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句曾经火爆网络的民谣歌词,调侃中带着一丝心酸。
最近,媒体频频曝光的“羽绒骗局”,让“黑心棉”、“飞丝”这些原本远离大众视野的词语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到现代的空调暖气,御寒始终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看着那些以次充好的羽绒服,大家不禁开始思考: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的?那些古人,既无暖气,亦无空调,甚至连一件体面棉衣都难以企及,他们究竟是怎样抵御风雪、挨过严冬的呢?这场跨越时空的对比,或许能让我们对“温暖”二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01古代富人御寒
在古代,温暖是一种奢侈品,它与财富和地位紧紧相连。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来说,冬天并非难熬的季节。他们有着形形色色的御寒之法,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
在古代,皮草于富裕阶层而言意义非凡。一方面,它是彰显身份的重要标识;另一方面,也是抵御严寒的必备之物。貂裘、狐裘之类的珍稀皮草,其保暖性堪称极佳,且为身份的象征。然而,皮草背后是残忍的杀戮,现代社会应倡导保护动物,摒弃以皮草彰显身份的观念。宋代大词人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绘了身穿貂裘的贵族狩猎的场景。
除了昂贵的皮草,棉衣棉被也是富裕阶层御寒的重要工具。棉花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不过,一直到北宋末年才开始大面积种植并得以普及。在此之前,寻常百姓唯有凭借麻、葛之类材质制成的衣物来抵御寒冷。即使在棉花普及之后,棉衣棉被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也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有富人才有能力享用这种舒适的御寒方式。
部分富裕群体抵御严寒之际,往往会选用动物羽毛或者蚕丝填充的衣物。然而,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有限,难以有效去除羽毛的异味,导致这种填充物衣物气味难闻,因此并未在贵族阶层广泛流行。
除了穿着上的讲究,富裕阶层在取暖方面也拥有更多选择。早在宋代,一种名为“汤婆子”的热水袋就已出现,并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欢迎。这种热水袋用热水灌满,可以抱在怀里或放在被窝里取暖,是古代冬夜里的一大“神器”。此外,手炉、脚炉、地炉等也是富裕阶层常用的取暖工具。《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这些取暖设备,例如袭人会为贾宝玉准备手炉脚炉,李纨会安排人“笼地炕”。由此可见,于古代而言,取暖亦是一件需“氪金”之事。
为了更好地抵御严寒,古代富裕阶层在房屋建造方面也颇有讲究。房子坐北朝南,可以享受更多的阳光照射时长,所以在房屋升温上非常有利。此外,加厚的墙体、火墙等被动式保温技术,也能有效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故宫中的暖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利用火墙和冰窖等装置,实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然而,这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只有皇室和少数贵族才能享用。
02平民的御寒方式
与富裕阶层的奢华舒适相比,古代平民百姓的冬季生活则显得格外艰辛。他们缺乏充足的御寒物资,仅能凭借简陋的衣物与取暖方式抵御严寒。
麻衣
在棉花尚未普及之时,普通百姓的冬衣多以麻、葛之类粗糙的材料制成。为增强保暖性,他们会于衣服内填充诸如柳絮、芦花、麻絮,乃至茅草之类的廉价材料。这种填充物衣物被称为“袍子”,虽然保暖效果有限,但也比单衣强得多。
纸裘
唐朝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一种名为“纸裘”的廉价御寒衣物开始流行。纸裘是用丝绵和藤纸制成的,具有防风、可水洗等优点,而且价格低廉,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唐代诗人苏轼就曾写道:“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可见纸裘在当时的普及程度。
蓑衣
除了纸裘,蓑衣也是古代平民百姓常用的御寒衣物。蓑衣以蓑草或稻草编织而成,兼具防雨防风之效,实用性颇佳。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江雪》中描写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古代平民百姓冬季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被褥方面,平民百姓的选择也十分有限。他们通常会用麻、葛等材料制成的“布衾”来盖,并在里面填充芦花、柳絮或茅草等廉价材料。这种布衾保暖性差,而且用久了会变得又冷又硬,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曾写道:“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形象地描述了布衾的缺点。为了御寒,平民百姓还会在床上铺上干茅草作为褥子。干茅草质地绵软,有着良好的防潮性能,且价格低廉,故而成为平民百姓首选的床垫材料。
03古代极端气候与生存挑战
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对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表明,古代的冬季气候远比现代寒冷,而且中国历史上曾经历过四个主要的寒冰期:西周寒冰期、东汉魏晋南北朝寒冰期、宋辽金寒冰期和明清小冰期。这些寒冰期持续之久长达一千五百余载,几近占据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半数。
