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倒就倒!二线合资品牌,活着到底多难?

车茶一味 2023-10-26 14:30:55

摘要:从现代起亚,到马自达,再到斯柯达……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今天都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不同的困境。而在困局背后,原因何在?

从最近一个月的销量来看,不少合资品牌的“日子”过得都不太好。

北京现代在9月份的销量,从去年同期的3万台左右下降至1.76万台;

悦达起亚则相对比较“平稳”,在0.74万台附近挣扎;

而马自达在9月份虽然以1.03万台的销量成绩创下2023年度新高,但这一数据显然并不能令人满意;

至于斯柯达,单月1800台的销量算是“聊胜于无”罢了……

透过销量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合资品牌当前的市场热度,已经远远无法同它们的鼎盛时期媲美。

给人的感觉,仿佛就是“没过几年,这些品牌就都不太行了”。

参考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讴歌,以及近期退出中国市场的三菱,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沦为二三线”的合资品牌,为何会处于如此境地?

首先,来聊聊问题背后的共性

毫无争议的是,在新能源时代到来之际,中国车企、中国汽车品牌在本土市场,有着“肉眼可见”的优势。例如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品牌,无论是从新能源技术出发,还是从品牌的民族性出发,它们都能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而大部分合资品牌呢?

从它们针对新能源赛道的布局,就能看到其中的劣势。比如这一次提到的现代起亚、马自达以及斯柯达,它们截至目前,在中国市场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车型。

其中,背靠上汽大众的斯柯达,直接没有新能源序列,目前在售的车型基本上都是MQB平台的燃油车。

马自达品牌,虽然有CX-30 EV这样的新能源车型,但老旧的油改电平台,早已让它无法适应越来越“卷”的新能源市场。至于现代起亚,虽然有起亚EV5、现代IONIQ 6等车型,但是相较于中国品牌特别是新势力品牌,这些韩系新能源都不占据优势。

另外,在家用市场,中国品牌正在经历一轮插电式混动的快速发展时期。

对比来看,诸多传统合资品牌也都没有跟上这个节奏,它们要么就徘徊于传统的P2混动结构,要么就只推出HEV车型,在技术和产品序列的更迭上,已然有些跟不上中国市场的节奏。

所以,从新能源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些“二三线合资品牌”之所以无法在新时代突围,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针对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相对比较缓慢,丧失了先发性的优势。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合资品牌,都可以把问题归结于“新能源起步较晚”。

针对上述的合资品牌,我们在品牌运营、产品矩阵规划等多个方面,其实同样也发现了问题。只是针对不同的品牌而言,都有一些特异性因素在里面。

面对韩系车的傲慢,中国消费者不买账

现代起亚两个品牌,在中国的行事方法,颇有韩国人生意人独有的“拧巴”特点。

如果从时代背景来说,来自韩国的韩系品牌,会向美国靠拢;但从地缘角度来说,地处东北亚的韩国,也不愿失去中国这个庞大且近便的市场。

所以,韩系汽车品牌的形式思维,颇有一种虚为委蛇的应付感。

在中国,现代起亚一方面喊出了“推出对中国用户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口号,而另一方面却在产品端做着相反的事情。

比如在现代品牌在今年推出的新车沐飒,竟然配备了一台代号为G4NJ的2.0L自吸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其实是10年前的产物。新车配老发动机,虽然车辆的价格不高,却有“新瓶装旧酒”之嫌。

韩系品牌怠慢中国消费者的示例,还远不止于此。

比如从安全性角度出发,现代品牌的Tucson、Palisade、Santa Fe、Nexo均获得了Top Safety Pick+殊荣。

而在国内,北京现代打造的“特供车”菲斯塔,曾在2019年的中保研测试中,仅获得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为M(一般)的成绩;同时,在去年的中保研测试中,第七代伊兰特在侧面碰撞测试中,也只拿到了A(良好)的评级。

至于在车型方面,现代起亚在中国车型,与在北美的车型,可以说更是展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比如在北美,现代早已推出了KONA、IONIQ 6、索纳塔混动、伊兰特混动等多款车型;而起亚品牌在北美,也有着更为丰富的车型选择。

基于以上的差异,其实不难看出,现代起亚更加注重本土和北美市场。至于中国市场,现代起亚虽然也希望重视起来,但由于众多客观存在的原因,使其无法在中国良好地发展。

当然,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现代和起亚乃至于捷尼赛思这样的韩系品牌,短期内都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是,如果韩系品牌不进行改变的话,笔者也认为它们也会长时间保持这种现状,难有太大的作为,更难以复刻十年前的巅峰态势。

点错科技树的马自达,该有危机感了

说句实话,在笔者看来,马自达是一个很可惜的合资品牌。

在燃油时代,马自达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车迷听:压燃汽油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创驰蓝天技术、人马合一驾控理念……这些无不吸引着JDM车迷。

但是在消费越来越理性的当下,很多朋友对马自达这个品牌的反应都不再热烈。

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马自达的科技发展趋势,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了相背离的姿态。

