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帝王要么来自名门世家,要么来自军队之中。
刘邦起于市井之间,朱元璋从乞丐一路登上皇位,像他们这样的人,那可都是万里难寻的。
然而有这么一个人,起初是个卖茶叶的小商贩,帮着姑父维持家庭生计,最后姑父竟把皇位传给了他。
这人到底有啥本事?他咋就坐上皇位了呢?
【成为养子】
要是想搞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那得先从他姑姑那儿说起。
在五代十国那阵子,北方有个邢州柴氏的名门大户,一直做着买卖,家里特别有钱,是那会儿挺出名的大地主。
大地主的妹妹柴氏嫁给了那时的后唐皇帝,着实风光了一阵子。可后唐皇帝驾崩后,柴氏就被打发回故乡了。
柴氏在往家走的路上,碰到了穷困潦倒的郭威。柴氏不管父母的反对,坚决要嫁给这人。
郭威跟柴氏成婚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没个孩子。没办法,他们只得从柴守礼那儿领养了一个孩子。
于是,柴守礼将其三子柴荣,过继给了他的妹妹。
柴荣打小就特别明理,头脑聪慧且勤奋好学,做买卖也是一把好手。他被过继给姑父郭威后,顺理成章地改名为郭荣。这便是柴荣又叫郭荣的缘由。
柴荣头一回到姑父郭威家,入眼便是一片破破烂烂的屋子。姑父穿着的布衫补丁摞补丁,姑姑也由于整日整夜地忙活,显得颇为憔悴。
那时郭威在军队里的职位不高,每个月挣的钱不多,又好喝酒赌博、仗义行事,四处结识各路英雄好汉,所以能拿回家补贴家用的钱没多少。
然而,柴家在邢州做买卖那是相当有名气,柴荣打小就学习经商之道,对做生意极为精通。
柴荣到了郭家后,为了维持生计,常常跟着商队往南方跑生意。几次下来,柴荣察觉到南方的茶叶在北方很是畅销。
要是把南方的茶叶弄到北方去卖,那利润肯定差不了。
在返回邢州的途中,柴荣碰见了一位来自北方的卖茶叶的商人。
北方的茶商瞧着柴荣年纪不大,却敢于四处闯荡,能说会道,考虑事情周全细致,着实是做生意的能人。接着就给他讲了茶商行业的一些诀窍,还邀他一块儿做买卖。
他俩一见面就特别投缘,成了岁数差别挺大但关系特好的朋友。
在五代十国那个时候,福建、浙江以及江西那一片儿的茶叶发展得特别好,不少地方把树木都给砍了,然后统统种上了茶树。
在北方,茶叶可是重要的饮品,称得上是硬通货呢。
那时国家局势不稳,各国货币流通困难,不少国家间的贸易都拿茶叶当作结算方式,因而贩卖茶叶的收益能达到数十倍之多。
【贩茶养家】
自南方归来后,柴荣将自己的念头告知了姑父郭威。
郭威对柴荣善于观察的性子很是欣赏,也对他极为信任,任由他去施展拳脚。
经姑父同意后,柴荣和颉跌氏又登上了南下的货船,做起了贩茶的买卖。
在古时候,士农工商这四类人里,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柴荣做生意的时候,免不了被人瞧不起,干啥都不顺利,好在全凭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给解决了。
过了几个月,柴荣靠卖茶叶挣了好多钱。不过他没乱花,把钱都给了姑父郭威,好让生活能变好些。就因为这,郭威对柴荣更是另眼相待了!
柴荣在经商的过程中,也没有忘记勤奋学习。
别的商人在闲暇时大多是说些逗趣的话或是喝酒赌博,可柴荣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阅读史书并操练武艺,一刻也不敢放松。
如此一来,柴荣迅速成长为一个文韬武略、学识渊博的杰出青年。
一个区区的贩茶小商人,怎么会跟皇位有所接触呢?
做了数年贩茶买卖后,柴荣给姑父郭威攒下了不少钱财。
郭威凭借这笔钱财在军队中拉拢了不少人,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善战,闯出了一番名堂,当上了刘知远手下的大将军。
瞧着柴荣这些年为郭家全心全意地付出,郭威就把柴荣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郭威于军队中闯出名声后,便劝柴荣投身军旅。
柴荣特别听话,毅然放弃那正红火的贩茶买卖,跟着姑父郭威在军队里忙前忙后。他从最底层的事情干起,汲取了不少带兵的经验。
最后,柴荣跟着军队在战场上拼杀,凭借自己强壮的身体,立下了诸多显著的战功。
凭借郭威与柴荣的助力,刘知远进入东京(也就是河南开封)登基称帝,进而创立了后汉王朝。
郭威得以顺利晋升为天雄军节度使,他带领军队驻守邺都,将河中地区的反叛势力予以平定,由此成为后汉为数不多的重要大臣。
柴荣当上了军中大将,负责管理军中的各种事务,在姑父郭威身边听候差遣。
在郭威与柴荣勤勤恳恳的治理下,邺城慢慢找回了曾经的活力。
特别是柴荣,他从小就做生意,因而知晓民间存在的诸多弊病,也明白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当官时特别廉洁公正。
面对外来的敌人,柴荣主动出击,带领军队多次打退贼人,使邺城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起兵“清君侧”】
当两人用心治理邺城之际,后汉高祖刘知远猝然离世,他的次子刘承祐继承了皇位。
刘承祐这人疑心挺重的,再加上当时是战乱时期,哪个小皇帝都不可能稳稳当当地坐着那把龙椅。以前的那些将领全都带着大批人马在外面,啥时候都有可能起兵叛乱。
三年过后,刘承祐受舅舅李业的鼓动,想要让自己的帝位更加稳固,于是打算派亲信李弘义去把那些前朝的老将领给杀了,打算把他们都换成自己信得过的人。
首先要说的是驻守在邺城的郭威,还有在澶州屯兵的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
还好李弘义和王殷私底下关系不错,李弘义把刘承祐下达的密诏打开后,就立马拿给王殷瞧。
王殷瞅着那密诏上明晃晃写着“杀无赦”这般旨意,一下子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王殷反复琢磨,认为自己不能干等着,得采取主动行动!
