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用药心法

缪老说知识 2024-06-08 09:55:57

『一个有使命的头条号』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检查都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对于中医的治疗还是要从中医四诊从病人身上去找治疗的方法,脾虚的健脾,痰湿重的祛痰湿,淤血重的化瘀等等,不能从西医的角度去看一律降压降糖。

仝小林院士是我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擅长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内分泌疾病等。仝小林院士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治“四高”推荐几个经验方:

一、降糖方

2015年,刊登在中国中医药报上的《仝小林:从黄连降糖谈开去》文章介绍,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因其主要成分小檗碱降糖功效显著,故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此外,仝小林院士也曾经在其主编的《脾瘅新论》书籍中分享过他的降糖方法。

1.黄连、生姜/干姜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姜/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姜可制约黄连苦寒伤胃,二药合用,共奏辛开苦降、寒热并调之功,为降血糖之经验药对。根据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病程、年龄、体重的不同,黄连用量随之变化。

用黄连调理脾胃,多在1.5~6g;而降糖,15~45g为常用量。比如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黄连剂量为9~15g;空腹血糖7~10mmol/L,黄连剂量为30g;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黄连剂量为30~45g;糖尿病酮症最大应用至120g。

使用黄连须配伍生姜或干姜,以防苦寒伤胃。脾胃正常者,黄连:干姜为6:1;脾胃虚弱者,黄连:干姜为3:1或1:1。

如此配伍,可存其降糖之用,去其苦寒之性。一般治疗糖尿病本病,黄连使用剂量大;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黄连使用剂量偏小。

2. 黄连、知母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知母甘寒,滋肾润燥,上润肺燥、泻肺火,中清胃火、除烦渴,下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二者相须为用,为降血糖之经验药对。

此方为清热生津润燥之效方。二药合用,主要针对糖尿病之“热”态与“燥”态。黄连、知母在现代药理学上均具有好的降糖功效,实为降糖之“靶”药。在2型糖尿病早中期,药对应用较广。

临床多用黄连15~45g,知母15~30g。

3. 黄连、乌梅

黄连苦寒清热;乌梅生津止渴、酸涩敛阴。二药合用,取“苦酸制甜”之意,是具有较好疗效的降糖药对。

糖尿病为一“甜病”,故苦酸可以制甜。此方黄连清胃火,乌梅生胃津,苦酸制甜以降糖。

4. 黄连、赤芍

黄连泻气热,赤芍清营热,二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气营蕴热证。症状一般为口干渴,面赤,手足心热,汗多等。

如口干、口渴明显,可加知母30g、天花粉30g、西洋参6g;如汗出较多,可加山茱萸敛汗。

临床本药对可独立降糖,合用西药注意减量。

二、降脂方

此外,仝小林院士主编的《脾瘅新论》一书不仅有降糖方,还有降脂方。

1. 红曲、山楂、荷叶

红曲、山楂、荷叶三者为消膏降浊之“靶药”,常配伍使用,治疗血脂异常、肥胖者。

红曲中含有多种他汀类成分,可降低血脂和血糖。山楂消食积、入血分化瘀滞,其消膏降脂作用强。荷叶味苦涩而性平,能清暑化湿,升清阳而凉血热。三者是消膏降浊之常用药物。

山楂的常用量为30g,红曲的常用量为6~12g,荷叶的常用量为9~15g。

2. 荷叶、苍术

荷叶具有利湿、健脾升阳之功;苍术辛温燥烈,功擅祛风除湿,健脾止泻。二药合用,具有化湿祛浊之功,现代药理学上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舌苔厚腻为二药应用指征。

可使用大剂量苍术15~30g,荷叶一般应用至15~30g。

临床若以湿为重,化湿可配伍藿香,渗湿当用云茯苓、薏苡仁,利水用车前草、竹叶。

3. 陈皮、大腹皮

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大腹皮可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二药合用,为行气运脾之要药。

