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曹魏宗室会成为历史上整个贵族圈里混的最惨的一群人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4-04-23 21:51:00

曹丕,很可能是历史上最没有安全感的一位皇帝,更是一位对自己亲人下手最狠的一位皇帝,甚至不是狠而是残忍了,尤其对宗室之狠,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独一份了。

屠刀挥向亲人

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六十六岁,三十三岁的曹丕从邺城赶到洛阳,顺利继位丞相、魏王。

同年十月,曹丕迫不及待地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自立为皇帝,国号“魏”,又称“曹魏”。

因开创中国历史上禅让作皇帝先河的王莽,只做了短暂的5年皇帝,他所建的新朝就被推翻了。加之,曹丕并不像父亲曹操那样,是依靠一枪一刀拼杀出来的,其威望与军功更是与曹操无法相比,自然也就很是担心群臣不服自己了。

▲曹丕

不过,这好办,吏部尚书陈群不是提了个“九品中正制”吗,正好拿过来用用。于是,曹丕为防止地方操控孝廉,与皇帝争夺人才选拔权,他就利用中正制将人才的选拔权收回了庙堂。

虽然,“九品中正制”在短期内有利于新建的曹魏政权的巩固,但时日一久,人才的选拔权则又会落入世家豪族的手中。

毕竟,担任“中正”的都是世家大族之人,包括“名士点评”环节中的名士,也几乎都出自世家大族。所以,给谁定什么品,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也因此,世家大族的子弟起步基本就是县令的官职,从而造成了魏晋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人才选拔的尴尬境地。

又因,曹丕出生于“阉宦乱政”和“外戚干政”的东汉末年,担心宦官和外戚干政乱政,对曹魏江山不利,就很正常了;还成长于群雄逐鹿的乱世,那时兄弟阋墙、尔虞我诈之事,可谓是屡见不鲜。

所以,在掌权之初,曹丕的一举一动,都给人非常没有安全感的感觉。这一点,与当初父亲曹操动不动就“梦中杀人”的疑心病颇为相似。

于是,他最先向“宦官乱政”的十常侍下手,废除了宫中的十常侍设置,而改用一些优秀的年轻人代替,这也是他为了拉拢民间的贤者为己用的一个高明手段,也算是皇帝给自己培养的一股直属力量。

这一点,在吴蜀后宫还在延用汉代“十常侍”的三国时期,曹丕也算是一个有变革思想的皇帝了。

▲甄皇后

接着,曹丕为了避免再出一个外戚大将军,他又下令外戚可以拥有爵位,却不许担当要职。同时,他还担心后宫的势力逐渐变强,不好控制,于是毅然赐死了贤明的甄皇后,一年后另立了郭皇后,甚至甄皇后死后还被羞辱。

对于甄皇后的死,因由可能会有许多,但下面这段甄皇后上奏的一份“辞后位的辞表”:

“妾闻先代之兴,所以飨国乆长,垂祚后嗣,无不由后妃焉。故必审选其人,以兴内教。令践阼之初,诚宜登进贤淑,统理六宫。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敢守微志。”

很可能就是甄皇后被赐死的导火索。虽不知甄皇后“辞后位”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这种做法在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曹丕看来,可能就是另一番味道了。我派人接你来当皇后,你怎么还不高兴当了,难道你有什么想法不成。毕竟,在帝王看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要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受着。

枷锁套向宗室

随后,曹丕又将目光盯向了宗室,并开始不留余力地打压宗室,使得诸侯们苦不堪言,甚至造成了“宁为司马太守,不为曹魏诸侯”的可悲局面。

可以说,曹丕开创了历史上新的宗室制度:他给宗室分封的是最贫瘠的土地,还不给俸禄、不许经商,更不要说实权、征召、收税、私军等了。即使是堂堂的宗室王爷,身边最多也就十余个老弱病残。

甚至有的宗室养不活府内的人,还需要跟人借粮借钱。

▲曹叡与司马懿

但这还不够,曹魏历代皇帝还给王爷、侯爷等宗室配置了防辅令和监国谒者,前者对宗室进行思想管教,后者对宗室的言行进行监视,并记录上报朝廷。

同时,还规定宗室成员出行不得超出府邸三十里,也不许会见亲友和给亲友写书信,还不许他们用奢侈品,当然了想用怕也没有,就更不要想着一展所长报效国家了,否则会死得更快,这简直就是对宗室人才的禁锢。

也就是说,曹魏宗室的收入只有贫瘠土地的一点微薄收入,最多也就勉强的活着,不至于饿死,而且言行上都没有一点的自由,甚至连分封地的县令都可以随便的欺负他们,这几乎比坐牢也好不了多少。

