阳的能力。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如今很多生产的理中丸都是用党参代替了人参,因为党参性平不容易上火更温和,但是随之温补脾胃的能力也就弱了一些,所以对于脾肾虚寒,疼痛比较重,还是比较适合附子理中丸。(虚寒轻症参考党参,重症参考人参)但是要注意如果有肛门灼热、感冒发热的患者,会引起症状加重。怀孕期间的女性以及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要慎用药物。还有注意服用药物期间不能吃生冷的食物,要清淡的饮食。所以涉及到用药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