于是他赶紧派出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这则消息传递给身在北方邺城的郭威。
没多久,郭威就接到了王殷的私密信件。
郭威和柴荣在屋里坐着,一时之间都没了想法。为啥呢?因为王殷的密信里明明白白写着:“小皇帝刘承祐害怕你我二人带着大军在外面,心里不踏实,打算把咱们这些前朝的老将领全都给杀了!”
是愚笨地尽忠而赴死,以求名垂青史呢?还是举兵发起反抗,去与命运相抗争!
郭威心神不定,面临着一个左右为难的抉择。
要是真起兵反叛,自家老小都在京城呢,刘承祐肯定不会轻饶他们。那时候全家都得遭殃,即便自己当上皇帝,那又能咋样呢?
要是不造反,那死的可就是自己啦!
柴荣的心情是一样的,他那两个小儿子才刚出生没多久,还在襁褓里吃着奶呢,大儿子宜哥也不过是刚会咿呀学语的岁数。
要是起兵的话,自己的那三个孩子肯定就没活路了!
但要是不起兵反抗,那自己的全家老小还能安然无恙吗?
对史书烂熟于心的柴荣猛地搞清楚了一件事。
从古至今,文臣武将往往都面临着“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根本找不到两全的办法。
他抹了抹眼泪,站起身来,紧咬着牙关向姑父郭威言道:“咱不能傻愣愣地去送死,就算咱死了,那心狠手辣的小皇帝也不会饶过咱们的亲人!”
柴荣的一番话使郭威猛然清醒过来,只有他俩活着,才有跟刘承祐谈判的条件!这样他们在开封的亲人才能有生机!
于是这两人把身边的谋士魏仁浦喊来,马上商议起兵的事宜,做出了入朝“清除君王身边的坏人”的决定!
他们的要求是把国舅李业除掉,让朝政得以整肃。
【继承皇位】
郭威带领着士兵从北边往南边进发,一路上都设置营帐、驻扎军队,最终跨过黄河,径直朝着后汉的都城开封逼近!
眼看着大军已然渡过黄河,刘承祐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一同商议应对的办法。
在李业的挑唆下,刘承祐颁下旨意,把郭威柴荣的全家老小都给抓了起来。甭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妇女,哪怕是还在襁褓里的娃娃,一个都没留,全都给杀了个干净。
郭威与柴荣带着大批人马守在城门外头,然而啥也做不了。他们就那么远远地望着城里,好像亲人那凄惨的哭喊声都能传到耳朵里,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都快悲痛死了。
手下的将士们得知了刘承祐这般毫无顾忌的行径后,个个都拔出刀来,把剑磨利,准备和后汉军拼死一战!
在七里坡,两支军队展开激战,郭威与柴荣把后汉军打得狼狈逃窜,一举攻克开封!
各路豪杰群龙无首,郭威登上皇位,创立了后周。
由于子嗣皆遭杀害,仅余柴荣这一养子,郭威便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到柴荣身上,用心地对他加以培养。
连年的战争,又加上满心的悲痛,过了四年,郭威病得很严重,难以忍受。
柴荣瞧着身患疾病的姑父郭威,伤心地大哭起来。
郭威强打精神,把后事一桩桩一件件地交代给柴荣,言道:“我怕是不行了,我走之后,后事一切从简,莫要大肆铺张。你尽好作为儿子的责任,那这皇位便由你来继承了。”
讲完之后,郭威就断气去世了。
柴荣接了姑父郭威的班,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周世宗。
当上皇帝以后,柴荣并未变得骄傲自满,他关心百姓的情况,广泛招揽有才能的人,努力把国家治理好,让后周呈现出繁荣安定的景象。
13岁时被过继给姑父,不认为从商低人一等,辛苦贩卖茶叶,助力姑父家摆脱困境,最后登上皇位,流芳百世。
从古至今,英雄的出身并不重要,只要努力拼搏,就一定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