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提到三国的托孤重臣,我们往往会先想到蜀汉的诸葛亮,曹魏的司马懿,东吴呢?
似乎第一时间没想到是谁。
在孙权临终前,其实他托付的重臣有5位,令人唏嘘的是,他们最后均无一善终!
诸葛恪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
在托孤重臣中,得益于他爹诸葛瑾,他算是最有背景的,权势也最大。
一开始,诸葛恪锐意进取,还打了一场大胜仗:东兴之战。
这让他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威望,也开始逐渐迷失,眼高手低。
后期诸葛恪吃了败仗后,为了颜面,独断专行,导致怨声载道。
最终,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死,连三族都被夷灭!
孙弘孙弘此人算是死有余辜,本身就是坏透了的人物。
史料记载他为人阴险毒辣,非常善于诬陷他人。
在东吴爆发二宫之争的时候,孙弘是站队鲁王孙霸的。
张昭之子张休,孙权女婿、朱桓从弟朱据,均是被孙弘陷害而死!
孙权病重那会儿,一度要召回太子孙和,但被孙弘等人阻挠未果。
孙权死后,孙弘担心诸葛恪对他不利,就想故技重施,采取伪造诏书的手段除掉诸葛恪。
没想到孙峻暗中告知诸葛恪,结果孙弘被先下手为强,于坐席上被杀。
滕胤滕胤少孤,但依然坚持自学自强,成为一个操行优秀之人。
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委以重任,在朝堂上的出色表现,让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赏识。
滕胤与张昭等人一同参与制定吴国的朝堂礼仪制度。
骄傲的诸葛恪也认为,自己在礼节举止方面,是远不如滕胤的。
尽管滕胤越来越受到重用,他却做事愈发谨慎小心。
诸葛恪被杀后,为了避嫌,滕胤谢绝了孙峻推举他为司徒的想法。
后来,滕胤看不过孙綝的专权,与吕据密谋要除掉他。
遗憾的是,计划泄露,滕胤反倒被灭了三族。
吕据提及吕据,估计没多少人知道,但说起吕范,多数知道三国的人应该都了解。
吕据就是吕范的次子,也是东吴一员鲜为人知的猛将。
早年间,吕据以平叛开启历练之路,逐渐走入东吴后期的军事集团。
孙权临死之际,托孤重臣里就包括吕据。想必,这也是孙权对于吕范的偏爱吧。
吕据在对抗魏国的时候,打了不少胜仗。
后来孙綝掌权,吕据不满,企图废黜他。
奈何孙綝权势根基已深,吕据落得个被擒自杀的下场。
孙峻年轻那会儿,孙峻头脑灵活、精明能干、勇敢果决,深得孙权亲信。
孙权托孤的时候,孙峻还力荐诸葛恪作为托孤重臣人选。
诸葛恪起初做得还不错,后来逐渐偏离了孙峻的设想。
为了让自己的大权在握,孙峻以各种负面因素为契机,成功说服吴主孙亮,除掉了诸葛恪。
孙峻由此登上权势高峰,也开始了一段残害宗室、大臣的权臣之旅。
256年,准备伐魏的孙峻未出征前,做梦梦见诸葛恪索命,惊慌恐惧之下发病,不久去世。
他只活了38岁,是英年早逝的反面人物。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在你看来,孙权额托孤重臣能力如何?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