创驰蓝天之父人见光夫,始终都在强调实际燃油效率的重要性;而面对中国新能源政策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之时,马自达仍然不为所动。

客观地来说,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发动机以及压燃汽油发动机,的确拥有很高的热效率。甚至可以说它们的效率已经达到了燃油发动机的“天花板级别”。但是,只要这个品牌一天不推出纯电续航超过50公里的插混车型、不推出高效的纯电车型,这个品牌在中国就难以再次崛起。

另外,从驾驶乐趣的角度来说,基于目前的汽车行业政策,马自达也面临着重重阻碍。

比如马自达在海外,虽然有优秀的后驱结构和直列六缸动力,但是这些大排量动力引入中国的前提,是要有优秀且丰富的电气化产品来“对冲积分”。从马自达目前的动作来看,海外大排量发动机引入中国,对于厂商而言完全不具有性价比,只能是车迷在一旁干着急……

那么,马自达有可能打造优秀的电气化产品吗?

如果聊得再深入一点,我们还得从日本市场的现状说起。在日本,电力系统的价格计算极为复杂。粗略算下来的话,东京个人用户如果每月用电量在301度以上,那么电价可以达到约1.9元人民币/度。基于电动汽车用电量大的特点,那么电动车的使用成本,甚至比小排量汽油车还要高。

所以,基于日本的本土国情,马自达在短时间内,仍将致力于提高燃油动力的效率,而不是带来钻研优秀的电气化技术。基于中国市场的现状,马自达已经钻进了牛角尖之中,很难在汽车消费趋于理性的当下再有大的作为。

不过有一说一,对于一些马自达真正的车迷而言,马自达成为一个“小而美”的品牌,其实也挺好。毕竟小众车还是有市场的,只是不知道在一汽马自达退出之后,长安马自达还能支撑多久。

贾健旭,给斯柯达留口饭吃吧

在以前,汽车业界盛传这一句话:“真正懂大众的人,都买了斯柯达”。

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的捷克汽车品牌,斯柯达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以高性价比、高质价比的优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中,斯柯达曾将PQ46平台首次引入中国,而这一平台代表着德国大众的全新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个阶段,斯柯达品牌足以同大众品牌平分秋色。

但是在今天,大众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是斯柯达品牌的几十倍。

问题的根源,在笔者看来其实出自于上汽大众。

此前,在上汽大众ID. Festival期间,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也首次正面回应了斯柯达品牌未来的规划,它表示:上汽大众的许多人对斯柯达是有情结的。既然提到了“情结”,那我们就来好好地聊一聊。

其实在笔者看来,上汽大众对斯柯达这个“依附而生”的品牌,并没有太多的“情结”……

在进入MQB时代后,大众车型因为获得了模块化的生产优势,成本降低、价格降低。

一台帕萨特1.4T入门级车型,终端售价可以压缩在15万以内;一台途观L的入门级车型,也能在终端进入到15万以内销售。

由于大众品牌率先发起了“内卷”,斯柯达已经不再有售价上的优势。

而当上汽大众价格进一步降低,抢占了斯柯达的性价比优势之后,斯柯达品牌也进入到了愈加挣扎的地步。

同时,斯柯达的所有车型,也都依附于大众体系之内。比如斯柯达科迪亚克,是途观L的姊妹车;斯柯达明锐,是大众速腾的姊妹车;而斯柯达速派,更与帕萨特、迈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除了品牌之外,斯柯达与大众在设计、质感和使用体验上无法差距,由此也丧失了差异化竞争的能力。

不过斯柯达的用户或者车迷也无需担心,在短时间以内,斯柯达应该还是不会推出中国市场。在2022年年底,斯柯达外方高层也考虑过“轻资产”运行模式,即在国内只销售而不生产。不过,基于上汽大众在国内的产能和成本优势,斯柯达仍然保留了在中国的现有运营状况。只是问题在于,按照这样的进度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就算上汽大众的综合实力再强,也经不住这样去折腾……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要想盘活斯柯达,关键在于自身敢不敢放权。如果把ID系列纯电动车型交给斯柯达,或者把家用车序列(如朗逸、凌渡L等)交给斯柯达,而自己仅保留中高端车型(如帕萨特、途安等)的话,未必不会有一番新的景象……

结语:

铃木、讴歌、三菱,乃至于更早期的雷诺,这些合资品牌的“退败”可以说都是前车之鉴。

如今,现代起亚、马自达、斯柯达这些合资品牌的挣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冲击。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品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品牌运营、规划层面出了问题。想要品牌不熄火,除了壮士断腕,想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0 阅读:159
评论列表
  • 2023-10-27 00:27

    呵呵,自己哪里疼只有自己最清楚,将来破产携巨款潜逃美国的一定是某位中国老板。你说的那些撑不下去的车企老板肯定不会逃跑的,他们是世界性车企,离开中国虽然难受,但是维持活着基本没问题,中国车企如果在国内没有销量,只有死路一条,这是本质的区别。

车茶一味

简介:专业汽车评测,北京十强汽车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