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张角的符水没有用,为什么百姓却相信他?历史真相极其残酷

沉着的阳光 2025-02-20 09:42:17

在公元184年的时候,有个叫张角的人,他平日里呢,经常做一件事儿,就是发放符水给大家,还靠着这个给不少人治病呢,也算是在百姓当中有了一定的名声。结果这一年呢,张角振臂这么一挥,发出了号召,可不得了啦!冀州、荆州、扬州、幽州还有司隶这些地方的无数老百姓,纷纷响应。他们都把头裹上了黄巾,就这么发动起了起义。当时还流传着一句特别响亮的口号呢,叫做“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口号喊得可响亮啦,几乎传遍了整个九州大地。更让人惊讶的是,就连在皇宫里头当差的太监,像封谞、徐奉这样的人,都打算跟着张角一起搞起义呢。

那符水明明是没办法救人的,可奇怪的是,百姓们为啥就愿意去相信张角搞的那一套,甚至还引发了黄巾起义这么大的事儿呢?要想把这个问题弄明白,咱们就得放低姿态,好好去了解一下那些追随张角的百姓,看看他们平日里到底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状况。

一、豪强压迫下的东汉百姓

在东汉时期,土地方面的问题那可是相当严峻的哦。好多普通百姓都沦落到了世家大族手底下,差不多就成了事实上的农奴啦,生活过得很是艰难呢。其实早在东汉开国的时候,刘秀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哦。他心里就琢磨着要好好清理一下田亩情况呢,想着让官员们去仔细查清楚各个地方的老百姓们都拥有多少土地,这样就能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来征收赋税啦,也好更妥善地治理整个国家。

最终的情况是,陈留郡的官员向刘秀进行了禀报,说的是“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这番话。这意思就是在告知刘秀,哪怕他贵为皇帝,在清查土地相关事宜的时候,也只能去查颍川、弘农这两个地方的土地情况,而对于究竟是谁占据了河南(要知道当时的河南指的就是洛阳)以及南阳的土地,那是不可以去清查的。

刘秀当时极为恼怒,甚至动了处决相关官员的念头。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刘庄站了出来进行解释。刘庄说道,其实并不是郡里的那些官员不愿意去清查相关情况。要知道,河南(也就是洛阳)那可是首都所在之地,而南阳又是皇帝的故乡。在这两个地方呢,那些土地、宅子之类的,要么是属于有功劳的大臣们所拥有的,要么就是被那些世家大族给占据着。面对这样的局面,那些官员们根本就没办法顺利地开展清查工作,实在是查不下去。

在一个国家刚刚开国的时候啊,那皇权的力量按理说是很强势的,可即便如此,也不得不对世家大族做出妥协呢,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东汉时期那些豪强大族的强横程度有多厉害了。就拿袁绍他们家来说吧,这袁家可是相当不一般呐,有着“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呢。啥叫“四世三公”?就是说袁家连续四代人里都有人担任朝廷里三公这样的高位,那地位、那权势,在当时可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呢,就从袁家出来的人物看,出了袁绍、袁术、袁遗这三个人呢,他们可都成了一方诸侯,在当时的局势里那也是响当当的角色啦。除此之外,还有冀州牧韩馥呢,这人居然还是袁家门生故吏,和袁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么看来,袁家在当时真的可以说是权倾天下啦,在整个东汉的局势当中那影响力可真是不容小觑。

要知道,曹操可是宦官之后出身呢,即便如此,他的家族那也是很有实力的。家族里能给他提供不少得力的本家武将呢,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等等,而且还能拿出数千的兵马供他调用。再看看后来发生的高平陵之变,在这一事件当中,灭亡曹魏的司马懿家族同样不简单。他们竟然暗地里养了足足三千死士呢,这些死士在关键时刻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咱们来举个例子啊,就假设是十个普通百姓来供养一个士兵,然后一百亩田地可以养活一家人。大家想想看哦,像袁绍家族、曹操家族、司马懿家族这些世家大族啊,他们每次起兵那可都是几千人的规模。那按照前面说的这种供养和养活的情况来推算,他们这些家族到底得控制着多少普通百姓,又得掌握着多少亩田地呢?而且,像他们这样势力庞大、能有如此规模起兵举动的世家大族,在当时又究竟有多少个呢?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中,百姓们所过的生活状况其实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到啦。他们连可以用来耕种、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没有,一旦生了病,却根本拿不出治病所需的钱财呢。而且,百姓们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无法拥有,时刻受到各种限制。更糟糕的是,朝廷也没能给予他们应有的保护,让他们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除此之外呢,那些豪强大族还对他们进行着无休无止的盘剥,不断地压榨着他们仅有的那点资源和利益,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艰难困苦了。

