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起源——拈花微笑,读懂这则公案,千七百则公案不再迷茫

青云塾点墨人 2024-12-29 11:14:36

话说某一天,众人正等着佛陀给大家说法,可佛陀却静静地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只是拈起那朵梵天送来的金色菠萝花笑盈盈地展示给大家看。

佛陀用意何为呢?众弟子怎么也搞不明白。正在此时,大弟子迦叶尊者脸上露出了盈盈微笑。

见迦叶微笑,佛陀就开口了,他说到:

“我有一精妙绝伦的修行法门,依此法门可以瞬间顿悟真理,穿越一切虚妄之相直抵本真。此法门乃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描绘的佛门至宝,就在迦叶之微笑中,我刚才已传授给他了。”

看完故事,你心中有何感想呢?不管是什么,揣着它、抓住它,不要让他溜掉了,下面跟着故事的脉络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拈花微笑”,传说是禅宗的起源,所有流传下来灯录中都有记载。但据考证,这则公案是后人杜撰的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

“拈花微笑”源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然而,此经译者不明,亦未被载入古代经录。极有可能是在“拈花微笑”这一故事产生之后,为其专门编撰而成的佛经,以证其渊源有自。

事实上,此类事宜在古时屡见不鲜。恰似一位功成名就之士,鉴于其功勋斐然,继而回溯去编纂他的出生趣闻乃至祖宗传承之事。

一则无中生有的故事,却成为了禅宗的源头,这正昭示了禅宗“本来无一物”的境界。然而,禅并不是只有“无”,其中还有一样无始以来就跟随着人的东西。

佛陀那拿着花给大家看,其中有何意义呢?

除了佛陀本人,谁也说不出准确答案。对于佛陀以外的所有旁观者,佛陀拈花必有意义,但大家得到的任何意义都不是这个现象的本质,都是自我的见解。

面对世尊拈花,众人势必会去探究那现象背后的含义,此乃人之常情。作为人,在面对外境时必然会“生心”。

为什么必然生心?人人都有与外界发生互动的本性,也可以称作觉性。去解读、认知自己“六根”所能捕捉到的任何信息。

这种天性是人人皆有,本自具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勉强称之为佛性。

诚然,“佛性”二字实则仅为设定一个称谓,旨在谋求言说之便利罢了,并非意指佛之本性、佛之能力。只因属于佛教之词汇,一切之前皆冠以“佛”字罢了。

只要你投身于外境之中,终究要获取某些东西,不管所获之物是什么,皆为你对于当下的独一阐释,人人皆是如此。

除却当下所展露出来的现象之外,并不存有一个单独孑立的真相能够获取。世尊拈花的旨意,便蕴藏在这一现象之中,对于除世尊本人以外的任何观察者来说,皆难以获取。

但与此同时需加以留意,人人皆有所获,只不过并非真相,而是自身的见地,自身心意识的产物,仅仅只是“相”而已,毕竟相由心生啊!

真相不可得,此乃必然;相无时无处不在得,亦为必然。恰似:欲见自己最渴盼见到之人,然而所见到的所有人皆非那人。想见的求之不得,不想见的不期而至。

这就是矛盾的开始,烦恼的根源。

显然,问题的根源并非在外界,而是存于自身的内心深处。佛陀拈花,迦叶微笑,恰如日出东方,月落西山那般自然而然。没有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没有这样对,那样不对。

一切问题的出现,都是源于作为观察者的人参与其中时才开始的。如果没有你的介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切无有分别。

一切问题的展露皆源自自身参与之后所萌生的分别之念。此句蕴含三层意旨:

一,不参与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体与外界是连通的、交互的,人不能独立外在环境而存在。

二,参与之后不生心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觉性在,你不是花草木石。面对外在的任何现象、事物总要有所“念”。

三,执着于自身所生之心、所得之念为真实的、为正确的。

经由上述三步,便能构筑一个绝无仅有的自我世界。但此世界是由心生的,并不是自性独立的存在。

如果把此世界执为真,将会如何?那会把自己与外境一分为二隔离开来,冲突不可避免,烦恼随之而来。

消弭烦恼、获取解脱的根本之策在于促使自我世界与外界达成和解,只要不存在对立,冲突自然便不会产生。那么,应当怎样达成和解呢?可从上述的三个方面依次进行尝试。

“不参与”,意即关闭六根抑或脱离俗世。然而于当今社会,此般行径显然极为艰难,想要避世、寻觅一处清净无扰之地独自生活,又谈何容易。

关闭六根更是妄想。没有眼睛难道就不能见?没有耳朵难道就不能听吗?要知道,那个心无所不能。

而“不生心”,即于面对外境之时,不萌生任何想法、不作出任何判断、不产生任何感受。

心又岂是能够被压抑住的?它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搅扰”着你,哪怕是在睡梦中,都难以摆脱心的掌控。本就是有心之人,又怎能谈得上不生心呢?

