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阿诺德,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五星级上将。
1947年9月8日,美国国会正式批准陆军航空队脱离陆军,组建独立的空军。就在一年前,在二战期间担任陆军航空兵司令的亨利·阿诺德卸任并退役。在1938年他初掌陆军航空部队时,美国整个军队只有二十多万人,陆军仅有十余万人,陆军航空兵兵力和作战飞机也少得可怜。到二战末期,陆军航空兵已经拥有250万人,编为20个航空队,约7万架飞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依赖美国在二战期间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而作为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同样功不可没。
关于世界上最早的飞机,普遍的观点是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1903年12月17日11时,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着兄弟二人发明的“飞行者一号”成功地升空飞行。第一次飞行留空时间很短,只有12秒时间,飞了约36.6米。“飞行者一号”是一架双翼飞机,机长6.43米,翼展12.3米,重340千克,机上安有一台12马力的柴油发动机。
巴西人并不认为是莱特兄弟首先发明了飞机,他们认为来自巴西的阿尔韦托·杜蒙特才是飞机的发明者,他在1901年制造出20马力的可驾驶飞艇,并用不到30分钟绕埃菲尔铁塔飞行一周。
法国人也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法国工程师克雷芒·阿德尔才是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1890年10月9日,他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飞机驾驶,在20厘米的高度飞行了50米。但因为飞机的制造涉及国家机密,克雷芒·阿德尔到1906年才被允许公布他的发明,当时美国的莱特兄弟已经向全世界宣传了他们的飞行实验。
1909年,美国陆军装备了世界上第一架军用飞机,这架飞机也出自莱特兄弟之手。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在和土耳其作战时,第一次使用了飞机。随后军用飞机在德、英、法等欧洲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当然飞机最初在战场中主要用于侦察和通讯,但在战场上不免与敌方飞机相遇,当时的飞行员不得不用随身携带的步兵武器进行互射。为此各国纷纷在飞机上加装杀伤力较强的机关枪,这就出现了主要用于空中格斗的歼击机,不久又出现了主要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
尽管美国是第一个发明飞机的国家,美国陆军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装备飞机的国家,但空军在美国军队的发展并不顺利,有机会参与其中的军人少之又少,其中,威廉·米切尔和亨利·阿诺德是两位幸运儿。
1886年6月25日,阿诺德出生在美国东部的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曾经在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担任过军医,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父业或者献身于宗教事业。
1903年,17岁的阿诺德没能遵从父亲的意愿,他在这一年考入有“将军摇篮”之称的西点军校。1907年毕业后,阿诺德被分配到步兵部队,远赴菲律宾任职。1909年调回国内,在纽约的总督岛服役。1911年,陆军部委派他去俄亥俄州的代顿,作为志愿人员向莱特兄弟学习飞行。
自从向美国陆军提供飞机后,莱特兄弟便与军队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始为他们培训飞行员。阿诺德在莱特兄弟的指导下,经过艰苦地训练,累计飞行了3小时48分,成为美国第一批飞行员。他在以后谈起这段经历时,总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学习结束后,阿诺德被分配到马里兰州的科列吉帕克继续飞行训练。他在那里创造了很多军事航空新纪录,其中包括飞行高度6540米的世界纪录,并因此获得了“玛凯奖”。但之后发生了一次飞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阿诺德受到此事牵连和指控,被勒令停止飞行4年,转入陆军部队。
1913年9月,阿诺德第二次远赴菲律宾,在第13步兵团服役,他在那里结识了日后的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马歇尔年长阿诺德6岁,当时两个人都是中尉军衔,职务也不相上下。能够在这里结交马歇尔应该是阿诺德在菲律宾3年多中最大的成就,随着马歇尔日后步步高升,阿诺德从中获益匪浅。
1916年,阿诺德返回国内。由于禁飞期未满,他又当了几个月的步兵军官。凭借履历和服役年限被晋升为上尉。不久,他熬过了禁飞期,被调到加利福尼亚州圣迪戈航空学校,担任后勤军官,允许恢复飞行。