二、张角与太平道

在当时那样的一种情形之下,张角以及他所创立的太平道登场了。只见张角手里拿着九节杖,他会免费给老百姓发放符水来为他们治疗疾病,同时呢,还会赐予百姓祝福。并且,他还宣称,要是加入太平道的话,大家就能够一起有饭吃,还能一同去追寻那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景呢。

大家想想看,对于那些连肚子都填不饱,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甚至都快要被饿死、冻死的普通百姓来说,那可有着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情况呢。是什么情况呢?就是当时有个叫张角的人,他弄出来的一些事儿对这些百姓有着很大的诱惑。张角这人呢,他还懂得一些医术方面的知识哦。他会发放一种叫做符水的东西,虽说这符水肯定没办法把所有的病都治好,但是呢,它还真的让不少人恢复了健康呢。这一点可太重要啦,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张角发放这些符水进行治疗,那可是完全免费的,不用百姓花一分钱呢。

在当时有一种名为太平道的组织。其首领呢,往往手持着九节杖,还会进行画符念咒之类的活动哦。他们会教导人们通过叩头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过错呢。之后,还会拿符水给人喝下。要是有人得了病,而且患病的时日比较短就痊愈了的话,他们就会宣称说这个人是信奉太平道的,所以才好得这么快呢;可要是有人喝了符水之后病没好,那他们就会说这个人是不信奉太平道的,所以病才没好起来哦。这相关记载是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典略》当中呢。

大家要知道,治好一场病呢,通常是由大概三种因素来起作用的哦。第一种因素呢,就是药确实特别有用,它对于病症能够起到那种决定性的作用呢,就是靠着药本身的效力,让病症得以被有效治疗啦。第二种因素则是人自身的免疫力在发挥调节作用哦,人体自身有着一套免疫系统,通过它自身的调节功能,慢慢地就把疾病给化解掉了呢。还有第三种因素,就是病人打心底里相信这种药是真的有用哦,哪怕实际上这种药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治疗效果,但是因为病人心里有这份信任,也会对病症产生积极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安慰剂效应啦。

张角这个人啊,他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四处奔走,干什么呢?专门发放符水去救治那些生病的人。就这么坚持了足足十年的时间,这成果可不得了,他收获了数量极为庞大的信众,足足有数十万之多呢。而且这些信众分布的范围那也是相当广,冀州、幽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等各个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在这之后呢,张角又对这数十万的太平道信众进行了一番安排。他把这些人分成了三十六方,每一方都安排了一个叫做渠帅的人来负责管理。这里面大方的规模可不小,能有上万人那么多;就算是小方呢,也有数千人的规模。

各地的太平道在那时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哦。原本啊,那些信奉太平道的人不过是一个个忍受着饥饿的个体,各自艰难求生呢。但后来情况就不一样啦,他们慢慢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群体,在这些群体里,大家能够互相依靠着,就像抱团取暖一般呢。而且,这样的群体还能为后续新加入的人提供庇护之所哦,让新加入的人也能有所依靠。也正是因为太平道有了这样的组织形式,有了能让人相互扶持、为新人提供保护的特点,所以它才能够在大汉的各个地方广泛地发展起来。甚至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宫中的太监,都有给他们做内应的呢,可见其发展态势之盛啦。

