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就卷,L3级自动驾驶迎来落地元年?

壮乡小阿陈 2025-02-17 18:51:32

CET FINANCE

自动驾驶:2025年的新征程与新挑战

2025年,自动驾驶技术宛如一颗在新征程上熠熠生辉的新星,即将开启全新的篇章。

2月13日,鸿蒙智行高调宣布,尊界技术发布会将于2月20日盛大举行。据说呀,尊界S800将会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呢。而近期呢,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也在文中透露,2025年年中就会推出V6全新大版,这可相当于准L3能力的高阶自驾;到了2025年底,要拿出真L3级别的软件(这可需要车端硬件数倍提升芯片算力和存储)以及具备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

众多车企纷纷亮出底牌,这一系列的动作无疑表明,汽车行业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可问题是,当下各大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和L3级别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2025年真的能让自动驾驶大规模达到L3级别吗?

一、开年:自动驾驶的“神仙打架”

新年刚开工,车企们就像是要在赛道上一决高下的选手,纷纷宣告其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最新战绩。

何小鹏发出开工信,宣称2024年中国的L2+高阶智驾渗透率突破了10%呢。他觉得以大模型为主的AI会像火箭一样助推高阶自动驾驶向前冲。他笃定地表示,当下全球自动驾驶正站在新的转折点,他们已经在硬件、芯片、软件、大模型和产品方面做好了前沿布局。而且呀,今年下半年小鹏就要率先在L3级别全场景自动驾驶里拔得头筹。

2月9日,长安汽车在“北斗天枢2.0计划”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放出大招,打算把激光雷达装到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还雄心勃勃地计划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到了2028年更要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2月10日,比亚迪也举办了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比亚迪宣布,旗下的全系车型都要搭载高阶智驾技术,这就仿佛要让全民都能体验智驾的乐趣。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的21款车型,覆盖了从7万级到20万级的区间。比亚迪还透露,它做这件事的底气就在于自家新能源车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100万啦。这里面超过40%的车型都装有L2及以上的驾驶辅助,每天上百万比亚迪用户在各种各样的路况下使用,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镇,从平常日子到极端天气,比亚迪靠着脱敏后的数据打造出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用强大的模型深度挖掘海量驾驶数据里的驾驶模式和决策逻辑。

北京中质华兴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张翔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表示:“端到端的大模型就像一个饥饿的大胃王,需要大量数据来喂养学习。从这一点看,汽车保有量大的车企在这方面的优势更明显呢。”

二、L3级之路:技术挑战重重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当下国内量产乘用车的自动驾驶等级像是在爬山,正从L2向L3+级别艰难攀登。预计以后,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与日俱增的成熟以及成本像坐滑梯一样不断降低,自动驾驶汽车的渗透率有望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也会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浙商证券研报称,L2级自动驾驶系统说到底还是辅助驾驶,就像个小助手。但L3级自动驾驶可不一样,在特定条件下它就能真正的自己当家作主,能自主变道、转弯等,驾驶员可以像甩手掌柜一样,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只在系统请求的时候插手,这一技术的突破可太厉害了,驾驶员能自由处理工作,汽车也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身成移动的生活空间和智能终端。

说到技术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广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是能在特定条件下完全自己控制。但它同时对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超级高的要求。

张广厚指出:“首先得有成熟可靠的行驶环境感知能力,就像有双火眼金睛,在多传感器融合模式下能精准感知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等各种环境;其次要有精准、实时的决策与控制算法支撑,这就好比汽车的超级大脑,能在复杂交通场景下,根据实时感知的环境信息又快又准地规划路径和决策;最后得有稳定、可靠的通信和导航系统,要像坚固的盾牌一样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张翔也补充道:“现实交通和理想交通差别很大。交通场景越简单,L3自动驾驶就越轻松,可是现实的交通场景超复杂,每个司机的驾驶习惯和风格都不一样,自动驾驶汽车和有人驾驶的汽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时,要去预测司机的开车行为和风格,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L3级落地元年:悬念重重?

乘联会的数据表明,2023年1 - 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是55.3%,到了2024年前10个月这个比例就达到了67.1%。

张广厚分析说,总体来看国内车企的自动驾驶基本处于L2普及、L3落地、L4探索的阶段。L2级自动驾驶已经有很高的普及率了,不少车企拿到了L3自动驾驶技术车辆的道路测试牌照,在特定条件下能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可L4级自动驾驶技术还停留在研发和测试阶段。

浙商证券报告提到,L3级自动驾驶的巨大变化在于驾驶主体和责任划分。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能脱手,由系统接管,这种情况下车企可能要承担L3事故的责任。

像特斯拉、华为、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推出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车辆有独立判断行驶条件、自动变道超车等能力,能按导航自动行驶,已经能满足L3的主要功能要求,但在法律上还不算真正的L3,因为这些系统不允许用户完全离开驾驶,出事故责任主体还是用户。

业内之前大多预测2025年是L3级自动驾驶元年。目前来看,2025年自动驾驶大规模实现L3级难度不小。张广厚认为,2025年想要大规模实现L3级自动驾驶很难。从车企的情况看,大部分车企的L3级自动驾驶还在试点试验完善阶段,而且L3级面临的那些安全性、可靠性还有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2025年大规模实现L3级条件不具备。

不过张翔也表达了不同观点:“自动驾驶到L3级有几个技术路线。一种是不断训练模型和投入数据,如果走这条路,2025年恐怕实现不了;还有一种是在汽车上安装先进的传感器,弥补算法的不足,现在很多50万、80万甚至10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辆可以安装大量传感器,所以今年L3级的自动驾驶在高端车上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3 阅读: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