此外,这些宗室的分封地还会频繁变动,一年到头都是在前往封地的路上。这种做法的目的,曹魏皇帝就是不想让他们过得安稳,而有生异心的机会。

纵观整个历史,曹魏宗室是被改封最为频繁的,他们一生大都是在不断的迁徙途中,几乎没有任何经营封地的机会。

而在那个时代,千里赶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甚至年幼的容易夭折,年老的容易病逝,就算身强力壮的,也扛不住一次次的折腾啊。

例如:曹丕的儿子曹礼,最先被封为秦公,后又改封京兆王,不久又改封元城王。曹礼扛不住这么不断的迁徙折腾,最后死在了元城。还有那个七步成诗的大才子曹植,据说也是这么没的。

看到弟弟绝嗣,魏明帝曹叡贴心地将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悌,过继给了曹礼,并让其继承曹礼的元城王爵位,但还是要去完成曹礼未曾完成的迁徙封地之旅,不久就又将其改封梁王。

那么,曹魏宗室迁徙后空下来的府邸怎么办呢?则被作为以后其他宗室改封的落脚地。

甚至,就连宗室出身的曹爽,在执掌大权之后,也依旧不忘再次打压一下其余宗室。

说得难听点,曹魏宗室过的比狗还惨!  

▲曹纯

可以说,自从曹魏开国之后,每一个皇帝都要打压一下宗室,渐渐的曹魏宗室都快被打没了。例如:魏明帝继位后,常常诏见一些宗室成员到身边来“嘘寒问暖”,问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处境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言。当时,这些宗室都感到很高兴,以为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于是就急忙上书。

结果,魏明帝开启的却是钓鱼模式,当即就对几个上书的宗室更换了封地,而这几个宗室也都死在了迁徙的路途。

如此以来,就导致了这样一个恶果,宗室对曹魏离心离德,甚至有人盼着曹魏灭亡。

宗室恶曹魏,而亲司马家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并没有清算这些地方上的曹魏宗室,反而将宗室们集中起来,安排在河北进行统一看管,不准他们返回各自的封地,不让他们接触外人,说难听点就是圈养。

例如:高贵乡公曹髦,封地在齐鲁,却愣是被带到了河北的元城。

虽说,这些曹魏宗室都远离了自己的封地,却免受了那非人的迁徙之苦,相当于脱离了苦海。

也因此,一些曹魏宗室不顾世人的唾骂,竟主动站到了司马家的那一边。

例如:原虎豹骑统帅曹纯的儿子曹演,就跟司马家的关系非常好,在司马师逼迫郭太后废掉魏帝曹芳时,时任武卫将军的他,就是最先上表请求废帝的曹魏宗室,甚至还成为了司马家最卖力的一个宗室跑腿。

▲高平陵政变

还有曹植的儿子曹志,他就跟司马炎、司马攸俩兄弟的关系很好,而这位曹魏的铁杆宗室,只因司马炎喜欢他,他就甘愿去做西晋的一个太守。

后来,曹志竟然荒唐地要去支持司马攸,结果也只是被罢免了官职。

或许,是因为司马家吸取了曹魏对待宗室的教训,这才对待自家的宗室尤为关照,结果却引发了另一个更加惨痛的教训,那就是“八王之乱”。

那么,对于朝廷打压宗室,会有什么样的恶果,难道庙堂群臣看不出来吗,可为何没有人去管,反而都是乐见其成呢?

魏帝打压宗室,群臣乐见其成

从魏明帝算起,曹魏打压宗室,长达近30年之久,为何听不到庙堂群臣的反对声音呢?

这是因为,宗室力量越强大,世家大族就越会遭到压制,这就相当于天平的两端。

如果,曹魏宗室没有遭到打压,宗室绝对就是曹魏时期最大的世家,不知有多少世家大族的利益会受到侵害,况且这还是人家的家事,他们作为外人,又何必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所以说,对于历代曹魏皇帝打压宗室的事情,这些庙堂群臣根本就不想去提什么反对意见,甚至是乐见其成的。

其实,作为皇权,对待世家门阀这头政治凶兽,有时就得召唤出庞大的宗室群来对抗。如果这还不够,那就放出宦官乱政,再不行还有外戚。然而,不管皇权怎样折腾,却最终都败给了世家门阀这头政治凶兽,难怪历朝历代的皇权都在向世家门阀的一步步退让中走向了毁灭。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10
历史爱好者祥子

历史爱好者祥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