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得以“高效”的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而科学地组建小组又是小组合作有效学习的前提。在科学组建小组过程中,如何调动每一个成员的潜能又成为重中之重。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确保成员能力匹配,达到小组内部异质,才能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开竞争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 成员能力匹配
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这种学习方式以3-6人组成的小组活动为主体,旨在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互助,达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
要想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科学组建小组是小组合作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我们需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确保同号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的构建方式使得小组内部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则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我本学期教的是高一史政地的重点班,根据本班实际,就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确保成员能力匹配做了一些实践,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有了一定的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确保成员能力匹配
首先、了解成员能力,即熟悉班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上学期教的也是这个班,对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尤其性格、学习能力方面。本学期开学之初又做了一些调研,尤其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担当意识等方面。这些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他们进行个人交流或与班主任及部分任课老师沟通来实现。这一步很关键,耗时比较长,但是是后续工作的前提。
第二、初步分组。在初步分组时,我主要考虑的是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根据三个原则,即男女搭配、性格互补、优差中和来组建每个小组。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上相对均衡,避免某些小组过于强大或过于弱小,这样便于后期评比。
第三、明确角色分配。为小组每个成员分配特定的角色和任务,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我班小组基本都是6人小组,初步分组之后,我用a、b、c、d、e、f来代表各小组的六个成员。a是组长,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强;b和c一般成绩较好,自律性较强,学习上的疑难问题由他们解决;d和e成绩较差,但学习态度尚可;f成绩差,自律性也欠缺,属于双差生。如果某个小组人数超过6人,多出来的按照上面标准,除了a,b或c或d或e或f可能有两个。如此构建,即使班级人再多,我们通过小组角色分配,学生实际情况教师也能了若指掌。

历史合作小组构建
第四、及时培训,鼓励交流和合作。小组分好之后,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分批进行培训。如对各组的a同学,即各小组组长,需要从如何领导本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方面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地位和责任;如对各组的f同学,即后进生,需要对他们进行在小组中如何跟着优等生改掉自己的小毛病,提升成绩,改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教师与不同批次同学交流沟通。
除了语言上的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成员实际提供额外的辅导、网络资源或参考资料等,以帮助他们提高相关技能。
同时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小组内成员之间和组组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观点或做法,这有助于小组内部水平的提升及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能力。
对小组定期评估和适当调整。评估的时间可以放在一些大型考试之后,比对成绩对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估,优秀的总结经验,较差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发现某些成员在团队中表现不佳或与其他成员不匹配,可以考虑重新分组或调整角色分配。
历史合作小组评估

期中考试后历史合作小组调整
教师还可以建立反馈机制。反馈要畅通、有效,可以让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并提出建议。这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表现,并找到改进的方法。也可以设立信箱或微信平台,让学生的心声及时表达。教师收集到信息后,要及时整理、核实,必要时要及时调整小组合作。
总之,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能力匹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通过了解成员能力、合理分组、明确角色分配、提供支持和培训、鼓励交流和合作、定期评估和调整以及建立反馈机制,为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一个高效、积极和有益的环境。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能力匹配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能力匹配实现之后,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非常有效。
老师“教”的省心。小组成员实现了能力匹配之后,学生学习、小组管理都有对应同学抓管。老师做到任务明确、及时抽查、评价机制健全即可,具体落实由组长带领成员进行,先进带动后进,最终一起进步。以前收发作业很耗时,效率低,现在有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收发作业相当快捷,并且质量显著提高。以前老师提问、默写、抽查没有针对性,现在手拿小组名单,每个小组、每个学生成绩、上课状态、背默……教师有不同的标注,横看、纵看小组、学生情况一目了然。
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标注
学生“学”的开心。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能力进行匹配之后,每一个同学在班级、在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坐标,有了努力的动力和方向。在小组中,每一个学生因为有了存在的价值,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在以前,小组的d、e、f同学“摆烂”的多,现在的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存在感,上课听讲、下课背书默写、问问题,他们的内驱力得以激发。老师“教”的省心+学生“学”的开心=高效课堂。古人云:“教学相长”,“亲其师,信其道”。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助学,师生关系融洽,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水到渠成。在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中,我教的这个班的历史成绩积分在历史类班级排名第一。历史组在历史类七个组中积分排名第一。

期中考试历史组在历史类积分第一

期中考试本班在历史组内积分第一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能力匹配的不足之处
课堂高效是所有学校、老师、学生期望达到的,提升课堂高效的途径也很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小组合作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我与高一历史组同仁在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上进行了很多努力,尤其在合作小组成员能力匹配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虽然从成绩上来看,相对于上学期期末,本学期有明显的进步,但总体研究时间比较短,还需要长期的实践与观察。
另外我研究的主体主要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及对应的历史学科,其他班级落实情况、其他学科这个方法是否适用……我还没有一一实践。学生情况的反馈也主要从我教的班级收集,缺乏普遍性。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确保成员能力匹配的研究,我是在认认真真地做,并且有落地的实践,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但我会持之以恒践行高效课堂理念,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落到实处,结合我校、我班实际,继续研究,更好地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