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钟启腾,广东省名中医,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广东医科大学中医学教授,惠州市中医重点专科肝病科主持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40年,擅长治疗各类肝病、消化病、疑难病,对中医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中医科团队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4项、市级科研立项7项、惠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公开发表论文、论著约100余篇。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钟某,男,时年61岁,于2021年01月08日初诊。【发病过程】患者1月余前搬动重物后出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活动或深呼吸时明显加重,伴双侧肩颈部疼痛,僵硬感,多于睡眠时出现,晨起稍活动后可减轻。自觉口苦,睡眠差,多梦,间中惊醒。曾至心血管内科就诊,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未见异常。【首诊证候】症见:患者精神一般,诉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活动或深呼吸时明显加重,伴双侧肩颈部疼痛,僵硬感,多于睡眠时出现,晨起稍活动后可减轻。自觉口苦,睡眠差,多梦,间中惊醒。舌红边紫暗,苔薄黄,脉弦。查体:心脏听诊无异常。第3-5胸椎棘突明显压痛,叩击痛(+),且胸4/5两棘突高低不平,双侧肩胛明显压痛,可扪及条索状挛缩。辅助检查:胸椎X片提示胸椎退行性变,轻度侧弯,第4/5棘突稍向右偏。
【辨证论治】西医诊断:胸椎小关节错缝。中医诊断:筋伤(气机失调、瘀阻经络)。治法:重镇止痛,调畅气机,化瘀通络,安神定魂。处方:予重镇止痛汤加减:磁石20g,代赭石20g,龙骨20g,石决明20g,延胡索10g,杏仁10g,乳香5g,没药5g,白芍10g,青皮5g,甘草5g,制川乌3g, 葛根20g,乌梢蛇10g。共7剂,每日1剂,水煎至400ml,早晚餐后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1年01月22日患者复诊诉精神改善,胸背部疼痛明显减轻,双侧肩胛僵硬感同前,间中右上肢麻木。舌红边紫暗,苔薄黄,脉弦。原方加入鸡血藤20g,继服7剂,每日1剂,早晚餐后服用。
【按语】
从临床看,筋伤患者多有突然发生的外伤史,《医学发明》中说:“夫从高处坠下,恶血留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俱作风中肝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血者皆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所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虽然局部瘀肿疼痛为瘀血表现,但是血瘀之处,气必不畅,且突发事件,猝不及防,易致气血逆乱,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胁胀满、疼痛,甚则出现抑郁、恐惧、多梦、失眠等症,治宜重镇止痛、安神定志。
辨证思路:明代薛己著《正体类要·序》中就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的论点,阐明并强调了筋伤的局部与整体,外伤与内损的辨证关系。肝主筋,藏血,《外科补要》说:“跌打损伤之征,恶血内流,则不分经络,皆以肝主,盖肝之血也,败血也必归于肝,且多痛在肋小腹,皆肝经之道路也”。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则有“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之说。瘀血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败血归于肝,致使肝络受损,肝失疏泄,引起局部疼痛、睡眠差、口苦等症状。
方中磁石、代赭石平肝镇逆,生血兼能凉血。龙骨,石决明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此4味药物均归属肝经,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抗惊厥、镇静止痛的功效,配伍延胡索、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杏仁宣肺降气,助调节气机。肝郁日久必成瘀而致病;同样,由邪气滞留可产生瘀血,亦影响肝的疏泄面而致病。故用少量青皮疏肝破气。“旧血不去,新血不生”,使用活血化瘀治疗后,此时加入白芍,除了可增强平散恶血、逐贼血的功效之外,与甘草合用,成芍药甘草汤解痉止痛。《内经》:“人卧则血归于肝”,不论是胸背痛或是肢体疼痛,当属气机失调并有瘀阻之证出现,均可参考此法。制川乌辛热,可改善人体血液循环,通络止痛;恐辛热太过灼烧阴液,配伍生地黄清热凉血;葛根、乌梢蛇舒筋通络。除内服药物外,传统“手法整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患者就诊时采用“膝顶法”,复位错位的胸椎小关节,症状顿时减轻。二诊时,患者症状较前减轻,但肢体轻微麻木,故加用鸡血藤补血养血、活血舒筋。患者起因虽非肝病所致,根据病因病机,使用疏肝理气以止痛、从肝治血以化瘀,从肝定魂以安神亦能达到良好效果。(编者:钟韵畅、李广照、谭宏韬)
— 完 —I 注:本文来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学指导:钟启腾 主任中医师 广东中医药整理。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