三、庶民的愤怒

黄巾起义可不是一场随意发起的暴动,而是有着十分严密的规划呢。早在184年的时候,起义者们就已经约定好了起兵的日子,正是当年的3月5日。他们还提出了非常响亮且极具号召力的口号,那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口号一喊出来,就表明了他们要推翻现有统治,建立新秩序的决心。不仅如此,那些黄巾起义的信徒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行动。他们在洛阳以及各州郡官府的墙壁上,都刻上了“甲子”二字,这可不是随便刻着玩的,实际上是把这些标有“甲子”字样的官府当作了要攻打的目标呢。另外,在兵力调配方面也有着精心的安排。马元义这个人就承担了重要的任务,他前往荆州、扬州等地,成功将数万信徒调到了邺城,以此来充实黄巾军的核心力量,让黄巾军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而且,黄巾军还谋划着从内部扰乱大汉都城的运转呢。他们派马元义去了洛阳,去联络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给都城制造混乱,好为起义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因为张角的弟子唐周去告密了,这就导致马元义在洛阳被抓了起来,而且还遭受了车裂这样残酷的刑罚。不仅如此啊,汉灵帝随后对宫廷内外展开了清查行动,这一查可不得了,居然一下子就抓住了多达一千多名的太平道信徒呢。这件事可把汉灵帝给吓得够呛,他心里十分恐慌,于是赶忙向全国下达通令,要求各地去抓捕张角等太平道的首领们。

话说在当时那个局势下,到了二月份的时候,张角这边没办法,只能被迫把原本计划好的黄巾起义提前发动起来了。起义的时候啊,那些参与的人都在头上裹着黄巾,所以就号称是黄巾军啦。而且他们还有着明确的领导分工呢,推举张角作为天公将军,张宝被推举为地公将军,张梁则是人公将军。不光是他们这几位主要首领,还有太平道在各地的36位渠帅也一同响应起义,大家齐心协力行动起来。接着呢,黄巾军就开始展开一系列行动啦。他们去攻打各个州郡的官府衙门,把那些贫苦百姓都吸纳到自己这边来壮大队伍。同时啊,还对那些大族修筑的坞堡发起攻击。这一下子可不得了,整个天下就像是炸开了锅一样,到处都有人起来响应起义,连都城洛阳都被这阵仗给震动了,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呢。

汉灵帝当时情况紧急,赶忙任命何进担任大将军这一要职。何进领命之后,即刻率领羽林军前往都亭驻扎下来,肩负起守卫洛阳的重任,以保障都城的安全。与此同时,卢植也接到了命令,他率领着北军五校的兵力向着河北进发。因为在河北地区,有张角所率领的黄巾军主力在活动,卢植此行的目的便是要与这支主力部队展开作战,尽力去遏制他们的发展势头,从而稳定当地的局势。另外,皇甫嵩和朱儁二人也没闲着,他们也各自积极地组织起了相应的军队。在准备妥当之后,便率军南下,奔赴豫州地区。他们此去的任务就是去平定在豫州一带发生的叛乱,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

在那段时期啊,双方可是经历了多次激烈的交锋呢。黄巾军这边的波才,那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在战斗过程中,一度把朱儁给打败了,而且还致使幽州刺史郭勋、太守刘卫等人都丢掉了性命呢。不过呢,这黄巾军存在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他们没有得到豪强大族的支持,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豪强大族的支持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呢,而且他们也缺乏丰富的军械供给。相对而言,汉军这边呢,虽说在初期吃了败仗,可毕竟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在经历了一开始的失利之后,很快就稳住了阵脚,把局势给控制住了。后来,就发生了皇甫嵩火烧长社这么一件大事,与此同时呢,朱儁和曹操又从两面夹攻波才率领的黄巾军。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之下,波才部的黄巾军可就招架不住啦,结果是大败而归,有好几万人都在这场战役中被杀害了呢。