此时一战已经进行了两年,飞机作为新式武器在战场上频频亮相。而且飞机已经不再只是用于战场侦察,法国和德国空军开始在战场上交手,战斗机、轰炸机等机型相继出现,雷达、各式炸弹相继被装备到飞机上。
1917年美国宣布参战,此时阿诺德正担任第7航空中队中队长,不久又担任负责军事航空训练和征用民用机场的副局长,临时晋升为上校军衔。他没能得到赴欧洲参战的机会,准确地说此时的阿诺德还默默无闻,在美国陆军航空兵中,当时最耀眼的明星是威廉·米切尔。
米切尔比阿诺德年长7岁,是一名国会参议员的儿子。在美国参战前,米切尔已经是陆军总参谋部通信兵航空科副科长,少校军衔。1916年秋,他被柯蒂斯航空学校录取。因为财政部拒绝支付校级军官的飞行训练费用,他自掏1470美元接受飞行员训练。极高的天赋和自身的努力,使他逐渐成为美国一名最合格的校级飞行军官。当1917年陆军部决定选派一名军官去欧洲担任航空兵观察员时,米切尔被选中了。
1917年4月,米切尔到达法国。他先花了几周的时间考察法国空军的情况,近距离观察法国空军部队在尼维利地区残酷的战斗。此后,他又拜访了英军航空兵司令特伦查特,后者抽出三天时间专门带着他到各处参观。米切尔同许多英国飞行员进行了交谈,并观察了他们轰炸德国境内目标的作战。在此期间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美国远征军司令约翰·潘兴在最初制定的计划中,要求远征军航空兵要配备59个飞行中队协同地面部队作战。这59个中队包括39个侦察机中队、战斗机中队15个、轰炸机中队5个。从这个方案不难看出,潘兴更多地强调空军的侦察等辅助功能。
米切尔则希望把重点放在战略空军上,他建议除了已计划的59个中队外,建立一支拥有201个中队的战略空军,其中包括侦察机中队41个、轰炸机中队55个,战斗机中队105个。米切尔的方案以争取制空权为主要目标。
米切尔的建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并最后成了1917年10月美国远征部队空军的正式计划(这个计划没有得到全面执行)。1918年5月,他担任美国第一集团军的空军指挥官,并成为第一位飞越敌军防线的美国军官。他所经历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发生在1918年的圣米希尔,在这次空战中米切尔运用了两条由协约国空军人员证实是十分正确的原则,即集中兵力和注意反空战顺序。
经福煦元帅和潘兴将军批准后,他集中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空军兵力,共1481架飞机(其中包括很多盟国的飞机)。米切尔采取攻势战术,集中空军力量,优先考虑了反空战。尽管德军在这个区域部署的兵力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米切尔的上述做法使他成功地支援和保护了美国地面部队。
一战结束后,米切尔升任陆军航空勤务部队副司令。就在他的军旅生涯一帆风顺时,他的两番言论毁掉了自己的前途。1921年7月,米切尔搞了一次演习,他们把通过战争赔款得到的德国“东弗里兰斯号”战列舰作为靶舰,验证轰炸机的作战效果。结果空军轰炸机仅用21分钟就击沉了这艘战列舰。米切尔借此宣称战列舰已经失去了作用,此番言论让美国海军部门相当不满。
1925年9月3日海军飞艇“谢南多厄”号在暴风雨中失事,事后他公开指责陆军部、海军部失职和无能。他因此遭到陆军军事法庭审判,被判不服从上级罪成立,停止军职5年。1926年2月1日,米切尔退出陆军。
就这样美国空军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坠落。之所以在本文介绍威廉·米切尔,是因为他在一战时的经历和未来的美军四星级上将乔治·巴顿非常相似。他们都是指挥新兵种身份参战,而且都表现不俗(巴顿在一战指挥一个坦克旅)。如果米切尔没有遭遇后面的经历,他正常的履历应该是日后的亨利·阿诺德。
虽然没有米切尔、巴顿那样远赴欧洲参战,但留守在国内的阿诺德已经意识到,飞机在未来的实战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这让他继续深入思考,开始形成自己的战略思想。
1921年,阿诺德晋升少校。1925年,他进入陆军工业学院。在和平时期,他和日后其他美军著名将领一样,默默无闻地待在军队中。期间出版了《飞行故事》《飞行员与飞机》《空战》和《陆军飞行员》等书。
在此期间,阿诺德的基本战争思想已经成型。他认为:空军的出现让战争变得立体化,它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的决定因素。空军可以大规模地袭击敌人的地面部队和水面舰艇,可以深入敌人的战略后方,破坏其后方补给、工业经济、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从整体上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因此无需入侵和占领敌国的领土,仅用空军就可以迫使敌人投降,从而结束战争。他将这种作战方式命名为“战略轰炸”,即有战略意义的飞机轰炸作战。
1931年,阿诺德晋升中校。1934年,他率领10架轰炸机组成的飞行编队,从华盛顿直飞阿拉斯加,然后又返回西雅图着陆。这次飞行是为了检验战略轰炸机远程支援属地的效果。他因此获得一枚胜利勋章。1935年3月,他晋升准将,出任第1航空联队联队长。