4. 茵陈、红曲、生大黄

茵陈、红曲、生大黄三药合用,具有消膏调脂、通腑降浊之功。此药对适用于腹型肥胖、中重度脂肪肝患者。

临床常用剂量:茵陈15~30g,红曲3~9g,生大黄3~6g。

若腹部膨满胀大,则合用厚朴三物汤;虚胖,则配伍党参、炒白术、荷叶;肝损害,配伍赤芍、五味子、虎杖。

三、降压方

1. 夏枯草、黄芩、钩藤

2020年在中医药学术期刊《吉林中医药》刊登的《夏枯草、黄芩、钩藤治疗肝热型高血压病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中介绍,仝小林院士将高血压病分为“三期六态”,指出肝热证具有“四红二干”的临床表现,“四红”指面 (目) 红、唇红、舌红、掌红,“二干”指便干、口干。

常处以靶方夏枯草、黄芩、钩藤清肝降压。该小方治疗肝热型高血压病时,降压效果显著,并可以明显减轻头晕、头痛、目赤等症状,临床疗效良好,但需注意不可长期大剂量使用。

一般用量为夏枯草30~60 g,黄芩15~30 g,钩藤15~30 g,根据兼证配合使用清热、降火、散火、行气、利湿之品。

2. 怀牛膝、炒杜仲、桑寄生

2019年,一篇在吉林中医药刊登的《牛膝、杜仲、桑寄生治疗“肾虚态”高血压病——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文章中,仝小林院士指出,“肾虚态”为高血压病常见态势之一,此类高血压病多见于老年或久病体虚之人,常见脉压差较大,并伴有脑转耳鸣,腰部酸痛、空虚,足跟疼痛等症状。

高血压病见肾虚态者,用怀牛膝、炒杜仲、桑寄生组方补益肝肾以降压,临床可以取得良好的降压疗效。

三者常用剂量均为16~60g,其中牛膝为治疗脉压差大的靶药,最多可用至120g。

灵活配伍这3味药,可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3. 茺蔚子、茯苓、车前子

2020年,吉林中医药杂志刊登的一篇仝小林院士的《茺蔚子、茯苓、车前子治疗水态高血压病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文章中指出,水液代谢异常是导致水态高血压的直接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减小。该病致病因素中,水湿尤为重要,常见体胖、下肢水肿等症状。

针对病因及辨证予以靶方茺蔚子、茯苓、车前子利水降压,可根据临床高血压分级及下肢水肿程度调整用量。

一般以茺蔚子15~45g,茯苓30~90g,车前子15~30g靶向降压,同时减轻水肿,共奏活血、渗湿、利水之效,必要时配合益母草、泽泻等药。

该小方降压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舒张压、减小脉压差,有效治疗水肿,针对水态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

4. 石决明、珍珠母

仝小林院士在其《脾瘅新论》中分享的降压方指出,石决明平肝清热;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二药合用,为安神降压之靶药。

治疗高血压合并眠差的患者,石决明15~30g,珍珠母9~15g。

四、降尿酸方

仝小林院士认为,血尿酸升高是由膏人中满,气血运行不畅,积聚成浊,或进一步流注经络而成,治疗重心在脾与胃肠,利湿去浊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基本治法。

1.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

2010年,刊登在中医杂志上的《仝小林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经验》指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为元代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创立,由苍术、黄柏、威灵仙、羌活、白芷、桂枝、防己、天南星、桃仁、红花、川芎、龙胆、神曲组成,有清热利湿、化痰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方中黄柏用量为30g,苍术15~30g,威灵仙15~30g,桂枝15~30g,配伍性捷走血分之鸡血藤30g,二药温经和血、舒筋通络。

防己、羌活祛风除湿、止痛利关节;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龙胆清利湿热。

方中可配伍清热解毒,主风寒湿痹之秦皮30g,具有显著止痹痛、降低尿酸的作用。

2. 当归拈痛汤

2017年一篇《仝小林院士辨治痛风经验》的文章指出,当归拈痛汤源于《医学启源》,由金元医家张元素所创,被称为治疗“湿热疼痛之圣方”。

全方由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白术、当归、人参、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甘草组成,具有通络止痛、调和气血、疏风清热利湿的作用。

仝小林院士的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

当归9g,羌活9g,防风6g,天麻6g,猪苓30g,泽泻30g,茵陈15g,黄芩9g,葛根15g,苦参9g,生白术15g,炙甘草15g,威灵仙30g,秦皮15g,秦艽15g,土茯苓30g,萆薢15g,黄芪30g,生姜9g,大枣9g。

— 完 —

I 注: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请勿盲目试用!(感谢您的关注,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让更多的人受益~)

0 阅读:3

缪老说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