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情况?一众三甲医院医生都发布了同样内容?有人已经急着删了..

奕迅的笔记 2024-04-22 04:47:34

导语

大量医药账号发布类似文案?隐藏在幕后的真相是什么?

在当前的数字时代,自媒体账号在各个行业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医疗领域也不例外,除了用于科普教育外,还有其他用途。最近,一些网友揭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件,大量医生的新媒体账号在同一时间发布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章,宣传一种所谓的"神药"。

这些宣传文案涵盖了从儿科、心脑血管科到风湿科等多个医学领域的疾病,这引起了人们对是否有同一MCN机构(专为网络视频创作者提供服务的机构)在进行商业操作的疑问。那么,这些医药广告是否真的是医生发布的呢?大量相似的医药广告究竟是谁的手笔?

大量医药账号发布类似文案?

隐藏在幕后的真相是什么?

根据一些线索,大掌发现了大量发布相同医药广告的微博账号,大部分都是在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期间新注册的。令人惊讶的是,许多来自不同省份的医生的IP地址都显示在北京,这让人怀疑这些账号并非由医生自己运营。

在网友揭露这一情况后,一些账号迅速删除了相关内容,但网络上仍有大量相同的广告文案。

根据评论区的线索添加了一位自称是医生的微信账号,简单聊了几句后,对方表示"注意接听来自北京的座机电话"。

随后,一位自称是医生助理的人回电,声称可以提供医生的微信视频在线问诊预约服务,挂号费为100元,需要扫描二维码付款。

在收款二维码上,清晰地写着"北京劲松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字样。

经过调查发现这家医院实际上是一家私立医院,而并非该医生所在的顶级医疗机构。有人自称为"医生助理",他们通过电话提供了在北京医院找教授面诊或通过微信视频进行远程诊疗的建议;如果需要预约挂号或者提交报告单,都需要直接送到门诊部。

然而,当试图询问关于"调理药方"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助理并没有提供任何建议,反而严肃地指出,没有所谓的万能药。

同样自称为"医生助理"的人员强调,无论是需要进行手术还是进行保守治疗,都需要经过充分的确认,不可能仅凭一个小药方就能解决问题。

接着,几家涉事医生所在的医院方面证实,账号所对应的医生确实存在,但是对于账号是否由医生本人运营以及发布的内容是否可信,他们都表示:"无法确定"。

那么,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是否能代表医生本人的观点呢?在新媒体账号上,究竟哪些内容是医生亲自审核的?

在通过医院进一步联系到一名涉事医生的助理后。当将该医生推荐的“配方颗粒”的微博截图发给助理求证时,助理坚决否认微博是医生本人发布的,并猜测可能是有人冒用医生的名义在卖药。

医疗视频:新的流量宝藏

根据快手发布的《2021年快手大健康行业数据价值报告》,2021年10月,大健康视频的互动量比快手的整体视频平均互动量高出118%;大健康直播的互动量比快手的整体直播平均互动量高出394.9%;养生和看病类视频的存量最高;健康产品销售和两性知识的平均播放量最高。

然而,这些流量背后,形成了一个"口头上讲科普,实际上做商业运作"的生态环境。

某医疗MCN机构的负责人表示,MCN代运营医生账号,一般每月收费2-3万。他们每周为医生拍摄一次,每次拍摄接下来一周或半个月内需要发布的视频内容,脚本和视频都会提前让医生审查。

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由于有些MCN机构会通过平台账号引流带货,授权此类“账号托管”的医生本人也可能存在违规风险。

截至目前,大掌发现前面调查中提到的多位医生已主动关闭账号,还有的账号虽然仍然存在,但已经清空了过往发布的所有内容。

那么,医生是否可以将认证的账号授权给第三方机构运营?其中涉及到哪些法律风险呢?

上海市律师协会医药健康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卢意光律师解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不得出租、出借医师执业证书,也就是说,网上认证即可以视作本人,否则会涉嫌出租出借的问题。此外,医师规范中明确规定不允许有偿转诊,违者轻则警告罚款,重则吊销医师执照。

实际上,近年来,部分平台已经注意到MCN机构对医疗账号的影响,陆续出台了限制规范。去年4月,抖音健康就明确发文表示,平台在治理中发现,有MCN机构存在利用旗下医疗健康认证账号,发布低质量内容欺骗误导用户,通过夸大效果、诱导端外就诊等违规行为获取利益的情况。此类行为已违反平台规则,并可能侵犯用户权益、损害行业声誉、污染网络生态。

对此,抖音健康声明:平台不支持、不鼓励医疗健康认证账号交由MCN代运营、绑定MCN等行为,建议医疗健康认证账号自行运营、自主管理。

上海市律师协会医药健康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卢意光强调: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机构,都要符合对药品、对医疗的监管要求,不能做虚假的宣传、不能用医生的形象来做证明、不能用患者的形象来做证明、不能用某一些协会或者国家机关来做背书等。

另外,如果是涉及到处方药,根本就不可以在大众上做广告。任何机构来做这一类营运,虽然没有法律法规禁止,但一定要合法合规。

总的来说,对于医生来说,他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他们的本职工作——治疗疾病上,而不是在流量的诱惑下,变成了说假话、卖假药的真医生。对于患者来说,他们需要注意甄别信息,不要被网红账号导流,去服用所谓的神药治疗疾病。而对于医疗健康MCN机构来说,他们应该少把医生当作赚钱的工具。

0 阅读:0

奕迅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