在西周寒冰期,史书记载“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甚至“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可见当时的严寒程度。东汉魏晋南北朝处于寒冰期,彼时冬季气温较现代普遍低2 - 4摄氏度。据《晋书》载,辽东湾一带海水曾连续三年全部冻结。
宋辽金寒冰期时,气候愈趋寒冷。北方九月便降雪,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亦常结冰,就连太湖也曾全然冰封。明清小冰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寒冰期,明朝中期北京的年平均气温比现代低3摄氏度,清初东南沿海地区的冬季温度甚至比现代低7摄氏度。
在漫长且寒冷的寒冰期里,古代平民百姓遭遇着巨大的生存挑战。他们缺少保暖衣物和有效的取暖设备,只能凭借简陋的房屋与有限的燃料来抵御严寒。在古代,冬季绝非仅仅是寒冷的季节,实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04现代御寒
相较于古代,现代人于御寒一事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及更为先进的技术。各种各样的御寒衣物层出不穷,从轻薄保暖的羽绒服到舒适柔软的羊绒衫,再到科技感十足的保暖内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衣物。
这些现代衣物不仅保暖性更好,而且更加轻便舒适,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冬季生活品质。与古代粗糙厚重的麻衣、葛衣,以及填充物简陋的袍子相比,现代御寒衣物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暖气片
在取暖这一领域,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变革可谓翻天覆地。集中供暖系统让北方居民告别了寒冷的冬季,即使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天气里,也能享受到温暖如春的室内环境。
空调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无论寒暑,都能保持舒适的状态。此外,电热毯、暖手宝、电暖器等各种便携式取暖设备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让温暖触手可及。
汤婆子
与古代只能依靠手炉、脚炉、火炕等相对简陋的取暖方式相比,现代取暖设备的效率和便捷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代科技的进步,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高效的御寒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冬季生活舒适度,降低了冬季死亡率。
在古代,冬季宛如一场生死攸关的严峻考验,冻馁而亡的情形屡见不鲜。而现代社会,由于取暖设施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冬季死亡率已大幅降低,人们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科技进步带来的温暖,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心理上,它让人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寒冷的冬季,享受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
05御寒方式的变迁与社会发展
从古代简陋的御寒之法到现代科技赐予的温暖,不难发现,人类与寒冷的抗争,亦是一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古代御寒方式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贫富差距的悬殊。
富裕阶层可享用皮草、棉衣、暖阁等高级御寒之物,而平民百姓只能凭借简陋衣物与取暖方式抵御严寒。这种差异,不但在物质层面有所体现,更映射出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的现实。
现代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种差距。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的普及,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温暖的冬季。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冬季取暖困难的问题。因此,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温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那些仍然生活在寒冷中的人们,努力让温暖惠及每一个人。[给你小心心]
参考资料:青瞳视角-2024年11月12日-《暖气来啦!没有空调和供暖的古人如何取暖》
天眼新闻-2020年1月21日-《揭秘!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年1月11日-《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古代文人这样御寒取暖》
青瞳视角-2024年11月12日-《暖气来啦!没有空调和供暖的古人如何取暖》
天眼新闻-2020年1月21日-《揭秘!古代人是如何取暖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年1月11日-《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古代文人这样御寒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