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要建立孩子的边界感

知识本色 2024-10-05 14:04:05

边界感是一个新词汇。

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一书中提出: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好的爱,有边界》中说,大多痛苦的关系,缘于没有边界感。

没有边界感,父母会过度干涉,过度付出;

没有边界感,孩子会过度依赖,缺乏安全感。

现在,先从孩子的角度说起。

大人首先要成为孩子边界感的维护者。

从物质层面来说,孩子应有自己的物品所有权,他们的玩具、书籍等都是属于他们的小世界。

大人不能随意将孩子的东西送人或未经允许就使用。

比如,当亲戚家的小朋友来做客,想要拿走孩子心爱的玩具时,大人不能擅自做主,而应询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物品的掌控权。

在心理层面,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时,不要轻易否定或忽视,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时刻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培养边界感的重要环节。

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例如,告诉孩子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插队,在家中要尊重长辈、爱护弟妹。

这些规则不是为了束缚孩子,而是让他们明白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行为要求。

通过日常的教导和以身作则,孩子会逐渐理解并遵守这些边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孩子明白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边界感。

在家庭中,孩子是子女,有尊敬父母、分担家务的责任;

在学校里,孩子是学生,有认真学习、遵守校规的义务;

在社会上,孩子是公民,有遵守法律、关爱他人的使命。

让孩子明白这些角色的边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比如,孩子在学校参加集体活动时,要学会与同学合作,尊重老师的教导;

在社区里,要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扔垃圾。

让孩子明白该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关键

从自己穿衣、刷牙洗脸,到整理书包、打扫房间,孩子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责任感。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事情时,鼓励他们请教别人,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

比如,孩子在做手工时遇到困难,可以向家长、老师或同学请教。

通过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完成作品,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当孩子逐渐培养起独立的人格时,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依赖性,就会逐渐清晰自己的边界感,并自觉去维护它。

当孩子觉得边界感受到侵犯时,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需要我们教会孩子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当孩子感到委屈、愤怒或不满时,鼓励他们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说出来、画出来、写下来等。

例如,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这让我很不舒服”,而不是通过哭闹或打人来发泄情绪。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行为可能并非故意侵犯自己的边界。

这样,孩子在维护自己边界的同时,也能学会尊重他人的边界。

在《曾奇峰的心理课》一书中说:

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它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让我们用心去守护孩子的边界感,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让他们在明确的边界中,自由地探索、勇敢地前行,成为有责任感、有独立人格、有爱心的人。

因为,只有当孩子拥有清晰的边界感,他们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0 阅读:10

知识本色

简介:知识无非三调:调身、调息、调心