黄巾军的抵抗那可是相当坚决的。就拿宛城来说吧,张曼成不幸被杀之后,他们紧接着就推举赵弘作为渠帅,继续领导大家对抗。那朱儁呢,带着军队围攻南阳,这一围可就是将近百天呐,但是却怎么也难以把城攻破。就因为这事儿,汉灵帝还严厉斥责了他呢,没办法,朱儁只能继续发起猛烈的进攻。后来赵弘在战斗中不幸战死了,可这黄巾军并没有就此投降的意思,他们又推举韩忠来当渠帅,继续顽强抵抗。只是到最后啊,城里的粮草都给耗尽了,实在没办法了,这才请求投降。然而朱儁却不答应,他说要是今天允许他们投降了,那以后保不准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着起来造反呢。

在那之后呢,朱儁带兵对南阳的黄巾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清剿行动,一下子就杀死了数万人之多。不仅如此,对于已经投降的黄巾军将领韩忠,朱儁也毫不留情地将其处死了。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喽,那些黄巾军见状,哪能就此罢休,于是他们又重新推举孙夏作为首领,也就是所谓的渠帅,再次聚集起来起兵反抗。面对黄巾军的再次起兵,朱儁那也是毫不手软,再次出兵进行镇压,这一战下来,又斩杀了上万名黄巾军呢。经过这几番折腾,总算是把南阳的黄巾军给彻底平息下去了,之后确实也没再出现有人起兵反叛的情况啦。不过您想想啊,当时一个县总共也不过就万把来人,经过这一场又一场的杀戮,再加上可能还存在的饥饿等诸多磨难,这南阳地区最后还能剩下多少存活的男丁呢?那结果,自然也就不难想象喽。

四、黄巾的败亡

要知道,对于黄巾军而言,有一件事带来的影响极其严重,那就是张角的病死,这可比他们在战场上遭遇失利所产生的冲击还要大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黄巾军是由众多太平道的信徒所组成的,而在太平道里,张角可是被尊为天师的,他在黄巾军里的地位那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呢,当张角一去世,黄巾军就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整体的形势急转直下,迅速地就进入到了灭亡的倒计时阶段啦。

话说当时,张梁率领着黄巾军的主力部队,和皇甫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战。刚开始的时候啊,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打得难解难分,谁也没办法一下子占据上风。可是呢,这战争一旦拖得时间长了,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要知道,黄巾军大多是穷苦农民组成的,他们在战事素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呢。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劣势越来越明显,黄巾军这边逐渐变得松懈起来。结果呢,就被皇甫嵩瞅准了机会。在一个夜里,皇甫嵩发动了突然袭击,打了黄巾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战下来,那可真是损失惨重啊,足足有三万多黄巾军将士,连张梁本人也在这场战斗中战死了。而且啊,那些逃跑的黄巾军也没好到哪儿去,被逼得慌不择路,好多人都被挤到河里淹死了,这部分人多达五万人呐。就这么一场仗,黄巾军的主力部队可算是元气大伤,遭受了极为沉重的打击。

东汉王朝即便通过镇压黄巾军也没能起死回生。要知道,黄巾军主要是由穷苦百姓组成的,最后他们在这场起义中落败了。然而,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那些原本就势力庞大的豪强大族趁机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还有那些获得了募兵权的州郡刺史、太守们,他们在之后可都成了能够左右局势、最终导致大汉覆灭的诸侯呢。像袁绍、袁术、曹操、陶谦、刘焉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如此。

当我们回过头来全面审视黄巾起义这件事的时候,就不得不再次提及最初那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角所施的符水,从实际效果来讲明明是毫无用处的,可为什么老百姓们却甘愿跟着他起来造反呢?这其中是有原因的。虽说那符水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疗效,可张角等人提供的免费治疗举措却是实实在在能帮到百姓的。就拿《太平经》来说,单从其内容本身可能在改变现实状况上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那些太平道的渠帅们却能够凭借组织的力量,让百姓们免遭当地豪强的肆意欺辱。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或许并不真正明白所谓太平道的教义内涵究竟是什么,然而他们心里清楚,跟着太平道,起码能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让自己填饱肚子,不至于饿肚子。这些百姓们平日里的生活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就如同蝼蚁一般渺小且艰难,可即便如此,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着对太平盛世的强烈向往啊,所以才会选择追随张角,投身到黄巾起义之中。

0 阅读:12
沉着的阳光

沉着的阳光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