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员工爆料:回到上海工作,发现组里的技术大佬辞职回老家了

职场新芝 2024-11-26 01:23:47

字节员工爆料:五一回到上海工作,发现组里那个36岁年薪百万的技术大佬,竟然卖掉了上海的房子,辞职回老家了

说起上海的卷,这就不得不提著名的“丢砖头”言论:“我拿一块砖头往淮海路上一扔,砸了十个人,5个复旦的,4个交大的。”

虽然夸张,但是它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上海这个地方的高学历人才浓度含量确实高,可想而知,在这里工作的人,日常得卷成什么样,懂得都懂。

工作卷不下去,在上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哪怕你已经混到年薪百万的水平,也抵不住长时间卷王生活之后难以消弭的疲惫感。

关于这点,一位字节跳动的员工发帖表示赞同,因为他身边就有卷王同事由于卷不动了,在36岁时辞职回老家彻底休息。

帖主组里的这位大佬,是公司7年资深老员工,年薪过百万,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买了房,也拿到了上海户口。按道理来说,这种发展趋势肯定是定居上海,结果他却受够了在上海时刻都要卷,自己一点脚步都不能落下的生活,选择把上海的房卖了,回老家福建开水果店。

工作和生活到底该如何平衡,大概是每一个在一线城市的工作生活的外乡人必然会面对的课题,平衡不好,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就会少。

有些人说,可以直接通过工作,将户口迁到一线城市,再把家人都接到自己买的房子里。怎么说呢,并不是说户口置换到一线城市,就能算当地人了,在一个城市,生活很少,工作很多,势必产生不了太多所谓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缺失后产生的孤独感才是真的致命。

而这点,很多职场人是真的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不努力工作,就没办法好好留下来,但努力工作,就会失去生活,一整个死循环状态。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雄心满满,立志留在一线城市,而人到中年,也混出一些名堂的时候却选择回老家歇着。

那么问题又来了,从一线城市回撤到老家,生活就一定能按照自己想的变好吗?

对此有网友表示:真的很后悔,虽然不用和陌生人一起合租房子,也可以每天在家吃饭,通勤时间变少,但收入断崖式下降,消费能力却降不下来;小城市除了体制内,其余工作有双休,老实交五险一金的太少,也没什么年假、婚假,产假。这些东西让自己突然产生想回一线城市继续卷的想法。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大城市容不下肉体,小县城容不下灵魂。”完美契合这种情况,这也意味着不管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做不到自洽,就容易感到心累。

记得之前和一个老家在无锡的同事聊天,她说如果想要逃离一线城市,那么早想清楚早好,年龄越小对自己越有利,因为回老家,工作机会势必没有一线城市多,对年龄的隐形要求反而会变高,这样工作更难找,生活不一定会变好。

这点细想起来,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我身边就不乏有这样经历的朋友,从北上广深回撤到老家西北某省会城市上班,结果却发现自己资深市场调研、活动策划的经验,在老家找不到工作。

面试过程中,朋友不是被嫌弃年纪大,就是面试岗位没有那么多细分空间,招聘公司对于“市场工作”的认知还停留在“市场营销=销售”,她做不了。

最要命的,这种从一线城市回撤回老家的人,尤其是女生,如果是单身,甚至会遇到“婚恋歧视”的问题。我朋友家的亲戚就曾“调侃”她大城市回来的人心气高,看不上小地方出身的人,还会觉得她在一线城市徒增年纪,没混出名堂回来,年纪大了,对象都看不上,可谓是要多窒息有多窒息。

到了最后,朋友再次反流回一线城市,主打一个“卷就卷吧,起码自由”,非常能让人理解。

怎么说呢,我始终认为,人不管怎么选择,能做到自洽是最好的,而最忌摇摆不定,因为选择有成本。无论是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老家,都需要自己想明白,对自己的未来制定长期计划后严格执行,不要只顾着解决当下矛盾,这样操作下来后,基本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0 阅读:1
职场新芝

职场新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