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地铁——西悉尼机场项目/Hassell

生生不息清泉 2025-01-11 03:09:14

悉尼地铁 —  西悉尼机场项目标志着悉尼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项目树立了典范,展示了如何通过以研究为导向的设计,在推动城市的未来发展的同时,尊重澳大利亚原住民及其“土地”的理念。

西悉尼拥有两百多万人口,自豪感和多样性并存,正迎来重大变革的契机。随着世界级国际机场的落成以及澳大利亚百年来首个新兴城市的开发,新的航空都市区正蓄势待发,有望成为繁荣的经济中心。

Hassell主导悉尼地铁 — 西悉尼机场项目的设计,这一交通要道将为新兴区域提供服务并助力其发展。Parklife地铁联合体将与Webuild集团合作,共同负责悉尼地铁 — 西悉尼机场项目的站点、系统、列车、运营及维护等工作。

该项目涵盖六个新站点、一处车辆段与维修设施,均通过一条长达23公里、经过修复的坎伯兰平原景观廊道相连。

为了助力大悉尼西部园林城市实现打造宜居社区的愿景,本项目致力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打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以及负责任地管理资源。这是澳大利亚首个自建设至运营阶段均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铁路基础设施项目。

我们采用综合策略,囊括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设计等多个专业,将为悉尼的交通网络树立新的典范,并且在为社区营造可用且宜人的空间上,超越人们的期待。

自项目伊始,这一旨在塑造城市的设计方案便深深植根于对原住民达鲁格(Dharug)土地故事的深刻理解之中,充分尊重了他们所居住土地的文化意义。研究首先广泛探索了坎伯兰平原(Dharug族人称之为Wianamatta),这片平原以一望无际的地平线、辽阔的天空以及由季节性溪流系统塑造的地形地貌而著称。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提炼出了一条核心设计叙事 — “雕琢大地,连接苍穹”,这一叙事理念贯穿并指导了后续所有的设计决策。

“雕琢大地,连接苍穹”的设计理念被巧妙融入所有站点的设计之中。地下站点通过独特的材质与色彩搭配,生动展现了‘雕琢大地’的意象,同时搭配着引人注目的六米直径圆形天窗,将站内空间与上方的“苍穹“紧密相连。而地面站点则是对传统地铁站的一种现代演绎。

设计团队精心打造了这六个站点,确保车站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而非相互竞争。我们携手悉尼地铁“与土地相连”工作组及原住民设计机构Djinjama,深入研究了文化背景、地质条件、动植物生态,旨在根据各站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为它们量身定制独特的故事。这些站点的故事涵盖了人物、水、土地、植物、动物、空气、天空以及火与土地等元素。

“我们不仅追求技术设计的卓越,更致力于打造能够认可和尊重Dharug族土地文化遗产的空间。”——Glenn Scott,Hassell董事

“这不仅仅是建造车站和隧道,更是塑造大悉尼西部未来的关键。该项目将推动区域发展,助力地区特色不断演变,同时尊重并彰显其丰富的文化历史。”——Paul Digby,Parklife地铁联合体首席执行官

可持续设计亮点

悉尼地铁 — 西悉尼机场项目是澳大利亚首个从建设到运营阶段都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并有望获得澳大利亚5星绿色建筑设计评估体系(Green Star Buildings)评级。

该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而非住房、道路和其他设施),深刻塑造新城市的文化。我们致力于让公共交通成为核心、无缝衔接且优于自驾的出行方式,以此激励人们选择更环保、更有利于社区和周边环境的出行模式,为社区的未来福祉贡献力量。

此外,悉尼地铁还实施了沿23公里走廊的坎伯兰平原森林生态恢复计划,这是悉尼地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本土生态恢复项目。

图片:Doug + Wolf

0 阅读:2
生生不息清泉

生生不息清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