1938年9月,阿诺德升任陆军航空兵司令,晋升少将。此时德国已经在大力发展空军,这让罗斯福感到震惊和担忧,他决定加强军备,大量增加飞机的产量。阿诺德借机向罗斯福提交了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如果组建一支强大的航空兵部队,不仅需要飞机,还需要包括空军基地、飞行员等一套健全的系统。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欧洲爆发战争。当德国空军在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时,美国军界和政界都越来越开始重视航空部队。1940年5月,罗斯福提出陆军和海军应该拥有5万架飞机,飞机的年产量也应该达到5万架。当年10月,阿诺德升任陆军副总参谋长,成为马歇尔的副手,同时他还继续担任陆军航空兵司令。
1941年12月,阿诺德晋升为中将。此时,其所辖的部队已经扩大到35.4万人,5.9万名机械技术人员从训练学校毕业,9000多名飞行员拿到飞行证章,作战飞机也正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部队。这些都与阿诺德的实干和努力分不开。1942年3月,美国陆军再次改组,陆军地面部队、陆军航空部队和陆军后勤部队成为陆军的三大组成部分,阿诺德任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司令。
阿诺德是最早主张对轴心国实施战略轰炸的倡议者之一。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他就派军官小组去欧洲,筹划对欧洲大陆进行战略轰炸。1943年1月、美英首脑在卡萨布兰卡召开会议,研究对德战略问题。会议批准了阿诺德提出的加强从空中打击德国力度的建议,决定对德国实行战略轰炸,其目的在于摧毁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体系,打击德国的士气,加速德国的瓦解。1943年3月,阿诺德晋升为上将。
在北非,美空军第12和第15航空队负责执行战略轰炸和支援地面部队的任务。1943年4月18日,德军约100架运输机出现在突尼斯上空,他们正在给据守在北非马雷斯防线的德军非洲集团军群(辖第5装甲集团军和意大利第1集团军)提供给养。美军飞机对他们发动的突袭,击落德军运输机50多架。德国空军从此终止了向突尼斯守军提供补给的行动,将大部分飞机撤到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
4月22日,盟军向德军非洲集团军群发动总攻,在2000多架飞机的空中支援下,盟军将守军赶到地中海海岸。5月初,非洲集团军群司令阿尼姆率27万轴心国军队向盟军投降,北非的战事至此结束。
1943年5月,华盛顿会议再次确定:盟国对轴心国发起海上攻击的同时,战略轰炸机也要作为重要的打击手段。此后大批的美国轰炸机部队在英国集结,并组建专门实施对德国轰炸的美国陆军第8航空队,装备被称为“空中堡垒”的B-17远程轰炸机。
阿诺德在发给前线指挥官的电文中命令道:“在任何地方,无论在空中、在地面上或在工厂里,只要发现敌人的空军就把它们摧毁掉。”在欧洲战场,德国的重要工业区如鲁尔、汉堡、埃森、法兰克福、莱比锡和慕尼黑等地都受到美军飞机的反复轰炸,德国负责实施火箭袭击的佩纳蒙德基地也被捕毁。1943年11月至1944年3月的“柏林之战”,盟国出动飞机上万架次,数十次空袭德国首都柏林。
1944年1月,盟军决定对德国实施“霸王”行动,阿诺德与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等人一起制订了战役前战略空军的火力准备计划。计划要点包括:切断德国地面后备队至盟国进攻地区的交通;使敌人无法从空中获得增援;破坏那些可能阻碍进攻的海防工事和雷达系统。
盟国的轰炸机在大举瘫痪德国铁路交通的轰炸中,投掷了7.6万吨炸弹。最初主要的轰炸目标是铁路枢纽站,但不久盟军发觉轰炸桥梁的作用更大。于是美英的中型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改为轰炸桥梁,这一举措成效显著。到6月6日诺曼底登陆为止,巴黎通向塞纳河上的每一座桥梁都被炸毁,整个法国的铁路系统近乎瘫痪。
盟军的登陆行动开始后,德国绝大部分的后备队只好步行进入诺曼底。在整个作战行动中,盟军共集中了1.4万架飞机,对德国的防御体系的前沿和纵深进行轰炸,在登陆作战实施过程中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1944年夏天,美国战略空军和英国轰炸机部队继续对德国的战略性目标进行轰炸。到1945年4月,连续不断的轰炸活动使德国的人工燃料产量降低到通常产量的5%。1944年至1945年冬季,由于燃料不足,加上盟军对德国铁路系统和运河轰炸的大大加强,德国经济陷于瘫痪状态。
从1942年5月美国参加对德空中作战起,美英共进行了44万次轰炸,出动轰炸机144万余架次,出动歼击机268万架次,投弹270万吨,其中有136万吨投在德国本土上。德国损失飞机57385架,空中打击和防御能力被彻底摧毁。
美军于太平洋战场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实施较晚。1944年,美国最新的远程战略轰炸机B-29参战,4月,阿诺德领导组建了以B-29轰炸机为主要装备的空军第20 航空队并兼任司令。同年6月,他指示驻中国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利用中国西南的机场,起飞B-29轰炸机轰炸日本。但这些飞机以印度为基地,中途需要在成都降落一次,然后再飞往日本困难很大。阿诺德及其参谋部遂提议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关岛,然后将其作为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基地。
