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方志敏被俘,在狱中写下16篇文章,它们是如何被送出牢房的

红色风云录 2025-03-30 18:03:45

1934年末,红十军团遭遇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伏击,方志敏立刻下令粟裕率领主力突围,自己断后。在与敌人苦战13天后,方志敏弹尽粮绝不幸被俘,被关进了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看守所。

从入狱到英勇就义,方志敏在八个多月的时间中,写出16篇文章,共436页10多万字。这些珍贵的文稿后来是如何被送出牢房的呢?

方志敏在被捕之后,就已经预感自己此次凶多吉少,因此决定将这十几年的斗争经历和经验教训都记录下来。因此被押到南昌没几天,方志敏就以要写东西为由,向看守所要求安静的牢房和纸笔。

一同被捕的战友听说方志敏的想法后,表示支持却也有所顾虑,担心写出来不能送出去,最终只能是白费功夫。方志敏听取了战友的意见,在坚持写作的同时,开始物色能够将文稿带出去的人。

当时有一名年轻看守曾经到过苏区,对共产党有好感,因此方志敏经常给他讲一些革命道理。年轻看守对方志敏深感敬佩,经常暗中给他带一些纸笔,还帮他传纸条,策划越狱。

争取到了年轻看守之后,方志敏又将目光投向了住在对面监舍的胡逸民。胡逸民曾经在国民党中担任重要职务,后来因为倾向于共产党被关了起来。由于身份特殊,胡逸民不但能够在监狱里随意走动,他的太太还能经常到牢房探监。

方志敏被关进来之后,胡逸民对他非常好奇,经常找他聊天。方志敏趁机和他谈一些救国救民的话题,胡逸民被方志敏的胆识和气魄彻底折服,主动提出如果有事可以找他,他一定尽力帮忙。

见外送文稿有望,方志敏信心倍增,白天构思文章,晚上在闷热的监牢里奋笔疾书。为了应付敌人,方志敏往往要在一张纸上写下大段无关紧要的话,然后将自己真正要写的东西掺杂其中,最后在稿纸上编上号。

随着文稿越积累越多,方志敏开始想办法将文稿藏在牢房,结果遭遇了几次搜查,虽然文稿没有被找到,但总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方志敏请胡逸民的太太帮忙将文稿带出去,交给地下党的同志。

结果没多久,交通站就遭到了敌人破坏,文稿虽然不知所踪,但方志敏仍继续坚持写作,并将文稿和宋庆龄、鲁迅在上海的地址全都交给了胡逸民。方志敏遇害两个月后,胡逸民在于右任的担保下出狱。

带着方志敏写成的文稿,胡逸民直奔上海。他先去找宋庆龄,发现宋庆龄已经搬了家,接着他又去找鲁迅,结果鲁迅去了北平,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正当胡逸民茫然之际,他恰好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章乃器的文章。

胡逸民知道章乃器和共产党往来密切,便主动登门拜访,将方志敏的文稿交到了章乃器的手上。通过中央特科,方志敏的文稿在法国人主办的《救国时报》上发表,之后又转送到了中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冯雪峰的手上。

1939年,两名新华日报的记者在旧书市上发现方志敏的手稿,是当年狱警当作废纸卖给商贩的。叶剑英得知这一情况后,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方志敏的文稿收回。新中国成立后,方志敏在狱中写成的文章被收入了中小学课本,改革开放以后,方志敏在狱中写出的全部文稿被收入《方志敏文集》。

0 阅读:21
红色风云录

红色风云录

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