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亚里士多德厉害,想想确实厉害,每天都吃不饱,还要写这么多书,还要搞发明,还要给吃不饱的人上课,这些吃不饱的人每天要做大量的劳动,晚上饿着肚子还得看亚里斯多德写的书,希腊人真的是太厉害了
亚里士多德对应咱们战国时期,有个偏冷门的知识是,春秋战国时期,稻米已经成为北方主食。比如《论语》中,孔子就说过句话,“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诗经·豳风篇》也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豳是古地名,今天甘肃宁夏陕西交界一带。诗经是孔夫子整理的周朝诗歌,周朝甘肃都种大米,意不意外。
李悝在魏国变法,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规定河边湿润地必须种稻。就算燕云幽州,周礼职方氏也说“东北曰幽州,厖其谷宜三种”。哪三种呢?联系上下文可知是稻、粟、稷。
秦国为什么富强,商鞅变法当然是最重要原因,他的改革其实是把秦国变成了土地私有制。以私有制对抗山东六国的奴隶制,形成上位碾压。但没有条件,空喊口号改革也没用。众所周知,获得巴蜀对秦国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李冰到了巴蜀汇报,这地方太好了,就是水有点多,把地都淹了。于是开渠引水,功在千秋。种什么?当然水稻,要不然后来诸葛亮凭啥能以一州之地,对抗拥有整个北方的曹魏。
为什么强调大米,因为大米好。举个例子,仍然是李悝。他说种粟的话,一个农夫带五口之家,可以种一百亩地,每亩能收1.5石。每个人每月吃1.5石,五人一年合起来要吃掉90石,净余60石。
云梦秦简记载,一个秦兵每月口粮2.4石左右,一年就是28.8石。一个五口之家种地,只能供应2名士兵。
再换算一下,秦亩比现在亩小,100亩大概合现在30亩,1石大概60斤,换算下来魏国粟亩产130斤左右。看起来不少,但要知道古代没肥料,种粟要轮种,种两年就得歇一年。这么算下来对古人饮食不易就有点概念了,所以才有那句话,农业是文明的基础。
这还是粟米,大米之外古代谷物粮食产量最高。只有中国会种,而且我们还有其它谷物补充,例如黄米小麦大豆等,做豆腐也是中国特产。顺道一说,南北朝或者说隋唐小麦才成为主食,因为没有石磨,早期小麦只能做麦粒饭。西汉赵充国传里说,小麦主要用于军马饲料,士兵很少吃也不爱吃。
如果没有大米,我们很难达到那么辉煌成就。因为在产量上,其它谷物根本不能跟大米比。秦以前没有统计不同粮食产量的习惯,很难有确切答案,只能通过汉代产量去推。大概良田亩产300斤中田200劣田100,感觉差别不大,但问题是,稻田不用轮种,而且一年两熟,甚至有些地区三熟。关键它旱涝保收,发大水都不见得减产。
差距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才有那句话,北方虽然大部分种粟,大米却荣登五谷排名第一,不折不扣主食。如果不信,可以再举个考古例子。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个粮仓,有大量粮食颗粒。如果按颗粒数算,大米占一半,而如果按重量,大米超过80%。二里头那是夏朝,夏朝都吃大米了。
我总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有这么多粮食,还有大米这个大杀器,这才有璀璨中华文明。还是那句话,古希腊古埃及古两河主食是大麦。那是产量最低营养最差农作物,没有之一,现代基本上除了酿啤酒就是喂牲口。搁我们这叫牧草,内蒙古都不种了,快濒危了。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结余了才有可能发展出艺术.科学和文明。你相信吃大麦发展出的文明?
好名出不来
古代不是没有肥料,而是肥料不足,查了下肥料史,至少有三千年历史了
Stupid Liar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