1944年5月27日,阿诺德指挥陆军第20轰炸机指挥部第一次突击曼谷。当年7月,美军攻占中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接着阿诺德率领陆军第20轰炸机指挥部进驻关岛。他把这里当成轰炸日本本土最理想的空军基地,并在这里亲自指挥对日本的大规模空袭。
11月24日,110架B-29轰炸机开始了对日本本土的轰炸,目标是东京的中岛飞机引擎厂。尽管这次轰炸的效果不理想,但使日本人及其大本营胆战心惊。战火终于烧到了日本本土,炸弹已落到了日本人的家门口。此后,B-29轰炸机对工业目标,特别是飞机制造厂进行了昼间的轰炸,但效果未能像预期的那样好。导致作战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B-29轰炸机缺乏护航战斗机、天气恶劣、轰炸精确度低以及飞机在海洋坠落等。很多受伤的超级堡垒B-29轰炸机于从日本返航途中坠入大海。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占领硫磺岛。硫磺岛在东京以南660海里,是远程轰炸的理想中继基地。B-29轰炸机如果受伤,可以用它作紧急着陆点;航程较短的P-51野马战斗机可以从这里出发,护送B-29轰炸机到日本执行轰炸任务。1945年2月,美军陆战队在轰炸机的支援下,攻占了硫磺岛,工兵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B-29轰炸机修建了临时降落地带。3月9日,由334架B-29轰炸机进行了第一次燃烧弹突击,将东京中心区25.3平方公里化为灰烬,空袭夺走了8万多人的生命,毁坏了东京市1/4左右的建筑物。
这次东京任务所获得的卓越成绩,为以燃烧弹轰炸日本城市地区的活动树立了榜样,此后美军又连续地进行了4次这样的突击。到3月20日为止,美军扫平了东京、名古屋、大阪和神户等工业区的52平方公里的建筑物。
由于日本对夜袭防御薄弱,阿诺德决定改变战术,由原来的昼间精确轰炸改为夜间低空轰炸,这样既可以避开日本歼击机的攻击,又可以增加载弹量。B-29轰炸机在以后的攻击中所受的损失很小,因此美国人很有信心地把B-29轰炸机上的大部分枪炮、弹药卸下而装上更多的燃烧弹。
到战争结束时,B-29轰炸机在日本共投下了14.5万吨炸弹,在6个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的中心地带破坏的面积达165平方公里。许多小一些的城市也被破坏,其中富山市市区的99.5%被毁坏。这些轰炸使包括东京在内的许多城市化成火海。日本民众首先感受到的打击不是来自海上,而是来自空中,城市瘫痪,居民纷纷逃到乡下。
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最后对日本本土的战略时,阿诺德毫不迟疑地提出,无须陆军和海军去发动那种伤亡巨大的登陆作战,他的战略空军足够解决问题。
除了对日本城市进行突击外,B-29轰炸机还执行了其他任务,其中最成功的是在日本周围的海上,特别是在下关海峡进行了空中布雷活动。1945年,第20航空队出动了1528架次飞机布下了1.2万多枚水雷。据估计,被B-29轰炸机所布的水雷炸沉的日本船只达800万吨左右,比海军潜水艇在四个半月时间所击沉的敌人船只吨数还大。
在此期间,阿诺德参加制订了用原子弹轰炸日本的计划和选择打击目标的工作。本来阿诺德不同意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他认为:日本投降已成定局,使用空军进行常规轰炸就能结束战争,扔原子弹完全没有必要。美国应该避免由于使用了原子弹引起世界舆论的谴责。
但是作为军人,他可以提出意见,最后的决定权还在参谋长联席会议手里,他只能服从。1945年8月,陆军航空队对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几天后日本便宣布无条件投降。
阿诺德于1944年12月获得五星上将军衔,战时获此殊荣的只有七位。他在美军中声望很高,原因是他建立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大空军。他领导美国陆军航空兵从小到大,由弱到强。1938年他接任陆军航空兵司令的时候,美国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架B-17轰炸机。到了战争鼎盛时期,陆军航空兵共有250万人,编有20个航空队,约7万架飞机在世界各地起降。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谈到阿诺德时说:他算不上卓越的统帅和战略思想家,但他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和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作为美国空军建设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现代空军之父”。
1946年阿诺德从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1947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陆军航空队脱离陆军,组建独立的空军,阿诺德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成为现实。
1950年1月15日,阿诺德在加利福尼亚的索诺马去世,终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