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断断续续以盘坐式静坐孤炼近二十年,深有感触的经历尤有两次,记忆深刻亦是后怕不己❗从此不再勤修盘坐。
两次经历间隔并没有多长时间,第一次静坐没多久,便进入了“失忆”也就是空荡荡的失去了自我感知的状态,倏地又莫名其妙的以一种主宰大地的视野,俯视着空荡荡的自我;由于有了关注的意识,这种感觉瞬间就消失殆尽了❗
这种感觉不到自我身体而有俯视的状态,或就是经常在道法书中看到的“其大无外”❗当时还在庆幸道法修炼的长进,可以进入到更高境界❗
随后的几天里多次试图再现这种状态,都没有实现,渐斩地也就不再期望了❗
随后在没有了企图的静坐中,又不经意感觉到自己渺小到没有了身体,仰视着空空荡荡无色无味的空间……,“这空旷中还能找到出来的路吗”?这种意识一现,倏然间一种恐惧涌了上来,再也无法静心坐下去了❗
这状态纯纯的就是修行中“其小无内”的景象;如果我真的陷入其中,在这空荡的‘原野’上找不到出来的路了,那可就是疯颠啊❗我该咋办❓
——

道法修行中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历史上诸多修法的和尚道士都曾疯颠过,如“鞋儿破帽儿破”的道济、全真教的王重阳等❗我是还没有这等勇气❗
当代佛家居士南怀瑾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吗❗纵观南怀瑾的经历,初到台湾时,为了生活而从事“修行”兴趣的写作,赚钱养活家人!一路走来赚得名利双收❗
随着事业做大,也为了事业做大,还组成了协助发展的“策划共关”团队。
这与佛法修行的逻辑完全相悖❗想那佛法修行的道济和尚,抛家舍业一心专注修佛才修得大成❗全真教的王重阳为了修行,搬到“活死人墓”居住❗它南怀瑾敢有这心思吗?

道法修行讲究“法财侣地”四大条件,其中之侣就有“护法”的作用,修炼者在进行入定之前,与同伴约好“出定”的时间,如到时没有出定,同伴应及时唤醒以免堕入枯禅❗
南怀瑾在静坐讲座中,说“入静到极致”啥意思❗放弃到没有一丝感知的地步,这意味的是什么❓直接堕入枯禅❗
由此可推测南怀瑾的实修功力,也不咋地能上得了境界❗其“入静到极致”的口号,也是“照着葫芦画瓢”解读流行版本《道德经》中的“致虚极,守静笃”而来,仅是个吹嘘口号而已❗
道法修行中的“清净自然无为”,是指修行的结果,修炼的过程还是要有觉存在的❗
南怀瑾的“入静到极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纯纯的就是种理性思维逻辑而非实修体感而来的认知。
如果照南怀瑾所说一直修炼,将是误导疯颠的结果❗
——
✘欢迎网友摆事实讲证据的反驳,这令人敬佩❗
✘瞧不起那些说不出根据的谩骂,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无脑盲目无教养的“追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