再者,言及“不生心”,实则已然生心,只不过所生的是“不生心”之心罢了。

显然,“不参与”、“不生心”是根本做不到的。

或许唯有不执着于所生之心、所得之念才是唯一路径了。参与其中,亦有所得,然而不管得到何种事物,皆大度接纳,不再生分别之念,即:念上不再生念,此为“无念”。

“无念”不是“不生心”,而是不住在念上,不在念上作分别想。

比如:挡在你前面的一辆车开得很慢,但它前面并没有被别人挡住,路况也很好,它就是只开三十码的速度。

这个就是外境,面对这个外境,凡夫心生一念:前车很慢!然后就把这个当真了,心就住在“前车很慢”之上,觉得是前车驾驶员的问题,于是心生厌恶。随之而来,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言行。

内向之人可能生闷气,外向之人可能狂按喇叭,甚至恶言相向,“路怒症”患者还可能做出其他过激行为。不管是隐忍还是爆发,心里都是很难受的。

如果是佛陀,面对同样的外境,他也心生一念:前车很慢!但同时他能反观自心,知道“前车很慢”是自己对当下外境的解读、感受,与前车无关。

为什么与前车无关呢?如果前车也觉得自己很慢,早就加油跑起来了啊!他并没有觉得开三十码有什么问题,所以才有如此结果。一切问题在于你,而非他!

佛陀能马上觉察到“前车很慢”是自心生起的念头,他不会把这个念头当真,就不会去厌烦前面的车,他不会因此而心生不满。

他知道前车开三十码有他开三十码的原因,因为结果就摆着面前,不用再去问“为什么”,”为什么就开三十码啊”,这就是打妄想!

为什么?不就摆在这里嘛!当下即是,结果就是原因。

如此,他要么就安安心心地跟着,要么瞅准机会超过去,无论怎样做他都不会因此而烦心,迁怒于前车。

对于同样的外境,凡夫与佛陀最后都做出了超车的举动,但在各自心里的感受却不一样。哪种人更自在呢?这不言自明了吧!

禅,对外境没有丝毫改变,唯一的不同发生在自己心里,所以这如何向外人道哉?

修行不是获得什么超能力,只是自己心态更加随和、坦然而已,觉知一切当下都是自心而生,这样就与外境和解了。心自由,则生命圆融无碍!

实际上,在佛陀拈花示众之际,迦叶尊者的微笑,佛陀亦是难以参透的,无论他如何解读,皆不会是迦叶的本真之意。

或许迦叶是因想到昨日的某件事而微笑亦未可知啊!那么,佛陀又凭何言说迦叶尊者已然领会他拈花之意呢?

迦叶尊者微笑,定然有所思、有所获,此乃佛性无时无处不在的至佳明证。至于他究竟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是过后风光了。

其实,佛陀想说的是:“你们看,迦叶尊者在微笑,他一定想到了一件值得他微笑的美好事物。”

在迦叶为什么笑、笑得如何灿烂之外,有个什么在?那才是佛陀想指示给大家的。在迦叶“能所两忘”之处,是“自心”也!

世人常常只见“能笑”、“所笑”之处,却不知到底是谁在笑?只见外境,不见自己。

佛陀于公元前588年二月七日晚上入定,待到第二天启明星显现、即将天亮之际,豁然证悟“大道”,佛陀在悟道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佛陀看见启明星了吗?看见了!谁看见的?这才是佛陀证悟的地方。他不是在启明星中看见了什么道理,而是在见启明星时见到了自心。

原来一切当下都是自心在显现,这就是人人皆具的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智慧德相,不在启明星上,不在外,只在内。无始以来陪伴着自己,只是自己没有觉察到而已。

一经见到,则见道,一通百通,如桶底子脱落。只有这样才有无尽光辉照亮黑暗!如果说觉悟是获得了某种能力,那是痴人说梦。

人人皆有“佛性”,必然都会境上生心,时时处处都会有所得;众生都有与外界互动的本能。

于这句话之外,绝无可能获取其永恒的标准答案,当下所形成的理解即为唯一答案。未来某时的理解仍为唯一答案。时时处处的答案皆为最应出现的唯一答案,又何须去区分谁的答案更为准确呢?

所以,切不可认为迦叶尊者微笑所得与佛陀所言系同一回事,亦有可能二人的心境大相径庭。一人拈花,一人微笑,虽存在差异,然而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当下所得已然是属于自身的唯一答案。

佛陀拈花与迦叶微笑外在虽不同,但无一不是自心的显现。

倘若彼时迦叶尊者未微笑,佛陀当如何?倘若众人皆微笑,佛陀又有何种“微妙法门”可供传授呢?实际上,佛陀不过借了一个由头,信手选取了一种便于施教的方式。

即使迦叶不微笑,或者大家一同微笑,佛陀还是有办法找个别的由头来引领大家直面自心的,因为佛陀是过来人,洞彻了那个“无”,可以生出“万有”来。

微妙法门在佛陀拈花里,在迦叶微笑中,更在你我的疑惑之处。

这就是为什么禅门公案要让你无门而入的原因,疑惑之处,正是觉察自心的好机会!

0 阅读:7
青云塾点墨人

青云塾点墨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